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4年,給河北八路軍帶來了3.2萬噸麵粉的“南款北調”是咋回事?

縱談古今,深挖您所不知道的河北歷史,大家好,我是“青史君”,歡迎關注“青史觀”,每天為您帶來新鮮、有趣、乾貨滿滿的歷史故事。


今天,我們為您聊的是發生在1944年的“南款北調”事件。


1944年,給河北八路軍帶來了3.2萬噸麵粉的“南款北調”是咋回事?

晉冀魯豫邊區政府舊址


諸位知道,在抗戰時期的八路軍自籌軍需,條件很艱苦,加上當時日偽勢力對根據地的封鎖,讓物資籌集變得非常困難。在這種情況下,跨越河北、河南、山東、山西四省的晉冀魯豫邊區也想方設法派出了幹部前往外地進行物資籌集。


當時,邊區政府派到了天津、山西太谷以及蘇北地區,這裡由共產黨的底下幹部負責,以開貨棧、商行等機構為掩護,一邊輸送情報,另一邊也加緊採購各類物資並往晉冀魯豫邊區運輸。


1944年,給河北八路軍帶來了3.2萬噸麵粉的“南款北調”是咋回事?

彭德懷元帥


特別是在蘇北的曲介甫等,到了蘇北地區後和新四軍總部接頭,以秘密路線的形式將邊區緊缺的物資運輸過去。而在1943-1944年期間,還有過一次“南幣北運”活動。


1943年的時候,河北河南地域的八路軍急需接收從新四軍方面轉的一批款項和物資。當時的彭德懷副總司令和滕代遠參謀長親自給晉冀魯豫邊區的工商總局王興讓局長安排了這次任務,要他親自負責。


1944年,給河北八路軍帶來了3.2萬噸麵粉的“南款北調”是咋回事?

滕代遠


這次任務的艱鉅程度可想而知,江南和華北太行山相距千里,要通過國統區、敵偽區,稍有不慎就將面臨很大危險。為了保障這筆錢能按時到達邊區,王興讓(1913年出生,遼寧丹東人,曾任冀南銀行行長等職務)局長親自主抓安排,徹夜不眠。從1943年夏秋季節開始,一直到1944年10月,他先後組織了近百人參與這次南款北調行動。


1944年,給河北八路軍帶來了3.2萬噸麵粉的“南款北調”是咋回事?

當時冀南銀行發行的貨幣


這路上的艱辛可想而知,為了保障這批錢款順利抵達,地下黨更是通過託關係、找暗線、走密道等多種方式,分批次按時送來了各類錢款和部分物資。根據事後統計,這筆錢足夠購買40斤裝的麵粉160萬袋。這些錢和物資對於正處在抗戰前線、物資極端短缺的河北、河南等地八路軍來說無異於雪中送炭。當年,滕代遠參謀長的夫人、河北武邑籍八路軍前總情報處科長林一也親自參與了這件事。


1944年,給河北八路軍帶來了3.2萬噸麵粉的“南款北調”是咋回事?

林一和滕代遠夫婦


除了上述的這些物資運輸外,包括河北磁縣在內的廣大地區,還在本地革命幹部的帶動下發動愛國商人,前往敵佔區購買物資,並組織挑夫、騾馬將這些物資源源不斷地運輸到129師司令部和前線的各個部隊。


這件事,是河北人民在艱苦卓絕的鬥爭中艱苦作戰的一部分,今天看來依然是一頁光輝的歷史。


1944年,給河北八路軍帶來了3.2萬噸麵粉的“南款北調”是咋回事?

抗戰時期的八路軍戰士

好了,今天我們的故事就說完了,歡迎關注我們下次發佈的文章。您也可以留言來說您想聽的故事,想了解的歷史,我們儘量滿足您的要求,講給您聽。


本號已與“維權騎士”簽約,本號內文章未經許可,嚴禁轉載、抄襲,違者必究!請您文明評論,杜絕謾罵、攻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