鞋垫艺术具有时代性

文化是中国文化中的一部分。文化是人类文明的精华、它为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兼收并蓄的,不断更新的,提供养分。所谓的文化时代性,指的是社会群体文化的存在具有时代特征,代表着时代特色,有着深刻的时代背景。因而把握其“主题时代性”,是丰富和发展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客观的需要,从人类的文明史可以看出,一定的文化(狭义的)凝聚着民族的历史、时代的特征和特定的制度基元。鞋垫纹饰的内容、题材与当时的政治、经济以及现实生活紧密相关。时代被叫做重要的、物的环境,如果离开时代就没有民众的存在,任何个人都不能完全脱离时代的影响,时代的熏陶是重要的,作为具有鲜明主题和丰富内的涵的大众艺术,每一时代的吉祥图案,其象征内涵都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各时代的社会生活和该时代民众的心理愿望。

鞋垫艺术具有时代性

鞋垫艺术具有时代性

鞋垫艺术具有时代性

鞋垫艺术具有时代性

鞋垫艺术具有时代性

鞋垫艺术具有时代性

艺术是表现时代的,一时代有一时代的表现,一时代有一时代的精神。二战期间,当国家受到威胁时,中华民族空前团结,作为中国人通过不同的形式一致抗日。至今在重庆抗战遗址博物馆存有“抗战必胜”竹笔筒,“实业教救”竹笔筒,“抗战到底”玻璃杯等字样纹饰的器物;重庆三峡博物馆存有《抗战画刊》、《增福财神,护国佑民》等书籍和“拥军花鼓”、“增福财神,护国佑民”年画等宣传品;四川建川博物馆存有大量“努力抗日”笔筒,“抗战到底”泡菜坛,“打倒日本、抗战到底”太师椅,“抗战建国”筷篓,“抗战到底”戒指等字样纹饰的实物。作家都梁在《亮剑》第四章描写:“......鞋底上绣着字‘抗战到底’,鞋垫上面绣着牡丹花......”。《中国民俗大系·山西民俗》中“......作为慰问品送给人民子弟兵的扎绣鞋垫,多有鼓励杀敌立功,保卫祖国的字样,寄托着无限的爱戴和希望......”。《中国民间美术造型》中记载:“在陕北解放区劳动妇女的剪纸艺术中出现了放羊、纺线、农耕、参军、支前等新内容,其内容被赋予了抗日救国的思想”。访穿过绣有“抗战必胜”字样的鞋垫。以上案例都能彰显出中国人民保家卫国的民族精神。鞋垫因其实用功能致使实物难以现存,但当时饰有抗日救国相关字样和纹饰的各类物品的大量制作与使用行为均可为抗战鞋垫纹饰的存在提供佐证;山东孟良崮战役纪念馆存有解放战争时期百姓支前拥军鞋垫,上绣“打倒蒋介石”文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