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定河,一条河的信天游丨春健

无定河,一条河的信天游丨春健

无定河是一条特别的河,它穿越千年边塞烽火,在中国历史和文化中留下了独特的意象。笔者走近了这条河,在从源头到河口的跋涉历程中,他发现了无定河更多的秘密

作为黄土高原上的一条重要河流,无定河也是特立独行的,它的邻居如洛河和延河,都向东南流去,而无定河却先北上,像是一首倔强而高亢的信天游,一把巨大的弓,迎着鄂尔多斯高原的寒风和毛乌素的风沙,将自己的身影淌进北方大漠。它曲折迂回,越过沙漠和千千万万个丘陵沟壑、山头梁峁,再南下投入黄河的滚滚怒涛。

这究竟会是一条怎样的河?

白于山,干渴的故乡

2010年秋天,我来到陕北,历史和地图上的无定河,带给我接连不断的惊诧。第一个惊诧是它的源头——位于陕北定边、吴起、靖边三县交界的白于山。在南方,我拜访过不少孕育河流的大山,它们大抵森林葱郁,雾霭浮沉。在我的想象中,白于山也应当是山水相依的桃源世界。

可是,当我真的来到这里,却有了完全不同的发现。这里土地贫瘠,干旱少雨,自然环境非常恶劣,甚至有着“四十里火焰山”的诨号,地表水浅部地下水极为贫乏。长期以来,这里的人们依赖水窖集取雨雪来生活。生活艰难,水贵如油,连羊也不敢养。村民侯生堂告诉我:“打工的娃娃回来说,在外面三天两天可以洗个澡,在家三年两年也洗不上几回澡。”

可就在如此干渴的白于山,无定河呱呱落地了。

无定河,一条河的信天游丨春健

原来,这条北方的河也有着一位特立独行——黄土高原虽然干旱少雨,但黄土疏松,地下深处往往蕴藏着珍贵的地下水资源,加上河床下切深,渗出的水遂在峡谷深沟中汇成河流。而除了白于山,沿途也陆续有地下水等补给,积少成多,终于汇成蜿蜒前行的无定河。

人们说河流是大地的血脉,而对于这条北方的河来说,它珍贵的水流,更像是大地母亲深深切开自己身体所挤出的汩汩鲜血。

而我也终于理解,这条河流“无定”的第一层含义——虽然水量只有渭河的不到1/6,输沙量却有2亿多吨,仅次于前者。于是,在无定河的许多河段,你看不到碧波荡漾,只是一股股细弱的水流在河床宽阔干涸的胸膛上左右摇摆,纠结徘徊着前行,水很浅,几乎一手就能探到河底。当地人告诉我,在降水少的年份,无定河的断流是家常便饭——它的时而是河,时而只是一片干涸的河床。

一条闯过沙漠的河

离开白于山,向北跨过长城,无定河进入了茫茫的毛乌素沙地。

如此柔弱的水流,如何闯过严酷的大漠?可奇迹般的是,千百年来,无定河却实实在在地“死里逃生”了。

固然,毛乌素沙地并非完全无情,这里有着一定的降水量,常可见到由沙区泉水汇集而形成的小水流在沙丘旁调皮地蹦跳着,奔向主河道。此外,无定河“逃生”的另一个秘诀就是行踪“无定”——不停地改变河道。这种改道与黄河改道有一定区别:黄河一般是泥沙淤积,抬高河床,在大洪水的冲击下,以势不可挡的力量冲破堤坝,另辟新路。而沙漠中无定河却是柔弱而坚韧的,在枯水期,它可能流着流着就消失在茫茫沙地中,去向哪里也不知道。可到了第二年春天,当春水涌来,它又忽然在别处冒出来,若无其事地汩汩流淌着。在这片大漠里,它河道无定、浅深无定、季节无定、水量无定、清浊无定,构成了整个无定河生态环境最奇特、自然景观最瑰丽的一个区段。

在沙漠里闯出一条活路实在不易,天长日久的大漠跋涉中,在松散沙地上的某些地段,无定河冲刷出一道道罕见的 “峡谷”。这个“峡谷”群从靖边西北部起,至内蒙古乌审旗巴图湾水库的坝口上,全程约百里,横穿毛乌素沙地南缘。两岸沙山连绵、崖陡壁立、千回百转,已不是“九曲十八弯”可以形容。这一带的无定河两岸长着高高的红柳,红柳耐旱、耐热,尤对沙漠地区的干旱和高温有很强的适应力。水源充分处,红柳可以长得很高大,遇到条件严酷之地则几乎匍匐地面,完全是小灌木的形态。真是“两岸红柳全依水,一路黄沙直到山”。这段无定河由此又被称为红柳河。

在著名的大沟湾,我被眼前的景象震撼了,眼前巨大的河谷长15公里,沟深达70米,湾壁陡峭,直上直下一望看不到边,被誉为中国最大的沙漠峡谷。在无定河碧水的滋润下,沟内有良田美景,农家掩映,牛羊成群,鸡犬相闻,怒放的柠条花散发出阵阵花香,恍若塞上桃源。

无定河,一条河的信天游丨春健

一条淌满了信天游的河

无定河从毛乌素沙地继续向东,进入横山县。进入它的中游,在这里,它孕育了一片辽阔的湿地——横山湿地。广阔的湿地全长70多公里,锁住了沙海,南接黄土丘陵。这里河道宽,滩涂面积大,形成了香蒲沼泽、芦苇沼泽、柽柳灌丛、稻田和河道漫滩。

每年的春秋季节,这片水肥草美的福地成为各种鸟类理想的家园,数量可达数万只。一群群飞向西伯利亚的白天鹅也选择在此休憩,它们高贵的雪白色,为无定河增添了几多风情。除了天鹅的高贵之白,横山的无定河畔还有一种丰饶的白色——羊群。羊肉在横山,已经成为一种“民俗”。民谚说,“六月六,新麦子馍馍熬羊肉”;“九月九、家家有,荞面羊汤信天游”。冬至时家家要熬羊骨架吃羊头;腊月腊八吃羊肉钉钉饭;春节大摆羊宴一直吃到元宵。在这里,连最淳朴的老乡也会自信满满地矜夸,陕北最好吃的羊肉数横山。他们说,横山羊都在无定河边放养,河边生长很多特殊的野草,如地椒草、多根葱、铁杆蒿、沙蒜、香艾等,皆可入药。尤其是地椒草,有“百里香”的美名,漫山遍野都是。当地人笑称,横山羊吃的是草药,拉的都是“六味地黄丸。”

“羊肚子手巾哟三道道蓝,咱们见个面面容易拉话话难,一个在那山上哟,一个在那沟,咱拉不上话哟,招一招手。”

进入米脂县,算是无定河的下游了,这里是黄土高原典型的沟壑区。岸高谷深,河道曲折,多急流险滩。无定河在黄土高原上的这种特殊性格,造成了一种奇怪的现象。这山坡上的人能看到在那山头的人,却很难走到一起。米脂县流传着一个老故事:说外甥和舅舅在对面的半山腰上种地,两个人虽然只隔了一条大沟,可以听见对方说话,但却难以见面。有次外甥有事,凌晨出发,一直走到太阳快要落山了,才终于到了舅舅家。

在黄土高原沟壑区的无定河,如同一道天河,“隔河如隔天,渡河如渡险”,两岸的人们如牛郎织女,相见艰难。不过,生命力蓬勃的陕北人并不会因为“盈盈一水间”,就“脉脉不得语”。

无定河,一条河的信天游丨春健

过去没有桥,百姓便靠羊皮筏和木船摆渡。几千年来,河上开辟了大大小小的渡口。冬季则用石块垒成桥墩,用木料、高粱秆搭成便桥。除了渡口和桥,无定河在其流域内打造出了另一种动人的沟通方式——信天游,说话听不见,那就大声歌唱,声音就能传得遥远。

在这里,无定河是一条听惯了信天游,写满了悲欢离合的河。她曾带给这片土地诸多的创伤,也带来了巨大的福祉。人们在河畔唱着信天游,世世代代倔强而温暖地生活着。依靠诸多水利设施,无定河两岸成为了黄土高原的粮仓。河水并不浩荡,却格外养育俊男美女——绥德、米脂是无定河畔历史上的两个重镇。自古以来,各民族你来我往,大融合也从未断绝,血缘文化的交融,优秀基因的积累,造就了米脂的婆姨绥德的汉。无定河流经米脂的这一段,两岸桃花盛开,又称桃花水,米脂的姑娘们站在水边,人面桃花相映红;几十公里外的绥德,男儿强健俊美,水流淙淙处,英姿勃发。

终于,无定河来到了清涧县,经历了芥原无定间、沙漠无定河、峡谷无定河、平川无定间、千沟万壑中的无定河等种种身份和形象,它将在这里的河口村投入黄河。

作者丨春健;图丨网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