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鎮西:教育的常識有哪些?

“沒有愛,就沒有教育。”教育是師生雙方心靈交融的過程,充滿著濃濃的人情味。但現在許多人越來越把教育僅僅當做“技巧”的操作或“藝術”的施展。我們不是否認智慧和專業能力的重要性,但是,愛是必不可少的前提,沒有了愛,“水平”再高,沒用。

“只有愛,也沒有教育。”缺乏愛的教育是偽教育,但用愛取代一切,也不可能有真正的教育。教師還要有職業精神,要有民主與平等的現代意識,要有淵博的學科素養和厚重的文化底蘊——一句話,要有不可替代的專業能力。雖然對學生的愛能夠促使教師不斷提升自己的專業水平,但愛本身不是專業水平。對孩子的愛,教師超不過家長,但家長不一定都能搞好教育。

“一分耕耘,一分收穫。”我們現在不少教育者恰恰喜歡“發明”捷徑。一些校長或專家時不時會宣稱自己創立了什麼“模式”或什麼什麼“幾步法”之類的“科研成果”,從而“迅速提升了教學質量”,“創造了教育的奇蹟”云云。對此我嗤之以鼻。方法無論多麼科學,都需要刻苦精神。“梅花香自苦寒來”永遠都不會過時。

“最好的教,就是讓學生學會學;最好的學,就是讓學生給別人講。”從孔子與弟子的對話,到陶行知的“教學做合一”“小先生制”,再到八十年代上海育才中學段力佩校長的“茶館式教學”,一直到今天山東杜郎口中學的“小組合作”……貫穿其中的都是對學生的尊重,只要學生動起來了,教學自然“高效”;否則無論表面上多麼熱鬧,都是“搞笑”。

“一把鑰匙開一把鎖。”任何一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世界,任何班級都是一個與眾不同充滿個性的集體,任何學校也都有屬於自己的地域文化、社區環境、辦學傳統、生源特點,因而成為一個具有鮮明獨特性的“精神共同體”。所以,無論一個人,還是一個班,或是一個學校,都不可能用什麼“放之四海而皆準”的技巧、方法、模式去“搞定”。教育當然有著普遍的原則,但所有的“絕招”都具有“針對性”、“現場性”、“臨時性”甚至“一次性”。

“任何一個孩子首先是其家庭的產物。”我們常常不切實際地誇大學校教育的作用,誇大教師對學生的影響。其實,一個孩子能否成才,和其父母有直接的關聯。最起碼孩子的智力就取決於其父母的遺傳基因,這點我們始終不願意公開承認。我們不要總是認為“優生”都是教師教育出來的。以品行而言,孩子做人的高下,最重要的依然是取決於其父母的家庭教育。一個孩子舉止粗俗,言行不一,滿口髒話,不講衛生,懈怠懶惰……不能說和學校一點關係都沒有,但關係實在不太大,而和他家庭教養太糟糕有關。對這樣的孩子,做教師的只能出於職業良知而儘量引導和教育。希望把所有的責任都擔在肩上,企圖單憑學校力量而徹底改變一個孩子,這就違背了常識。

“班級的魅力就是班主任的魅力。”就課堂教學而言,一堂課的所有吸引力都源於教師對學生的吸引力,許多孩子因為喜歡某個老師而喜歡上了相應的學科,所謂“親其師信其道”。同樣的道理,一個孩子是否喜歡他的班級,主要還是取決於他是否喜歡班主任老師。因此,班主任要明白,讓自己的班級充滿魅力的主要途徑,就是讓自己富有魅力。有愛,平易,博學,多才,幽默,敏銳,點子多,有感染力,會講故事,善於走進孩子的心……這些都是班主任讓孩子佩服的魅力所在,也是班級的魅力所在。

“學生的成長不能僅僅看分數,少年的生活應該豐富多彩。”我想沒有誰會反對這個常識。但現實情況是,不少學校的校園生活只剩下考試和分數。什麼“德智體美全面發展”,什麼“以人為本”,什麼“為了學生的一切”,什麼“為了學生的未來”云云,大多是寫在牆上的標語,而實際上音體美課被擠壓,課外活動被取消,春遊秋遊更是以“安全”的名義禁止。教育所應有的浪漫、情趣、感動、開心統統讓位於考試,因為“分數才是硬道理”。如此畸形的教育,只能造就孩子畸形的人生。到了高三,他自然而然地便接受了“只要學不死,就往死裡學”“提高一分,幹掉千人”等雷人的勵志口號。這樣的教育多可怕!

“教育科研是做出來的,而不是寫出來的。”這本來是不言而喻的,可現在不得不作為常識來強調。因為在現在一些校長和老師眼中,教育科研似乎就是寫論文,所以誰寫得多誰的教研科研就搞得好。一些學校搞教研科研實際上是這樣的操作的:先找一個比較時尚的“課題”(比如最近就可以選“關於中國夢教育與學科教學互相滲透的實踐研究”),然後寫開題報告,再請教育專家來進行課題論證,一旦通過,便束之高閣,平時無人問津,也不會有人真搞研究的;兩年或三年之後,待結題時間快到的時候,趕緊集中精力寫結題報告,參研人員也抓時間寫課題論文;最後再請來專家進行課題驗收,一旦驗收合格,萬事大吉,把課題證書陳列於校史館,將有關論文彙集成煌煌大作屹立於學校圖書館的書架上……這樣的“科研”和學校發展一點關係都沒有,因為真正有效的科研必須是源於本校實際的“做”。這是常識。沒有做只有寫的科研,是不折不扣的假科研。

“名師名校無法速成。”不知從什麼時候起,我們漸漸習慣了這樣的說法:“三年打造名校!”“五年培養名師!”……我不知道這“三年”“五年”的期限有什麼科學依據,我知道名師名校無法速成,這是常識。很簡單,名校也好名師也好,都是學校發展和教師成長自然而然水到渠成的結果,揠苗助長就違背了規律,而違背規律卻偏要去做,而且還做得聲勢浩大,這就成了笑話。和這個笑話相關的還有一個笑話,就是名校和名師都可以由教育行政部門來任命!其實,名校名師之“名”就是“影響”,而“影響”或大或小都是一種客觀的社會現象,而不應該由教育局教育廳來“認定”。所以我一直認為,所謂評選“名校”“名師”是很可笑的,因為這樣做違背了常識。真正的名校名師都是有口皆碑的結果,請問當年的曉莊師範是否被授予過“名校”的榮譽稱號?錢夢龍是否又當選過“國家級名師”?

……

教育常識還有很多,當然不止上面隨便例舉的這些。其實,常識就存在我們的日常教育生活中,存在於我們的課堂上和我們的班級裡。但是,越顯而易見的道理,卻越容易視而不見;或者即使見了也覺得“過時”“老一套”而拋在一邊。於是,在我們追逐“新理念”“新模式”的時候,教育卻失落了。

—END—

轉自:基礎教育課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