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记忆」济宁市>嘉祥县 南武山村


满硐乡南武山村位于嘉祥县城南15.8公里,满硐乡政府驻地北4.8公里,北依南武山。全村耕地387.5公顷,1046户,3978人。

南武山建村于宋代,因东靠曾子故里南武城,西临曾子祠墓,取曾子之父曾点的封爵莱芜侯为村名,称莱芜村。明嘉靖年间,曾子60代孙曾才英随族叔曾质粹从江西来山东嘉祥守曾子祠墓。曾质粹被封为翰林院五经博士居嘉祥县城,曾才英居莱芜村,因村北紧靠南武山,更名为南武山村。

南武山村是曾子庙、曾子墓和曾子书院所在地。

曾子庙位于村西,南武山之阳,是祭祀曾子的祠庙。初称忠孝祠。唐贞观三年《重修武城谱系》载,南武城“西北有忠孝祠,始建于周考王十五年(前425年)乙卯岁二月十五日。”其后修建情况不可考。明正统九年(1444年),嘉祥教谕温良“以兹庙倾圮,奏请修葺,诏赐俞允”,于次年重建,称宗圣公庙,以后又多次重修。明嘉靖后改称宗圣曾子庙。明清之际对曾子庙墓多次重修、维修。2003年曾宪梓先生捐资重修后焕燃一新。

曾子庙为古代官式建筑群体,明代建筑风格。坐北朝南,占地面积29808平方米。建筑布局分左、中、右三路,前后共五进院落。主体建筑宗圣殿位于中轴线中部,共有殿、庑、堂、亭等各式建筑物30余座,80余间。庙内还保存古柏350棵,明、清等碑刻20余座。1992年公布为第二批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三坊是曾子庙大门外的三座附属建筑。中坊正对曾子庙大门,上镌“宗圣庙”三个楷书大字,坊前是一座高大砖砌照壁。其他两座石坊东西相对,东坊镌“三省自治”,西坊镌“一贯心传”,均用楷书写成。

宗圣门,是曾庙的大门。为三间悬山式建筑,门扉六扇,绿瓦覆顶。景胜门、育英门位于第一进院落两侧,东西相对,东为景胜门,西为育英门,二门形制同为三开间悬山式建筑,灰瓦覆顶,门扉两扇。门内侧各有硬山式厢房三间。涌泉井位于第一进院落东侧,为纪念曾子事亲至孝而建。明万历碑位于涌泉井北部,建造于明万历七年(1579年),记载重修曾子庙经过。碑有亭,称万历碑亭,重檐歇山。

戟门、慎独门、咏归门是第二进院落并列的三座大门。戟门位于曾子庙中轴线上,是曾子庙的第二道门,也是通向主体建筑宗圣殿院的大门。为三间悬山式。慎独门位于戟门的东边,是东路三省堂院的大门。咏归门位于戟门的西边,是西路莱芜侯祠院的大门。

宗圣殿位于第二进院落,是曾子庙的主体建筑,重檐回廊歇山式。大殿面阔7间,进深5楹。殿周回廊22根水磨石柱和殿中24根木柱擎托梁坊。前后共24扇门窗。殿门上方悬挂雍正皇帝亲题“道传一贯”木匾。大殿正中神龛中祀曾子彩色塑像,两侧神龛中有述圣子思子、亚圣孟子从祀。殿前附建月台,整座大殿气势雄浑,巍峨壮观。

乾隆御碑位于宗圣殿的正前方,碑文“宗圣曾子赞”为乾隆皇帝亲书,高度评价了曾子。碑亭是两檬攒尖式建筑,黄瓦覆顶。

东、西庑位于宗圣殿两侧,东西相对,为宗圣殿享殿,皆为五间硬山式建筑,祀曾子弟子10人及儿子曾元、曾申等。寝殿在宗圣殿后面,为五间单檐歇山式建筑,殿中原祀曾子及夫人公羊氏塑像。三省堂在东跨院内,与宗圣殿平行。为五间悬山式建筑。堂后依次为斋居所、庖厨、马厩,皆为三开间硬山式。

莱芜侯殿是祭祀曾子之父曾点的专祠,位于宗圣殿的西侧,始建于明正统十年(1445年),为五间单檐歇山式建筑,顶覆绿瓦,殿中祀曾点塑像。报功祠、崇德祠为莱芜侯殿享殿,东西相对,同为硬山式,各三间。东为报功祠,祀历代对曾子林庙有功的官员;西为崇德祠,祀已故德高的曾氏翰林院五经博士。莱芜侯寝殿位于莱芜侯殿的后面,原祀曾点及其夫人上官氏的塑像。

曾子墓位于村西元寨山下,东北距曾子庙500米。唐贞观《重修武城谱系》记南武城“西有曾子墓”。明天顺四年(1460年)重建,《宗圣公庙碑记》也有庙“西南有曾子墓”的记载。敕修曾子墓始于明成化初年。时山东守臣上言:“嘉祥县南武山西南,元寨山之东麓,有渔者陷入穴中,得悬棺,碣曰:曾参之墓”。明宪宗下诏修建,后又多次重修。曾子墓林院坐北朝南,占地10余亩。四周围以红色墙垣,林门题“宗圣公之墓”。林门前路旁有石人、石马、石猪、石羊。林内中门一座,额“宗圣林”。曾子墓高9米,周围长92米。墓前双碑,前碑为清康熙十九年(1680年)立,后碑为明嘉靖三十五年(1556年)立。墓碑前飨堂3间,东配斋房3间,西配更衣所3间。1985年,济宁市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曾子书院位于村西、曾子庙东,相传原为曾子读书处,始建年代不详。明于慎行《兖州府志?学校志》载,“考元时吴氏墓碑有东至曾子书院之文,岁久遗址不存。”


「乡村记忆」济宁市>嘉祥县 南武山村


「乡村记忆」济宁市>嘉祥县 南武山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