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交友有顧忌,怕利益衝突,朋友變敵人?4個交友原則降低風險

人們都說,職場是利益場,沒有真正的朋友。

和某位同事合得來,想引為知己,卻擔心職場角色的轉變,有利益的衝突,昔日好友會變成敵人。擔心終有一天要面臨利益受損和心理背叛的雙重打擊。

確實,職場交友和我們的日常交友有著很大的區別。日常交友,我們講究的是聊得來,志趣相同,我們通常不會存著利用朋友的心思。

職場交友,我們一開始就有目的:和同事成為朋友,能對工作產生便利。

比如進入新公司,快速交到朋友才不顯得自己孤立,能快速瞭解新環境融入新團隊;或是和其他同事起衝突時,自己有個強大的後援團,底氣足;和行政後勤的同事成為朋友,能瞭解更多公司內幕消息;和財務部同事成為朋友,在申請款項時審批到賬會比別人快的多······

所以,職場交友,大家一開始的出發點並不單純,皆存著“朋友可用”的心思。

但,一旦對方威脅到自己的利益,之前的“友誼”很容易瓦解。

職場交友有顧忌,怕利益衝突,朋友變敵人?4個交友原則降低風險

職場交友有顧忌,怕利益衝突,朋友變敵人?4個交友原則降低風險

基於這個認知,我們在職場交友,要注意以下4個原則,將朋友變敵人的概率和風險大大降低。

1.明確分界線,同部門就只適合當同事。

一般來說,同部門的,就只適合當同事,更親近的關係,不亞於在腳下埋顆地雷。

同部門就一定避免不了資源分配、升職加薪等利益衝突,在利益面前,談友情的最先成為炮灰

就算平時大家相處的時間最多,關係極好,一起聚會、一起唱K、一起旅遊,親的像兄弟姐妹,但是,我們心裡還是要明確那條分界線:同部門就只適合當同事。自己守好這條界限,當大家變成競爭對手時,才能從容應對。

職場交友最好選擇和自己部門利益沒有衝突的其他部門,沒有利益因素的干擾,這樣的職場友情會更純粹、穩定

,降低由於利益而朋友變敵人的概率和風險。

2.遠離職場小人,掃除潛在敵人。

職場交友,必須遠離職場小人。比如會搬弄是非、傳播謠言、巴結領導爭寵、打探別人隱私的人,別因為對方一時對你親近或聊得來就引為良朋推心置腹。

小人之所以是小人,是因為他們為了利益沒有底線,今日他出賣別人,明日出賣的可能就是你,妥妥的定時炸彈。遠離他們,這樣的人隨時朋友變敵人,風險太高。

職場交友有顧忌,怕利益衝突,朋友變敵人?4個交友原則降低風險

職場交友有顧忌,怕利益衝突,朋友變敵人?4個交友原則降低風險

3.合理預期,平常心迴歸友好職場關係。

很多人在遭遇職場友人“背叛”後,特別受不了的原因是:預期太高,落差太大,主觀上大大增加了被背叛的感受

職場本身就是一個利益轉變不穩定的環境,職場交友的初衷本就功利,這就決定了,一開始大家交心程度本就不在同一條水平線。自己對朋友掏心掏肺的付出,也期待對方同樣的回報,在職場上要求感情付出平等,甚至期待對方在競爭時留情面,本就是自己越界、定位不清,是一種不合理的預期。

合理預期,準確把握職場關係的距離,方能保持平常心。就算彼此間出現短暫的競爭、利益衝突,有了平常心,不會產生天大的“背叛感”,過後容易迴歸友好的職場關係,不會相見是仇人,從而降低了朋友變敵人的概率和風險。

4.給於更多寬容,別讓小摩擦損耗友情。

無論和同事的關係有多親密,都無法要求對方時刻關注自己的需求和感受,對我們有所照顧,終究還是和“真正的朋友”有所區別。如果能得到一個全心全意為我們著想的職場友人,是我們的幸運;如果沒有,也是正常,沒有理由怨恨。

職場交友很難做到心有靈犀、默契十足,時常無法避免意見不合或小利益損傷,我們需要給於更多的寬容和諒解,別讓一些不影響大原則的小摩擦和矛盾,漸漸將友情損耗殆盡,乃至兩看生厭,成為敵人。

給職場友人更多寬容,將職場友情長久的維持下去,降低朋友變敵人的概率和風險。

職場交友有顧忌,怕利益衝突,朋友變敵人?4個交友原則降低風險

職場交友有顧忌,怕利益衝突,朋友變敵人?4個交友原則降低風險

職場上還是要有幾個朋友的,否則會顯得孤軍奮戰,太寂寞。

但由於職場上利益轉變的關係,讓職場人的交友目的帶著功利性,而利益變化帶動立場轉變,使職場友誼的維持不易

4個職場交友原則,降低朋友變敵人的概率和風險,為你獻上,希望有所幫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