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時代跨省高考需要重視的問題

最近高一家長“候鳥群”分享了新高考時代異地高考需要注意的幾個問題。現在新高考制度到來,整個考試和招生制度發生了較大的變化,同時會倒推教學也發生變化。在這種情況下,我們需要著重注意以下問題,才能對於是否要異地高考,異地高考能否受益作出理性的判斷。

新高考時代跨省高考需要重視的問題

1. 各省選科模式不同

不同省份的選考政策是不一樣的。有的地區是3+1+2,要求必選物理歷史中的一門。有些地區是3+3,任選三門。如果是在高考大省,學校為了方便管理,很可能會只開幾種組合,但是學生實際上擅長的組合卻不開。這種情況就需要家長來協調,比如可以儘早回到戶籍地,天津的一些中學是走班制,可以滿足所有組合。

2. 各大學在各個省的選科要求也不同

以浙江大學在山東和天津2020年的招生專業選科要求舉例說明:

新高考時代跨省高考需要重視的問題

浙江大學在天津市的選課要求

新高考時代跨省高考需要重視的問題

浙江大學在山東的選課要求

我們可以看到,浙江大學的生物、環境類的專業,在山東是單獨拿出來形成了一個理科實驗班要求選物理+化學,而在天津沒有這一類專業要求,海洋科學、應用生物科學同樣如此。

這意味著,你未來的方向目標在不同的省份可能對於選科要求也是不一樣的。需要十分注意!

3. 考試範圍和難度的差異

新高考時代跨省高考需要重視的問題

對於同一個科目來說,不同省市的考試範圍不一樣的。比如化學這個學科,北京地區學的是3本必修,加3本最簡單的選修;河北學的是3本必修,加6本所有的選修。這就會導致,學生在高考大省學的知識點到了跨考地後並不考。

難度不一樣,學籍地的難度比較深,但其實在跨考省份並不會考那麼深那麼難。新高考後,選考科目不是全國統一命題,而是各省按自己的標準命題。每一個省考試的內容和難度可能都不太一樣。

學生在戶籍地(高考地區)的學校選擇、學習和生活適應的問題。

新高考時代跨省高考需要重視的問題

大家跨考,一般是會跨到高考競爭不激烈,或者日常教學管理不是非常嚴格的。如果是一個自律性較差的學生,回到高考地就需要選擇一個半軍事化管理的學校,以免回到一個高考壓力較小的地區,就疏於學習。對於自我管理能力較強的學生,就可以選擇去一個管理寬鬆,可以自由走班的學校,能夠選擇自己的最佳選科組合,和選擇與自己水平適應的教學班級。

除此外,還需要注意的是回到戶籍地的時候儘量回到市區的學校,因為類似天津這些大城市,市區的學校平時的訓練和模擬考試會與高考的風格接近,學生受到的影響可能會降到最小。

舉一個身邊的例子,我是北京郊區的,我身邊有個從石家莊來的復讀生同學,他的日常成績是夠一個985/211院校的,他轉來北京是衝著清華北大去的。在高考前的最後一次模擬考試沒有考好,因為模擬考試卷子是我們區自己出的,跟市區的主要學校的試卷比偏了很多,這個學生最後一次模擬考試沒有考好,心態受到嚴重影響,心態崩潰了,最後高考也沒有發揮好。

5.如何解決以上問題呢?

建議儘早回到戶籍(高考)地,最晚也建議在高二下回到戶籍地,而不是高三考前才回到戶籍地。

讓應試複習的時間投入產出更高,有針對性的投入和訓練,因為各個地方側重點都不一樣,如果你高三前一直按照其他省份的方式和重點,跟著學習和複習,這樣的時間投入產出肯定沒有完全針對自己戶籍高考地的考試重點和要求來得高。

其次,有更充足的時間去適應戶籍地高考題目和評分標準。也許去一個高考更簡單的點的省市,孩子的學習自信心更容易建立,而不是在一個競爭激烈的地區,在考試中反覆被璀璨。

第三,考慮未來的綜合評價招生、自主招生等特殊招生途徑,儘早回到戶籍地,準備的時間也會更從容一些。

相關參考文件:

1. 《天津市深化考試招生制度改革實施方案》

2. 《天津市普通高中學業水平考試實施辦法》

3. 《天津市普通高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實施辦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