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不要給孩子報興趣班?一個媽媽最實用的建議

最近我和爸爸媽媽們討論了是不是應該給給孩子上興趣班的問題,收到了不少爸爸媽媽的反饋。

不管是真心希望孩子學一技之長也好,還是跟風報名也好,大部分家長都會給孩子報上一兩個興趣班。但是很多家長也有不少迷茫:

有的是因為不知道如何給孩子選擇合適的興趣班。常常是給孩子報了一年的班,可是剛學了兩天孩子就說不喜歡了,真是痛苦萬分;

還有的家長覺得快樂的童年就是應該吃喝玩樂的,現在孩子小小年紀就要開始學習,覺得對不起孩子。

這些想法都很有代表性,我以前也常常被這樣的問題困擾。昨天收到一個媽媽的分享,覺得應該可以幫到大家。

要不要給孩子報興趣班?一個媽媽最實用的建議

01

我的母親是一個十分熱愛音樂的人,但是因為時代的限制,他們那代人根本沒有機會好好學習音樂。於是,她就把自己的理想寄託到了我的身上。

為了讓我走上音樂之路,母親很小的時候就把我送去學習鋼琴。我家裡條件還不錯,90年上小學的時候,家裡就買了鋼琴。在那個年代,這真是非常稀罕的事情了。母親為了我讓我實現她的音樂理想,真的花了很多心血。

但不知道為什麼,我從小樂感就很差,學習鋼琴一點優勢也沒有,常常是所有人中學得最慢的。而且學過鋼琴的人都知道,所有器樂當中,鋼琴的學習最枯燥最辛苦,如果沒有興趣和成就感支持,那真會讓人學得痛不欲生。但是,我的母親非常強勢,強迫我堅持了8年,不論我如何哭鬧反抗都沒有用。一直到我小學畢業,眼看我真的不可能在音樂上有所成就了,她才漸漸放棄。

鋼琴成了我小時候最痛苦的記憶。

所以,有了孩子之後,我就立刻走向了另一個極端。我暗暗發誓一定要給女兒一個快樂的童年,絕對不讓她報任何興趣班。

女兒小時候就一直過著吃喝玩樂的生活。但孩子上了幼兒園中班以後,我就發現事情不對勁了。

幼兒園舉辦藝術節的時候,我發現現在的孩子真的是多才多藝。有表演唱歌的,有表演器樂的,有練跆拳道的,還有辦畫展的……每個孩子都能在舞臺上找到自己的位置。像我女兒這樣什麼都不會的,竟然成了絕對少數派,只能在跳集體舞的時候做做人肉背景。

女兒沒說什麼,但是她的失落感是顯而易見的。我不想讓女兒有一個辛苦的童年,但她這樣“與眾不同”倒也是我沒料到的。

當然,如果僅僅是“與眾不同”,還不至於動搖我繼續讓女兒吃喝玩樂的決心。轉折發生在一次親子藝術體驗活動上。那次活動其實不過就是讓大人和孩子畫畫圖畫,玩玩泥塑。但我發現女兒居然投入極了,比在家裡動畫片都開心。活動結束了還一臉意猶未盡的樣子。

回去的時候,女兒主動對我說:“媽媽,我想學畫畫。”

要不要給孩子報興趣班?一個媽媽最實用的建議

意識到,除了吃喝玩樂,女兒可能有著更加“高級”的趣味。

其實,女兒很早就表現出一定的藝術天賦了。別的孩子筆還拿不太穩的時候,她就能夠畫一些基本的圖形了。她對於色彩的感覺也非常敏銳。但是因為我小時候的遭遇實在太過慘痛,以至於我一直抗拒把女兒送去專業學習畫畫的想法。

現在我覺得,很有可能是我個人的情緒矇蔽了我的眼睛,以至於我連女兒如此明顯的需求都不能發現。

要不要給孩子報興趣班?一個媽媽最實用的建議

02

我還是邁出了給女兒報興趣班的這一步。

不過,我在給孩子選擇興趣班的時候依然十分謹慎。我給女兒報了三個興趣班:一個畫畫,一個溜冰,還有一個是國際象棋。我選擇這三個項目也是有目的的——我希望孩子能夠在藝術、運動和思維上都能夠有所發展。

當然,最重要的是,孩子對這三個班都挺喜歡的。特別是畫畫,一到時間,就催著我送她去上課。

但是,如此一來,週六一天的時間基本上也就沒得休息了。你一定覺得我女兒很辛苦,一開始我也是這樣想的。但是一天問起來,女兒居然回答我說:“我覺得比去幼兒園好玩。”

哈哈,她居然覺得好玩,枉費當媽的還為她擔心。

想想也是,以前週末她也不過看看電視、玩玩手機,逛逛公園。而現在,她有了豐富得多的課餘生活。更重要的是,她畫畫水平一天天地提高,老師長輩們都會誇她,這樣的成就感哪裡是吃吃喝喝能夠比得了的呢?豐富而充實的人生能夠給孩子帶來的樂趣遠遠超過我們的想象。

03

20世紀偉大的法國幾何學家E.Cartan也說:“在聽數學大師演說數學時,我感覺到一片平靜和純真的喜悅。這種感覺大概和貝多芬在作曲時讓音樂在他靈魂深處表現出來是一樣的。

馬雲也說,人工智能的時代,從長遠看,必須得讓孩子學點琴棋書畫才不會被人工智能所取代

曾在網上看到過一個媽媽的抱怨:

她女兒5歲的時候就開始學跳舞,覺得吃力,就放棄了;小學一年級開始學鋼琴,學了三年,堅持不了每天練琴,也放棄了;後來又練了跆拳道,覺得有點累,也放棄了;國畫學習了半年多,因為怕耽誤學習,也放棄了。

現在她女兒上初中了,開始抱怨自己竟然沒有什麼拿得出手的才藝和特長。這位媽媽現在特別後悔。

當然,給孩子選擇興趣班決不能盲目。

首先,當然是孩子一定要喜歡。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有孩子真的感興趣的內容,他才會有動力堅持下去,也才能夠真的取得好成績。

其次也要考慮現實因素。

除了評估孩子自身的興趣,爸爸媽媽還要評估自己的精力。畢竟興趣的培養除了興趣班老師和孩子自己,父母的責任也相當重大。

如果你覺得自己沒有足夠的時間和精力,那麼在選擇興趣班的時候就要可能要避開那些特別耗時耗力的科目。比如小提琴這樣的器樂,除非孩子真的有很大的熱情或者天賦,否則還是儘量避開吧。

同時,在選擇興趣班的時候也要儘可能選擇離家近的學校。人都是有惰性的,爸爸媽媽也一樣。離家越遠,接送越不方便,父母就越容易放棄。

一旦選定了孩子的興趣班,爸爸媽媽就一定要堅持。不僅是要求孩子堅持,也要保證自己對於孩子學習的參與度。父母參與得越多,陪伴得越久,孩子成績必然就越好。

做爸爸媽媽的都需要有一雙慧眼。我們要做的就是發現孩子的興趣,然後幫助他們堅持下去。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