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神中,造人的不是女媧,而是另有其人,他是誰?

《歪歪侃封神》第391期

傳聞開闢之初,天地間空空蕩蕩,十分寂寞,某一天,沉睡了十數萬年之久的大神女媧從夢中甦醒,慵懶的伸出圓滿而又精力四溢的胳膊,長長的打個哈欠之後,信步走到海邊,忽然覺得十分無聊,於是掬起一抔帶水的軟泥,仿照自己的模樣揉捏幾回,活靈活現的泥人就此出現,而且頃刻之間有了生命,還在女媧手中咿咿呀呀的亂叫,人類就這樣誕生了。

封神中,造人的不是女媧,而是另有其人,他是誰?

這就是流傳甚廣的神話女媧造人,也就是說,人是女媧捏泥人捏出來的,類似的說法秦漢以前就有,但那時候說的更過分,《山海經·大荒北經》當中說:“女媧,古神女而帝者,人面蛇身,一日中七十變,其腹化為神”

大概意思是:女媧果然是了不起的聖人,硬是憑藉“一日中七十變”的神通,化育出天地萬物,其中包括神,自然也包括人,按《山海經》的說法,女媧才是最了不起的神,但,既然女媧那麼了不起,那盤古又是幹嘛地?難道他也是女媧造出來的?咱們的神話就是這樣自相矛盾。

所以楚國的屈原就曾在《楚辭·天問》當中問道:“女媧有體,孰能匠之?”什麼意思?

人是女媧造出來的,那麼女媧又是誰造出來的呢?這可真是千古一問啊,好像很早以前的屈原,就曾為咱們混亂的神話體系感到困惑,所以希望能有人出來把它們梳理一下,而這個希望,歷來沒得到很好地解決,直到千年之後的明朝,誕生了一個很了不起的神話學家許仲琳。

他寫了一本非常了不起的神話小說《封神演義》,《封神演義》結合傳說以及自己的研究,開篇只用了七十個字,就構建了一個自己獨特的神話體系,而這個神話體系,就很好的解決了屈原的困惑,即:女媧到底有沒有造人,她是怎麼來的?

《封神演義》開篇就說:

封神中,造人的不是女媧,而是另有其人,他是誰?

“混沌初分盤古先,太極兩儀四象懸。子天醜地人寅出,避除獸患有巢賢。燧人取火免鮮食,伏羲畫卦陰陽前。神農治世嘗百草,軒轅禮樂婚姻聯。少昊五帝民物阜,禹王治水洪波蠲……”

十句,共七十個字,就這七十個字,從盤古開天講到大禹治水,再加上書中多次提到的,天地玄黃之外的大聖人鴻鈞老祖,封神獨特的神話體系就此誕生,而且這個神話體系,還跟歷史糅合到一起,看起來更有意思。

開場的這十句七十個字,前三句完全是神話,後七句有神話和歷史的結合體,也有純粹的歷史,但為了敘述方便,我把他們放在一起,將這十句分開來看,意思是這樣的。

前三句:

很久很久以前,盤古從混沌中醒來,開闢了天地,之後呢,是太上老君分陰陽,定水火,讓天地間有了四季,換句話說,有了各類生物繁衍生息的條件,這也就是太上老君改造自然環境的過程,這個過程用了三會,古時一會約一萬零八百年,三會就是三萬兩千四百年,大約用了這麼長的時間以後,天地萬物,包括人,就在這個過程中慢慢產生了。

封神中,造人的不是女媧,而是另有其人,他是誰?

從前三句就可以看出,《封神演義》是不承認女媧造人的,關於人的誕生,採用了道家傳統的陰陽說,認為,不光是人類,世間萬物都是太上老君分陰陽,定水火之後,陰陽二氣和合的產物,倒是很符合自然發展的規律。

也就是說,封神中,造人的不是女媧,而是分陰陽,定水火,使陰陽二氣和合的太上老君。

那麼,後七句又是什麼意思呢?咱們下回接著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