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苏德的最后决战

第二次世界大战进行到1945年4月,可以说是大势已定。在南欧,意大利早已投降,只有德军元帅凯塞林率军在意大利北部地区和盟军顽强对峙;德国本土也已支离破碎,东线苏联红军全面攻过维斯瓦河和奥得河,正向德国首都柏林迅速挺进;西线美英盟军攻破了齐格菲防线,跨过莱茵河,全歼了德军西线最大的B集团军群,德军中仅存的最能打的陆军元帅莫德尔也自杀身亡。德国已是山穷水尽,首都柏林面临被苏联红军和美英盟军形成东西合围之势;在亚洲,美军已在攻打日本外岛冲绳,进攻本土也是早晚的事,法西斯轴心国已是土崩瓦解。


二战苏德的最后决战


这时,谁先攻占德国首都柏林,已不是一个军事问题,而成了一个政治问题。英美和苏联都明白,在这场战争中,谁的军队打到哪里,谁就将在战后对这些地区拥有支配权,政治制度就推进到哪里,所以双方都尽量想多占些土地。为此,美、英、苏三巨头还特地在苏联小城雅尔塔召开会议,对战后的势力范围进行了分配。然而,对于德国首都柏林,双方都打着小算盘。对于苏联来说,卫国战争打到今天,伤亡了几千万人的生命,不最后拿下柏林消灭第三帝国,那是绝对不肯的。对于英美来说,掌握住了柏林,也就掌握住了德国,可以有效地遏制苏联在战后的扩张。从军事上看,苏联红军离柏林有100多公里,而美英盟军离柏林还有400多公里,形势对苏联有利。著名美军战将巴顿强烈要求首先攻下柏林,为此甚至不惜与苏联红军开战。经过全面地考虑,盟军统帅艾森豪威尔致电苏联领袖斯大林,决定将攻取柏林的光荣让与苏联红军。这是因为一来盟军确实离得较远,对柏林鞭长莫及;二来德军在柏林布置了重兵,真要攻打恐怕得付出几十万人的伤亡,这在战争已必胜的形势下是很不划算的。就算是希特勒肯把柏林交给盟军,艾森豪威尔却也不敢冒险和德国单独媾和而得罪苏联人。美国人的算盘打得够精的,不过,伤亡对于苏联人来说算不了什么,他们要的是荣誉,是胜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