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服骑射的赵武灵王一世英名,最后怎么会悲惨的饿死在沙丘?

胡服骑射的赵武灵王一世英名,最后怎么会悲惨的饿死在沙丘?

赵武灵王,名字见赵雍,战国时期赵国国君,赵肃侯赵语的儿子。为了增强国力,打败林胡等游牧民族,他推行了“胡服骑射”政策,对于当时赵国乃至以后中国社会的发展都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赵国与林胡、楼烦、东胡、义渠、空同、中山等游牧民族国家接壤,国民中有大量的胡人和胡人后裔,胡人文化在赵国也是根深蒂固的。由于赵国的游牧文明占很大一部分比重,赵武灵王适应客观情况,大力提倡胡化是符合实际的,也是提高战力的最快、最方便的捷径。

为了更好的推行胡服骑射,赵武灵王说服了他的叔叔公子成,让他带头穿上胡服。然后有制定出严厉的制度,对不改变胡服骑射的人进行惩罚,双管齐下,使胡服骑射很快就在赵国推行开来,使赵国军队的战斗力大大加强。

就这样一个雄才大略的国君却因没有做好继承人的安排而引发赵国内乱,最后悲惨的被饿死在沙丘。

赵武灵王本来立得是公子章为太子,后来到晚年,又喜欢上一个美女吴娃。吴娃为他生下了公子何。由于特别喜欢吴娃,受不了吴娃的枕边风,于是赵武灵王就废掉公子章,而立何为太子为新王,自己则称为主父。

后来吴娃去世了,他又想起了大儿子的好,看见大儿子向小儿子跪拜时就觉得很伤心,就想了个主意,想把代郡分给大儿子公子章,也立他为王。谁知道小儿子公子何不同意。

赵武灵王把这个消息告诉了大儿子公子章,公子章愤怒了,但是他一直隐忍不发,终于,机会来了。

赵武灵王率领两个儿子北巡,在一个叫沙丘(河北邢台)的地方,公子章借口请公子何到父亲的宫里吃饭,想借机杀死公子何。谁知公子何有个忠心的大臣肥义代替公子何赴宴,结果只杀了肥义。公子何听到消息后,就派公子成(他的叔叔)和李兑去宫里杀掉公子章,两人率兵进宫,不顾赵武灵王的阻拦,杀掉了公子章。因为害怕赵武灵王事后算账,两人密谋,赶出了宫里的所有人,只留下赵武灵王一人。三个月后,连鸟蛋都吃光的赵武灵王终于被饿死在沙丘。

一代英雄只因没有搞好家庭资源的分配,使两个儿子反目成仇,同室操戈,最后连自己也搭上了性命。可悲可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