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林鹅六百年前的味道

原文:[云林鹅]:《倪云林集》中载制鹅法。整套鹅一只,洗净后用盐三钱擦其腹内,塞葱一帚填实其中,外将蜜拌酒通身满涂之,锅中一大碗酒、一大碗水蒸之,用竹箸架之,不使鹅身近水。灶内用山茅二束,缓缓烧尽为度。俟锅盖冷后揭开锅盖,将鹅翻身,仍将锅盖封好蒸之,再用茅柴一束烧尽为度。柴俟其自尽,不可挑拨。锅盖用绵纸糊封,逼燥裂缝,以水润之。起锅时,不但鹅烂如泥,汤亦鲜美。以此法制鸭,味美亦同。每茅柴一束,重一斤八两。擦盐时,串入葱、椒末子,以酒和匀。《云林集》中,载食品甚多;只此一法,试之颇效,余俱附会。

淸 袁枚《随园食单》羽族单

云林鹅六百年前的味道

云林者,倪瓒也。倪瓒元代著名画家、诗人,与黄公望、王蒙、吴镇并称“元四家”。他初名珽。字泰宇,后字元镇,号云林居士、云林子,或云林散人,别号荆蛮民、净名居士、朱阳馆主、莆闲仙卿、幻霞子、东海农、无住庵主、绝听子、曲全叟、沧海漫士、懒瓒、东海瓒、奚元朗。江苏无锡人。倪瓒博学好古,家雄于财,四方名士日至其门。元顺帝至正初忽散家财给亲故,未几兵兴,逃渔舟以免。入明,黄冠野服,混迹编氓。时处元末明初,生逢乱世,因而,他远离政治,孤抱才华自得其乐。

云林鹅六百年前的味道

倪瓒其祖父为本乡大地主,富甲一方,是个富N代。倪瓒从小生活极为舒适,无忧无虑,却别有不同寻常的生活态度,清高孤傲,洁身自好,不问政治,不愿管理生产,自称“懒(嬾)瓒”,亦号“倪迂”,常年浸习于诗文诗画之中,和儒家的入世理想迥异其趣,故而一生末仕。家中藏书数千卷,亲手勘定。倪瓒的山水画,寥寥几笔,就能画出一种寂寥、荒寒、凄清之感。

云林鹅六百年前的味道

倪瓒祖上是做生意的,所以从小他就过着养尊处优的生活,可以说是有钱又高雅。后来成了家族的掌门人,财政大权掌握在自己手里,不过倪瓒确实不是做生意的料儿,于是花重金建了一座三层小楼阁,平时没事儿叫一些朋友过来吟诗作对,喝酒聊天,搞个小雅集什。不过呢,倪瓒有个毛病特别爱干净,要说讲卫生是好事呀,不过这位云林兄爱干净有点过,用现在话讲叫洁癖,而且还是宇宙超级无敌的洁癖,史载性好洁,连屋前后树木也要绝经常洗拭。据说他洗个脸要换十几次水,穿衣服之前抖灰尘也要抖十几次,这些还只是小儿科,请看具体案例:一次,倪瓒和朋友一起谈论诗文,要泡好茶招待,就命仆人到七宝泉打水。水打回来之后,倪瓒交代仆人:提在前面那桶水,拿来泡茶;提在后面那桶水,拿去洗脚。他朋友见状,心中感到好奇,追问原因。倪瓒说:“前桶的水,一定干净,所以用来泡茶,后桶的水,恐怕已经被仆人的屁所污染了,所以只好拿去洗脚啦!” 不过倪瓒,不知考虑到仆人也许会打喷嚏的问题嘛,时间一久,很多人就都受不了他了。

云林鹅六百年前的味道

倪云林因为这干净也没少得罪人,有一次朋友家的芙蓉花开了,邀请倪云林一道赏花宴饮。朋友知道他有洁癖,把家里打扫得干干净净,连柱子和柱础都擦得锃亮。上菜做好了也很清爽干净,知道他事多,怕生熟不分,也没划线装饰,连盘头都没摆,可是没想到,上菜的厨师是个满脸大胡子的人。倪瓒一见,站起来把衣服左掸掸,右掸掸,意思是要走了。主人非常惊讶,这菜还没吃一口,怎么就要走了?倪瓒说:“厨师那么多胡子,肯定好脏,我还吃他做的菜干嘛?”所以各位明白厨师为什么必须勤洗手、勤理发、勤洗澡、勤换工作服了吧。以至后来倪瓒因赋税被抓进了监狱,到了监狱,倪瓒的洁癖依然不改。狱卒给他送饭,他让狱卒送饭的时候一定要举着饭碗送进来,而且要举到眉毛那么高。狱卒心想:我又不是你老婆,你让我举案齐眉干嘛?问倪瓒,倪瓒不回答。问了旁人才知道:倪瓒是怕狱卒把唾沫喷到饭里。狱卒听后大怒,把倪瓒用铁链子拴在厕所里的马桶旁边,让他天天被臭气熏着。众人纷纷求情,狱卒这才把倪瓒从厕所里放了出来。可是这段经历给有洁癖的倪瓒留下了深刻的心理阴影。不久以后,倪瓒因忧惧愤怒引发了脾疾,于洪武七年去世,享年74岁。

云林鹅六百年前的味道

倪瓒,除了诗、书、画方面的大才,他还擅长园林设计和烹饪,苏州著名的狮子林就出自他的手笔。他编撰的《云林堂饮食制度集》,书中记录了49种菜点的名称和做法,它已成为当今美食评论家的理论宝典和厨师们的实践指南。《云林堂饮食制度集》里面,记载的河鲜做法就相对比较丰富,像蜜酿蝤蛑、煮蟹法、酒煮蟹法、新法蛤蜊、蚶子、香螺先生、江瑶、鰦鱼、田螺、煮鲤鱼等等。其中有很多菜肴光名字就很吸引人,比如“蜜酿红丝粉”、“鲫鱼肚儿羹”、“黄雀馒头”等。几百年后,到了清代,出了个大才子,叫袁枚,也对美食情有独钟。他恃才傲物,对前代以来流传下来的烹饪著作大多贬得很低,他认为《云林集》载食品甚多;用了许多自己调配的调料,比例和来源难以掌控,一些菜肴的火候也难以把握,所以难以复制和再现。只烧鹅此一法,试之颇效,其余的俱是附会,并命名为云林鹅收录在《随园食单》。

云林鹅六百年前的味道

云林鹅现仍在江南无锡苏州等地区流传很广,据说这道菜是倪云林在完成苏州狮子林的园林设计后,天如禅师特地安排的。倪云林是个嘴刁的资深食客,这道烧鹅倪云林吃完连声说好,回无锡后,就将其列入了自己的日常食谱中。虽然这个故事只是传说,但如从倪云林那时算起距今已有600多年历史。不过这“云林鹅”确切的叫法,其实来自清代的袁枚,他在《随园食单》中只记载了云林菜系里的唯一的一个菜,并将之命名为“云林鹅”。从元代到清代又到现在,已经传承了几百年,可见这道菜的影响力。

云林鹅六百年前的味道

鹅是鸟纲雁形目鸭科动物的一种,野为雁,家为鹅。鹅为家禽,成年的鹅比鸭大,额部有肉瘤,颈长,嘴扁而阔,腿高尾短,脚趾间有蹼,羽毛白色或灰色。能游泳,吃谷物、蔬菜等,肉和蛋可以吃。雏鹅,刚刚孵化的鹅,黄色或黄褐交替绒毛,嘴扁,脚掌和嘴橘黄色。姿态优美,有初唐诗人骆宾王于七岁时写的一首五言古诗为证“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云林鹅六百年前的味道

《随息居饮食谱》载鹅“甘温。暖胃生津, 性与葛根相似。能解铅毒, 故造银粉者, 月必一食也。鲜美, 补虚益气, 味较鸡鹜为浓。动风发疮,凡有微恙者, 其可尝试乎? 肥嫩者佳, 烤食尤美。其肫、其掌,性较和平, 煨食补虚, 宜于病后。” 鹅肉虽美民间传有鹅为发物。唐·孟诜早就指出:“多食令人发痼疾。”明·李时珍亦云:“鹅肉发风发疮发毒。”清·黄宫绣也说:“鹅,气味俱厚,发风发疮,莫此为甚。”,坊间都言徐达患有背疽。也就是后背有了毒疮,而当时人们都说的了这种毒疮的人不能吃蒸鹅,但是朱元璋却赏赐给了他一只烧鹅,最后徐达哭着吃下,当晚就去世了。

云林鹅六百年前的味道

不过《云林堂饮食制度集》与随园食单云林鹅有些出入。《云林堂饮食制度集》所载制法:“烧鹅:用烧肉法,亦以盐椒葱酒多擦腹内,外用酒蜜涂之,入锅内。余如前法。但先入锅时以腹向上,后翻则以腹向下。” 按文中所述云林鹅是腌制后再蒸出来的,腌制时酒和盐的比例也很重要,在古法记载里,这种酒用的是倪家自酿的一种黄酒,名叫“云林福酒”,鹅的肚子里也会塞满一些特定的调料。在记载里,架锅也是有讲究的,所用砂锅采用的是隔水蒸,锅下放置酒和水,但锅内绝不能沾水,这就需要用到专门的笼垫,鹅身放置也有讲究,“先要腹朝下,然后再是腹朝上”。这些复杂的食材准备和制作方法,一度让“云林鹅”几近消失。此菜从制法实际好以酒水为蒸汽源的蒸鹅,这种工艺本兴于宋而星于无明,因蒸的鹅,酥烂如泥风味独特,故在400年后深受袁枚喜爱,如法炮制并收录在随园食单之中。

云林鹅六百年前的味道

倪瓒《云林堂饮食制度集》所载烧鹅,虽名日为烧实则为主。关于蒸鹅还有段趣闻,话说唐代宰相郑余庆朴实无华,自奉甚俭。一日,邀请至亲好友到相府用膳,由于是宰相作东,大家都期待今天可吃到山珍海味,个个兴奋莫名,一早就去赴宴。但等了老半天,居然毫无动静,大伙儿不免觉得饿了。这时候,才听见主人吩咐家厨说:“把毛去净,要蒸得烂,颈子要完完整整。”客人一听,全以为相爷今天请吃的是“蒸鹅”,无不引颈企盼。原来以为是美味蒸鹅,却万万没料到上来后是蒸葫芦,不过葫芦确长了一个像鹅颈般脖子。

云林鹅六百年前的味道

《随园食单》云林鹅制法是:先取整鹅一只洗净后,先用盐擦其腹内,在鹅腹内塞葱一帚,一定要填实,在将蜜拌酒通身满涂全身,锅中一大碗黄酒、一大碗水,用竹蓖子架上鹅蒸之,不要使鹅身沾上水。灶内用山茅二束,缓缓烧尽为度。这是古法,关火等锅盖冷后揭开锅盖,将鹅翻身,仍将锅盖封好蒸之,再用小火茅柴一束烧尽为度。柴俟其自尽,不可挑拨。锅盖用绵纸糊封,逼燥裂缝,以水润之。起锅时,不但鹅烂如泥,汤亦鲜美。以此法制鸭,味美亦同。每茅柴一束,重一斤八两。擦盐时,串入葱、椒末子,以酒和匀。

云林鹅六百年前的味道

烧此鹅讲究火候,要三分技术七分火,食单载“灶内用山茅二束……每茅柴一束,重一斤八两”,就是讲用的是山茅柴。这种柴火禁烧,每束一斤八两,二束茅柴三斤六两,可不是一股脑投到灶里烧,而是一根根慢慢烧,这有点像金瓶梅来旺媳妇用一根柴禾儿烧猪头的感觉,有人问那么点火,行吗,告诉你,行。古人还有用蜡烛头焖熊掌,照样给焖的皮脱肉化。只是现代人,那有闲功夫这样去蒸鹅?即使偷得浮生半日闲,环境和炊具也不合宜。

云林鹅六百年前的味道

现制做随园菜云林鹅:选用生长期在90—100天之内的纯正太湖鹅,而非坊间流传的“老鹅”,尤其是散养的公鹅更好,不光是鹅难找,屠宰也颇费周折,因为鹅有两层毛,这种“嫩鹅”的去毛过程都是手工进行,在准备屠宰之前要先给鹅灌酒,目的是让鹅的毛孔张开,杀鹅的时候要一鼓作气,皮不能破,否则会影响到口感。洗净沥干水分后把福珍酒、盐、花椒调匀后擦抹鹅身内外,腌制1小时。少时后继续以福珍酒、蜂蜜调匀后将鹅身涂抹均匀并把葱白塞入鹅腹。古书记载这种酒是倪家自酿的一种黄酒,名叫“云林福酒”,鹅的肚子里也会塞满一些特定的调料。

云林鹅六百年前的味道

云林鹅是腌制后再蒸出来的,腌制时酒和盐的比例也很重要,将鸡清汤、福珍酒倒入砂锅内,上放一竹箅,将鹅放在竹箅上面,再将姜片置放鹅身上,盖上锅盖用绵筋纸封口,讲究的是以鹅入锅后应腹部朝下,且不使鹅身沾上汤,架锅也是有讲究的,所用砂锅采用的是隔水蒸,锅下放置酒和水,这就需要用到专门的笼垫,鹅身放置也有讲究,“先要腹朝下,然后再是腹朝上”烧时用绵纸糊封不可跑气,如绵纸干燥裂缝可用水润泽再糊好,一这样熟后鹅肉鲜美异常。上笼用火徐徐蒸约2小时至酥烂,去掉绵筋纸及锅盖,拣去姜片,再将鹅取出腹朝上装盘中,此菜起锅不但鹅烂如呢,汤亦鲜美。此菜鹅肉肥嫩,酥烂脱骨,香气扑鼻,外皮金黄,鲜嫩清香,原汁原味,看似清淡,口感丰富浓郁,且充满着浓浓的江南味道。

文章原创,头条首发,部分照片,摘自网络,

特此鸣谢,若有侵权,敬请告之,马上删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