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中年進入“養壽期”,晨起做好4事,睡前不做3事,與長壽有緣

長壽是每個人都渴望的,長壽意味著自己活得更久,生命更長,能儘可能多看看這個絢麗多彩的世界。

不過,很多人50歲之後,也就是進入中老年之後,身體就開始快速的衰老了,身體的機能下降,免疫力下降,從而使得很多疾病找上門來,而一些人沒能夠扛過疾病的侵害,則往往可能無緣長壽了。

人到中年進入“養壽期”,晨起做好4事,睡前不做3事,與長壽有緣

因此,50歲之後,進入中老年之後,就是重要的“養壽期”,就要要注意對身體健康的保護,要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才能夠保持身體的良好的健康狀態,才能夠減少疾病的入侵,從而也就更容易長壽。

習慣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夠養成的,這裡介紹晨起和睡前的幾個注意事項,希望養成好的習慣,對你的身體健康有幫助。

人到中年想長壽,謹記晨起做好4事,睡前不做3事,生病少更健康

晨起做好4事

1、早上起來要慢

人到中年進入“養壽期”,晨起做好4事,睡前不做3事,與長壽有緣

早上起來要講究的事情就是起床不能過急,尤其是冬季。因為早上起來後,血液的粘稠度還比較高,如果再加上冬季天氣寒冷,當起得過急時,血壓波動較大,則容易出現腦血管破裂,導致中風的現象發生。這也是為什麼中風在冬季早晨高發的原因之一。

因此,早上起床不能過急,醒來之後可以再床上賴上幾分鐘,讓自己慢慢清醒,讓身體慢慢甦醒,然後再起床,這樣就不容易出現突發事故了。

2、早上起來要喝杯水

人到中年進入“養壽期”,晨起做好4事,睡前不做3事,與長壽有緣

早上起來喝杯水,看似一個很小的動作,但卻對身體健康很有幫助,還能夠幫你避開不少疾病。

我們早上起來後,身體經過一個晚上的新陳代謝,身體是處於缺水的狀態的,這時候身體需要補充水分來保持身體的正常運轉。並且,這時候體內血液粘稠度也比較高,如果不注意補水,對於中老年人來說則容易誘發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生,尤其是在冬季。而如果喝上一杯水的話,那麼突發心腦血管疾病的風險就會大大降低。

不僅如此,早上起來後喝杯水,能夠促進血液的循環和腸道的蠕動,從而能夠激發人的食慾,讓人能夠很好的吃下早餐。

值得注意的是,早上起來喝水前最好要刷牙,因為我們的口腔可能有食物殘渣和細菌,如果不刷牙就喝水很容易將這些東西喝進體內。

3、早上起來及時排便

人到中年進入“養壽期”,晨起做好4事,睡前不做3事,與長壽有緣

早上起來之後,昨天吃的食物經過一個晚上的緩慢消化,一般情況下會出現便意的,這時候排便是最佳的。因為早晨這個時候,被消化的食物殘渣在體內停留的時間相對較短,而且大便也比較“溼潤”,容易被排出體外。

而如果排便的時間越晚,那麼大便則容易被我們的腸道進行二次吸收,不僅容易把一些毒素再次重新吸收回體內,也會吸收水分,使得大便變硬,從而增加了排便的難度。

因此,建議最好養成早上排便的習慣,這樣不僅能夠避免二次吸收,還能夠使得排便變得容易,也不容易出現便秘的現象。

4、早上起來吃頓好早餐

人到中年進入“養壽期”,晨起做好4事,睡前不做3事,與長壽有緣

有很多上班族因為上班時間緊迫,而往往放棄吃早餐;有些人覺得早上吃早餐麻煩,因此也放棄吃早餐;也有的人生活不規律,把早餐和中餐當作一餐來解決等等。其實,早上不吃早餐的行為對身體健康是非常有害的。

因為早上起來之後,人體經過一個晚上的新陳代謝,消耗的能量是比較多的,這時候是需要營養和能量的補充的。如果不吃早餐,那麼身體就得不到營養和能量,可能會自我消耗,會增加器官的負擔,會加速器官的衰老,從而加速身體的衰老,對身體健康是極其不利的。不僅如此,不吃早餐還會傷害胃,容易導致胃病的發生。

總之,不吃早餐對身體健康的危害遠遠超出你的想象,因此,不管怎麼,早餐是一定要吃的,要對自己的身體健康負責。

睡前不做3事

1、睡前不吃宵夜

人到中年進入“養壽期”,晨起做好4事,睡前不做3事,與長壽有緣

現在有不少人,玩耍或者工作到深夜之後發現自己肚子餓了,於是會選擇吃宵夜來填飽肚子。可是這樣一來,雖然自己飽了,但給身體帶來了負擔,對身體健康不利。

因為睡前吃了東西,會讓腸胃得不到休息,會影響人的睡眠質量,並且因為晚上身體消耗小,吃了宵夜很容易轉化為脂肪,很容易使得身體發胖,會增加罹患心腦血管疾病、脂肪肝等疾病的發生。

因此,睡前最好不要吃宵夜,尤其是在睡前2小時要避免進食,這樣才不會給身體和腸胃帶來負擔,不會使得身體發胖患病。

2、睡前不玩手機

人到中年進入“養壽期”,晨起做好4事,睡前不做3事,與長壽有緣

現在很多人都離不開手機,即使是睡前都要玩一會。這樣一來容易使得人越玩越精神,然後錯過最佳睡眠時間,並且很容易影響人的睡眠質量,從而影響人第二天的狀態。

不僅如此,睡前盯著手機看,很容易使得眼睛乾澀、視物不清、影響視力。並且肝通目,中醫認為“久視傷肝”,再加上晚上是肝臟養肝血的時間,錯過則不利於養肝。

因此,晚上睡前最好不要玩手機,否則不僅傷眼、傷肝,還影響人的睡眠質量,這對身體健康是不利的。

3、睡前不喝酒

人到中年進入“養壽期”,晨起做好4事,睡前不做3事,與長壽有緣

有些人覺得睡前喝點酒能夠幫助睡眠,甚至有的人覺得喝醉更能入睡。其實這樣的習慣和觀點是極其錯誤的。

睡前喝酒,容易影響神經中樞,使得人精神亢奮而難以入睡,再加上喝酒之後身體渾身燥熱也難以入睡。而喝醉後入睡,則容易出現酒精中毒的現象,容易出現呼吸不暢,甚至可能會導致窒息的發生。並且,喝酒之後,我們的身體和器官,尤其是肝臟在努力的分解酒精,如果喝酒入睡,會讓肝臟得不到休息,對肝臟健康不利,對身體健康不利。

因此,睡前最後不要喝酒,也不要通過喝醉酒來達到入睡的目的,這是在傷害自己的身體健康。

早、中、晚的正確養生方法

說了早上和晚上注意事項之後,也教教你早、中、晚的一些正確養生方法,希望對你有幫助。

早晨養生:晨練

人到中年進入“養壽期”,晨起做好4事,睡前不做3事,與長壽有緣

早上晨練能夠快速的激活身體,提高身體機能,提高身體的免疫力,對白天的生活和工作均有幫助。

早晨是陽氣升發的時候,鍛鍊能有利於“儲能”和調動“內氣”的運行,對提高人體抗病能力有幫助。

當然這個需要時間和決心,早晨6~7點起來鍛鍊是最佳的。

中午養生:睡午覺

人到中年進入“養壽期”,晨起做好4事,睡前不做3事,與長壽有緣

從古人開始,就有午睡的習慣,《黃帝內經》有記載“陽氣盡則臥,陰氣盡則寐”。中午的時候陽氣最盛,而陰氣最弱,需要通過休息來調和。並且,睡午覺對人下午的工作和學習很有幫助,能夠讓你精神狀態更佳,從而不那麼容易困。

晚上養生:放鬆身心

人到中年進入“養壽期”,晨起做好4事,睡前不做3事,與長壽有緣

到了晚上,人們經歷了一天的忙碌勞累,人的精力和體力都消耗了不少,因此晚上養生的方式就應當是放鬆身心,享受晚上安靜不被打擾的生活,享受個人時間。

放鬆身心,能夠讓人釋放壓力,能夠便於入眠,提高睡眠質量,能夠讓你以更好的狀態迎接明天嶄新的一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