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鄉印象之山棗嶺

在仙源,有一個環山而建、圍田而居的村落,

這裡的山不高不低,朝九的旭日,晚五的餘暉,一天之中最好的陽光不遮不擋的照耀出了生機勃勃;

這裡的水不急不緩,北來的清泉,南往的溪流,一河之中最好的水份不絕不息的滋潤出了禾木蒼蒼;

這裡的人不爭不搶,樸素的長輩,勤儉的兒孫,一世之中最好的傳承不驕不躁的教導出了人才濟濟。

這就是山棗嶺,一個不甘落寞的翠綠莊園!

家鄉印象之山棗嶺


▲山棗風景1

山棗嶺,位於仙源鄉東南方向,曾經是個單獨的行政村,它左鄰新市村、右靠雙溪村,是連接兩地的主要樞紐。幾年前,山棗嶺併入新市村,但山棗人心理上還不太願意接受的,他們對仙源老表們總還是說自己是山棗人,而極少說是新市人。

家鄉印象之山棗嶺


▲山棗風景2

山棗嶺,以前也是有一所小學的,它就那麼幹脆的矗立在田野之中,朗朗的讀書聲從樹梢、從禾尖,伴著輕柔的微風傳過馬路,再傳到了我們的腦海,化作了永恆的記憶。我讀書的那段時光,班裡只十來個學生,每天中午都是從家裡帶飯到學校吃,有時候還帶著弟弟妹妹一起上課,每天最興奮的時候,莫過於中午下課大家坐在一起吃飯,還有騎著爸爸的老二八自行車在操場練習,摔跤,再練習。記得學校旁邊有一顆雞腳叉樹,冬天的時候,總想著和同學們到樹底下搜尋這一年一度的零食美味。

家鄉印象之山棗嶺


▲山棗小學1

學校不遠處有一條大河,記憶中有過冬季大雪,雪沒膝蓋,春季發大水,水漫石橋,甚至撲到教室來,學生老師都捲起褲腳,課是上不成了,只聽得笑聲嬉鬧聲同著水聲飄向了遠方。四年級的時候,因為山棗村合併到新市村,學生們也改到新市小學去了,從那以後,山棗小學再也沒能傳出讀書聲。後來的十幾年,聽說那裡做過廠房,也被人租住過,操場也成為了駕校練車場地。不過偶爾想起,三五成群的我們,也會到熟悉的地方去掰扯舊日的時光。

家鄉印象之山棗嶺


▲山棗小學2

說起山棗嶺,好多人都有個疑問:也不見那邊有成片成山的棗樹啊,怎麼就選了這麼個名稱呢?其實,很久以前,山棗確實是有這麼片棗林的,李姓先祖遷居到此以後,就以山棗嶺稱之,如今棗林已經不見,山棗嶺這個名稱卻沿用至今。棗林沒有了,但老輩的山棗人家總種著那麼幾株棗樹。稻子成熟的時候,紅棗和梨也差不多熟了,小時候就是嘴饞,哪裡有吃的就撲在哪裡了,爺爺家門口的紅棗樹也不知被我們折騰了多少回了。

家鄉印象之山棗嶺


▲山棗美食1

家鄉還有一種酸棗,記得小時候,就有人笑稱我們是“酸棗”來的。而我要跟你說實話,山棗的酸棗真真是最酸的,酸到你爽歪歪,就是這樣酸,但是很多人喜歡吃,特別是製成酸棗皮。酸棗皮,也能體現一個家庭的文化,如果在哪家能吃到自制的美味酸棗皮,這家必有一個賢妻良母,並且還會有茄子幹,楊梅乾,苦瓜乾,菜乾,等等一系列的美食。

家鄉印象之山棗嶺


▲山棗美食2

如今,身在他鄉,常常想起回家的路,路有千千條,萬載縣城可乘坐到雙溪的班車,經停山棗;也可以乘坐經過新市的車,在新市街上下車,新市往東拐個彎往前再步行不到一公里就到山棗地界了;萬載自駕則可以從三興經過茭湖和雙溪,進入山棗,湖南長沙可以坐大巴大雙橋或者萬載轉車,也可以坐到張坊走株木橋等等。記憶深刻的一次回家是2008年冬萬中放寒假的那天,正好是大雪,學校不允許留宿,我們坐班車班車只能到雙橋,因為路上都是冰雪,不能通車,我們幾個從雙橋,走路經過西江、樂坪,徒步回到家,經過寒福垇的那一段,由於積雪太厚,走路不穩,基本是爬坡前行的,從雙橋到山棗,走了5個多小時,回到家後,腳痛了一個多星期,不過從那以後,就再也沒有下過那麼大的雪了,也沒有走過那麼長的路。

家鄉印象之山棗嶺


▲山棗風景3

關於家鄉的回憶總是很多,回憶裡總摻雜著那些美妙的印象,我想大家都是這樣吧,寫到最後,希望山棗越來越好,家鄉越來越美!

詳細地址:江西省宜春市萬載縣仙源鄉山棗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