红楼梦里最可恨也是最愚蠢的人,害人无数却总觉得自己在惩恶扬善

红楼梦里有不少恶人,有的是光明正大的恶,比如夏金桂薛蟠赵姨娘之流;有的是表面和善内心险诈的恶,比如袭人;还有一种人,她永远不觉得自己在作恶,甚至从内心里觉得自己是在惩恶扬善,但偏偏又是她害死了一堆人,手上献血累累,她就是贾宝玉的生母——王夫人。王夫人为什么能心安理得的作恶而毫不自知呢?个人觉得还是因为她手中握有吃人的礼教这把武器。

秩序是礼教最有效的包装。王夫人的素养人格远低于被其制裁者,但屡能得逞,靠的便是秩序的力量。礼教一旦升格为天理王法,其居高临下的蛮横和愚蠢就出来了。

红楼梦里最可恨也是最愚蠢的人,害人无数却总觉得自己在惩恶扬善

用礼教的法宝来压人最是方便,事半功倍。王夫人名下命债累累,但因为上来就抢占了道德制高点的有利地形,害死的人命越多,成就感越大、自我感觉越正义。受其直接间接迫害的人,黛玉晴雯之外,还有金钏儿、司棋、芳官、藕官等。

但是王夫人的内心体验与邢夫人、凤姐、赵姨娘截然不同,不是以恶对恶,而是“惩恶扬善”。以秩序为名去制裁叛逆或违规者,明明是出于情绪狐假虎威、借刀杀人,假公济私行下三烂,却丝毫不觉有愧,理直气壮冠冕堂皇地不把人当人。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因为一个人太出众会令周围人产生狼狈、窝囊的感觉。一般而言,善恶与美丑都有客观标准。就算有人自立标准,也会心虚,有机会还是要尽可能向公认的标准上靠。然而一旦自认为被彻底隔绝于善和美,就会有意去毁灭之。这是典型的太监心理。因为自己残缺,更要占据制高点,俯视并残害一切未受阉割的人。

红楼梦里最可恨也是最愚蠢的人,害人无数却总觉得自己在惩恶扬善

秩序维护的是权力,权力维护的是利益。维护秩序是因为自已的利益就在其中,所以当它是命根子。维护自己利益本来很难构成正义感,礼教却把秩序当天理,维护秩序就是惩恶扬善。世间之唯重利益者,往往谁妨碍了自己就一脚踢开,但也仍会有不忍之心。好生之德。禽兽则无此挣扎。

人不是禽兽,善恶、是非观都是有的,所以经常会用更大的错误来掩盖第一个错误。这也恰好说明,恶人尽管上窜下跳,内心其实知道自己无资格毁灭人,气势蛮横是心虚的表现。然而一旦扯起秩序的大旗,则如入无人之境,穷凶极恶。王夫人将自己当成了秩序的化身,谁敢挑战她,甚至只是让她心烦,就是挑战秩序,谁就该死。如果被统治的人老老实实,则会给予奖赏。对袭人就是这样,因为袭人的话感动了她。所以王夫人自我之内心体验是仁厚为善。

红楼梦里最可恨也是最愚蠢的人,害人无数却总觉得自己在惩恶扬善

王夫人的邪恶更多是因为愚蠢。其查抄大观园本是应对邢夫人挑战的自保行为。邢夫人因此得好处,王夫人最多只得个大公无私之名。聪明人才不这么干,而是会考虑利益交换。凤姐维护利益的手段是交换,不是有求必应。王夫人却不同。明明可以交易,却自以为原则大于利益,为了秩序的尊严对自已不利也干,让对方占便宜也在所不惜。所以其自我体验是大公无私,作恶越多越理直气壮。

王夫人的自我感受是代表正义替天行道。替天行道本是以天道为依归,反抗不合理的秩序,而王夫人却是代表秩序去制裁叛逆者。其手下奴才仗势欺人,依靠的也是秩序。官场中官大一级压死人,比的就是谁更能代表秩序。谁的资源最多,谁就是秩序的代表者。王善保家的挨打,一方面是狗仗人势,另一方面又是奴才挑战主子。其下意识里则是要借助秩序提供的机会,改变自己在秩序中的位置。探春一耳光实质上是将其打回原形。但如果换了迎春,王善保家的自我感受就如锦衣卫之代表皇权。这里争的就是谁更具代表性。这样的人历朝屡见不鲜,相当有代表性。

红楼梦里最可恨也是最愚蠢的人,害人无数却总觉得自己在惩恶扬善

所以说王夫人是红楼梦里最可恶也是最愚蠢的人,可恶的本质是愚蠢,恶不过是愚的结果,因为愚而利令智昏。她背着贾母抄检大观园,不知损大观园就是损宝玉,抄出来的事越多,于宝玉的损害越大。宝钗一眼便能看出来,却无力改变,只好自己搬走。查抄大观园是王夫人权力的顶峰,也是抄家的前奏曲、贾府大势的转折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