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憶:太行深處尋忠骨

井陘仙台山與山西交界,地處太行深處。抗戰時期,井陘(路北)抗日縣政府就建在仙台山下,許多游擊隊員浴血抗擊日冠壯烈犧牲,獻出了寶貴的生命。1943年,井陘石甕村抗日村長欒淮,被捕後壯烈獻身。30年後,兩位生前好友巧合,找到欒淮忠骨並運回原籍,成為當地一大奇聞。

追憶:太行深處尋忠骨

抗日村長英勇捐軀

井陘縣石甕村欒淮,1938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40年時任抗日村長。1942年冬,和民兵埋設自制地雷,不慎將右腿炸傷,民兵把他送到附近的小寺村治療。小寺村山高林密易於隱蔽,被稱作後方療養院,供八路軍和游擊隊傷員養傷。不料,駐紮在山西盂縣的日寇,1943年的一天,翻山越嶺襲擊了小寺村,搜捕八路軍傷員,當場槍殺了正在轉移中的多名傷員,最後將抗日村長欒淮,八路軍傷員傅雙驢,及路過村民範鐵旦三人,押回山西盂縣縣城。把三人捆在一座廟門前的石獅子上,嚴刑拷打,不久被日軍殺害。

三個兒子五次探訪

自從丈夫欒淮被日寇抓走後,石甕村的許風蘭隻身養育著三個兒子,見人就問說話就哭,幾年下來久尋無果。解放後,欒淮的三個兒子欒金保、欒銀保、欒元保都長大了。他們對母親立下誓言:要千方百計找到父親,活要見人,死要見骨。幾年裡三個兒子曾五次到盂縣相關部門查尋都毫無結果,後來又改變思路,到民間訪問,終於得到一條線索,山西盂縣羅坪村民武成孩講:1943年,他被日冠抓到縣城,和三位從仙台山抓來的人關在一起,其中有一位腿傷的很嚴重,走路時連拖帶拉,被審問時啥也不說,骨氣真硬,被打的很慘,後來,日冠把三個人殺死在縣城大王廟門口,人埋在那裡,無法知道。

兩位生死夥伴,時刻惦記

欒淮當村長時,有兩位生死之交的夥伴,都是在抗日鬥爭中結下深厚友情。一位是小寺村的許計生,得知欒淮被日冠抓走,忍無可忍,1943年參加了八路軍南征北戰,解放後轉業到盂縣糧食局。另一位是小裡巖村的許振,百團大戰時抬擔架送軍糧,是傑出的支前模範,後隨八路軍部隊攻打榆次、太原,屢立戰功,解放後任山西省總工會勞工部長。許計生和許振都在山西工作,偶爾相逢時,就一起沉痛回憶欒淮,深深惦記著欒淮忠骨的下落。

建糧庫意外發現證物

1972年,是欒淮犧牲後的第30年。許計生所在的糧食局,在盂縣原大王廟附近興建一座大型糧庫。破土動工時,幹活的民工一聲驚叫,在現場挖出數具完整的遺骨,幹活的人紛紛躲避。許計生也在現場,他看到遺骨後若有所思,立即跳下土坑,仔細觀察,突然發現:遺骨旁邊放著一個銅菸袋鍋和小銅菸嘴。許計生楞住了,他回憶起來,1942年春天,在小寺村刨山地時,他刨出一個小銅菸袋鍋,吳太鎖刨出一個小銅菸嘴,兩人用仙台山特有的“六道木”(長有6道木紋)做成煙桿,把刨出來的菸袋鍋和菸嘴連接在一起,製成一個旱菸袋送給欒淮,當時欒淮左看右看愛不釋手,當即用它吸了一鍋旱菸呢。想到這,許計生迅速打電話通知許振。許計生打完電話,又是一楞,許振不在太原,正在盂縣大洪溝村下鄉。許振趕到現場,仔細觀看一具遺骨的右大腿上,還有當年被地雷炸傷的裂紋,更加確認,此人就是欒淮。

忠骨迴歸故里

當欒金保、欒銀保、欒元保三兄弟把父親遺骨運回石甕村後,母親許風蘭仔細看完遺骨清晰的牙齒特徵,及銅旱菸袋這件證物後,已經泣不成聲。當年村裡當過民兵的老人們都來看望抗日村長欒淮,被驚動的周圍村民,都咬牙切齒的痛斥當年日軍的暴行。

一個旱菸袋成為線索,兩位生前夥伴離奇巧合確認身份,抗日村長忠骨30年後迴歸故鄉。後來,這段真實的歷史傳奇被錄入了《辛莊鄉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