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辛亥革命失败了,清政府苟延残喘了数年才被推翻,你认为历史可能将如何发展?

xbshshsg


哪怕辛亥革命失败了,也会有其他的革命出现,然后清朝最终被推翻。

实际上辛亥革命的成功是必然的。辛亥革命之所以能够成功,关键因素在于武昌首义。如果熟悉历史的话,不难发现武昌首义的成功是非常“偶然”的。当时,武昌并没有重量级的革命党领袖,比如黄兴、或者孙中山。

革命的起因在于革命党意外被捕,然后据说一份革命党人的名单被朝廷找到了,城内人心惶惶。因为这个事情,最终促使了武昌首义。然后,全国纷纷响应,最终清朝灭亡。

武昌首义是1911年10月10日,溥仪退位是1912年2月2日,也就是说大概不到4个月的时间,清朝就灭亡了。

难道因为革命党的武装力量非常强大吗?并不是这样的。辛亥革命中,其实根本没有特别大的战役,革命军和清军也就在汉口打了10多天的汉口争夺战,并且革命党还失利了。但是为什么清朝灭亡了,原因就在于当时时代的潮流已经决定了它的结局。

清朝内部的袁世凯、南方很多督抚,甚至英国、法国、俄国、日本等国的公使都支持清帝退位。

很多人会认为清帝退位是袁世凯功劳。当然,我们不能够否定他的功劳。但是袁世凯带的可都是新军,这些新军无论是将领,还是士兵,在当时都是比较优秀的一部分人。他们很多将领都是支持共和的。

所以后来,袁世凯称帝弄得自己众叛亲离也是这个原因。因为时代的潮流,有时候个人是很难逆转的。

从太平天国开始,十几年的农民起义可以说动摇了朝廷的根本。全国崛起了很多有实力的地方督抚,他们具有很强的话语权。

后来甲午海战,八国联军侵华更是使得朝廷的威信一落千丈。比如八国联军的时候,发生了东南互保,南方督抚根本不听慈禧的命令,擅自和外国达成和议。

当然,更要命的在于甲午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给清朝带来了巨大的外债。比如辛丑条约需要赔款4.5亿两白银,加上贷款的利息,可以说朝廷财政基本上已经处于崩溃的边缘。

朝廷没有钱,自然会从民间搜刮,这样更激化了社会矛盾。

再看看晚清的统治者,溥仪还是个孩子,他父亲是摄政王,同样也年轻,没有多少政治经验。满清贵族没有几个有能力的人,朝廷连自己的军队都没办法掌握。他们干得很多事情,既得罪了像袁世凯这样有实力的官员,又得罪了读书人,老百姓。

这样的朝廷不灭亡,才不正常。


历史是什么



中国能在近代历经晚清的丧权辱国和民国的乱世这两段动荡时期,而摆脱了半殖民半封建社会并且再度崛起,其实跟外部也有很大关系。

首先第一次世界大战,其实意味着以英国为首的西方殖民主义国家的衰败,西方殖民主义国家一衰败,当时中国压力就减轻了。

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战后英国被拉下第一的宝座,意味着殖民主义的结束。美国与北极熊开始了两极化时代,直到现在一超多强。

所以说第一次世界大战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中国面对西方列强的瓜分狂潮压力相对来说少太多太多了,也就是面对日本的威胁大。正是压力小的这段时间,我们内部才可以相对来说平稳的进行新陈代谢,而没有外部势力过多干扰。

如果辛亥革命失败,清庭再度苟延残喘数年,其实并没有多少意思,这段时间外部影响比较小,所以到时候数年以后,没有外部过多干扰,依旧有其他革命的出现,来结束清朝。

只不过这些革命的出现晚了数年,到时候如同民国一般接受清朝留下的这个千疮百孔的国家,一时半会发展不起来的,甚至还不如民国,到时候面对日本的侵略,估计更不堪。

而且正所谓蝴蝶效应,很多小事情会引发一连串的事情。更何况清朝推迟数年灭亡,还真不好说,历史会如何发展的。


宋安之


其一:走宪政思路,从上而下进行改良。不过,满族皇室的干预,这种改良应该会在形式上,经济、教育等领域,而不是彻底的放弃皇权的绝对权威。

在满族统治者认为,除此一点,其他的变革也就变了吧。毕竟当时的宪政,有英女王式和日本天皇式,完全可以照搬日本宪政模式。皇帝掌握一部分权力,议会掌握一部分权力。

其二:完全沦为西方列强的殖民地,这是最坏的一个结局,也是有可能的一个结局。印度在一盘散沙地时候,被英国人控制,一步步地沦为了英属殖民地。当然,与印度不同的是,中国有可能会沦为多个国家的殖民地,与印度相同的是,避免不了被肢解和领土被蚕食。

其三:清政府在下一场革命中走向覆灭。简单来说,武昌首义确实是一次偶然的成功。纵然能够镇压一次,孙文尚在,革命党人尚在,革命意志尚在啊,镇压——只是清政府治标不治本的必然行动。

其四:如果袁世凯镇压成功,中国会不会因此而改朝换代,以另一种方式推翻清政府。

历史风云,孰未可知啊,仅做猜测。


六耳执笔


这个假设蛮有趣的


先看看满清政府,事实上在全世界里,任何政府都有瑕疵,当这种漏洞不能在后期得到修补,就会成为革命的借口。最为典型的就是保持记录最完善的明朝、清朝、大不列颠日不落帝国、西班牙殖民帝国。


明时期,因为朱元璋的强势,给各行各业定下比较死的规定后,就奠定了明朝的覆灭,平民被限制起来,军队阶级固有化(其实这锅应该是朱棣的才是),文官只能靠贪腐才能养家糊口、到后来的贪腐成风。而大商人为了获得更大的权利,又去扶持政治上的代理人(事实上,这种操作现在中外都在用)。


搞笑的是,满清入关后,除了本身的汉八旗或个别满族人有能力做文官之外,清庭又不得不启用大量的明遗官,甚至连后来的作战部队大都是明朝降军。这样的结果就是明朝的漏洞,在满清时期又再次出现,而文武贪腐在明时期只能是光明正大在桌底下进行,在清时期就被拿到桌面上---一年知府,十万白花银。


军队上更加,明朝时期,还有文人参军力求改革军队,可是清政府,军队的几次改革都只能是皇帝操刀,可是皇帝了解军队除了康熙、雍正领过军之外,还有谁?所以满清不该亡?在太平天国时期,清庭就已经完了,军队不再是中央完全掌控,成为个人的军事力量(这是清庭建国时留下的漏洞,八旗制度让每个旗主都有话语权,在创业期是好事,但是在集权时就是分裂的根本)。而太平天国,汉人完全掌握军队,已经动摇了满清政权,只不过是曾国藩他选择成为保守的儒家派而已。


当曾国藩选择忠孝,只不过是让矛盾下压而已,就好比那个缸里的瓢,压得越深,反弹就越厉害。当小站练兵,同盟会的建立,其实只是两种势力走不同的道路而已。就像是广州城里的满城,虽然没被屠,但也是靠人头滚滚才投降的。而北京城里的满城,还能领半年饷银。


(好了好了,真不是话唠,只是铺垫)现在回归正题,辛亥革命为什么能成功,有个蝴蝶效应存在。当年,四川人想修条铁路,四川商会与总督府一起集资,准备开工的时候,西洋人知道了,就跑来,说修铁路,他们最在行。当时吵了好久,英国人终于拿下的修路权,同时英国人把四川商会集资的钱退给总督府(等于买断),可是那总督贪那笔钱,对商会说,洋人全吃了,别说肉,连骨渣渣都不留。结果四川护路运动爆发,由于这笔钱是四川大家的,所以护路运动很快就形成武装力量。四川总督怕了,找中央求援,结果江西派兵过去。整个江西就只留下汉人把持的新军...


个人看法,其实在黄埔军校建立之前,中国只有民族主义,国家主义只存在在文人或一些开明的乡绅的思维里。看看中国近代史,君权(清政府)、神权(太平天国),共和制(北洋),集权民主制(民国),短短百年就城头变幻大王旗。平民只要有奶就是娘。


八国联军进攻北京城时,山东的教民功不可没;日本人打进东北时,地方武装头头、民国政府内部争权夺势功不可没。民族主义可以被挑动,但国家主义的怒火可以抵挡联合国军的步伐。


大不列颠日不落帝国踩在西班牙殖民帝国的尸体上崛起,虽然修改了一些政策,但也不可避免继承了那个时代的政治制度的瑕疵,最终只能分裂龟缩本土。


清政府踩在明朝的尸体上建国,由于制度问题,放大了明朝政策的漏洞,让后来百年痛苦强加在中国人身上。当时民族主义已经觉醒,在各种灾祸的引领下,国家主义也逐渐苏醒,若是辛亥革命不成功,还是像那缸里的瓢,只不过是反弹更剧烈,搞不好满族人可能被屠完,在当时的北洋军中,汉人占据了主导地位,以袁世凯在朝鲜对待朝鲜王族和日本人的态度。那时候的满族人过于昏庸无德,新军中对皇族的态度已经到了爆发的时候。若是辛亥革命不成功,估计以当时袁世凯的能力,有可能会再次出现黄袍加身,大刀砍下去的可能性。但是中国可能会分裂,因为南方的文人集团已经出现国家主义的想法,北方的东北可能会分裂,也可能会出现入侵俄国与日本一起吞下北方的可能性。


斐駺


首先,辛亥革命并不是一场非常浩大的运动。实际上从军事角度来看,它的规模非常小。之所以能够促成满清的灭亡,主要是因为起了一个导火索的作用,促成了南方各省的独立。而南方是清廷的赋税重地,没有了赋税支持清政府当然也就难以为继。而之后,清政府的真正倒台是因为袁世凯出于自身利益考虑,迫使清帝退位。因此,从这个角度来看,灭亡清廷的是袁世凯。

其次,在辛亥革命之前,就已经有了一系列的革命运动。晚清时期,改良和革命是两种并行发展的政治思潮。从时间上看,两者大致是同时兴起的。在历史教科书的叙述当中,是先谈改良后谈革命的。这主要是因为改良派在政治上一开始更受到中下层的支持。而随着戊戌变法的失败以及清廷立宪运动的不得人心。革命思潮开始受到民众的普遍拥护。黄花岗起义就是当时一场较大规模的武装革命运动。从这个角度来看,在戊戌变法之后,满清已经进入了苟延残喘阶段。其实在这之前,曾国藩的一位幕僚就已经意识到了满清灭亡不可避免。不是辛亥革命让清政府开始苟延残喘,而是因为清政府已经病入膏肓,所以辛亥革命成为了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再次,清政府是否能多延续几年并不能影响整个历史发展大局。从晚清政府的最后几年来看,尤其是慈禧去世以后,中央政府对于地方的控制能力越来越弱,本来就已经要进入失控状态。因此,之后的军阀割据也就是必然的结果。清政府不倒台也不能解决这个问题。另外,民国政府成立之后,也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换句话说,这个问题不是换个政府就能解决。

最后,历史一旦发生,就不能再假设。很难说清政府多延续几年可以为中国带来更多好处,或者会给中国带来更多坏处。


zyb38537240


历史不会有什么变化,清朝被推翻是极大概率的事件。

在辛亥革命之前,革命党人发动过数十次的起义,比如广州起义、镇南关起义等。这些起义都以失败告终。但这些失败并没有影响历史的进程。

大清的统治违背了全国各阶层的利益。底层民族备受盘剥,资本主义得不到发展,资产阶级也对它不满。慈禧太后死后,摄政王载沣还加强中央集权、收回地方官的兵权,限制汉族大臣的权力,更得罪了地方上的督抚(尤其是汉族大臣)。清朝对于立宪也消极应对,各地想参政议政的士绅(立宪派)也对其绝望。更要命的是清朝还是一外族政权,在民族主义蓬勃发展的近代世界,它是注定要被抛弃的。

清朝是跑得了初一,跑不过十五。灭亡是很快的事。


国史拾遗


”关公战秦琼”历史上真的存在吗?两人是不是处在同一个时代?


xbshshsg


清廷被推翻是历史的必然,到辛亥年武昌起义直接敲响它的丧钟,加上袁世凯极欲篡权,掌握兵权,其覆灭再所难免,所以说辛亥革命推翻了2000年封建制度,传播民主共和思想,但是胜利果实为袁世凯窃取,另一方面反映革命的不彻底性。


文舀


如果是这样,有两种可能:1,要么经过政治博奕,清廷权贵认识到不进行真正的君主立宪,设首相(总理)组织责任制内阁,进行大改革而统治难以为继。进而依靠“立宪派”进行革新、与世界接轨(英日式);2,只进行小改良,名义上放权实际上仍是“主仆之观”,仍信奉“宁予友邦,不予家奴”的观念。那么仍然会是在苟延残喘之后被打倒、推翻!满清之败,首败思想观念、次败制度、再败于愚民愚己!


北疆同心


历史是相似的。外国那些欧洲老牌帝国英,法,俄,土,奥匈。都是推翻原封建王朝转型为资本主义国家,逢工业革命契机强大。

清政府也正是这个时期。所以必须改变。自己不变的话必须就推翻。早点晚点的事,到时候了。。。必须顺应时代的潮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