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论语丨不能任由企业“996”

最近,程序员界发生了一件事,有人在代码托管平台GitHub上发起了一个名为“996.ICU”的项目,以此抵制互联网公司的996工作制。“996.ICU”意为“工作996,生病ICU”,“996”是指早9点上班、晚9点下班,每周工作6天。目前有40多家互联网公司被指实行996工作制,华为、阿里巴巴、蚂蚁金服、京东、58同城等知名企业也“上榜”。

关于“996工作制”的争议由来已久。2016年就有互联网公司被曝实行全员996工作制,其CEO受到员工声讨,后来企业回应称“996”并非强制。今年临近春节时,又有互联网公司被曝在年会上宣布将实行996工作制,随后企业表示,“996”不是明文规定。尽管被曝光之后,相关企业往往有所辩解,但从现实状况来看,互联网行业确是“996”的重灾区。“996”此次遭遇的抵制,说明程序员们的疲劳和不满已经达到了一个极点,不管是行业整体还是具体到相关企业,都有必要正视这一问题。

无论哪一行业,劳动者的休息权是合法权益,必须得到保障。《劳动法》规定,“国家实行劳动者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八小时、平均每周工作时间不超过四十四小时的工时制度。”企业若要实行其他工作和休息办法,需经劳动行政部门批准。关于加班,《劳动法》规定,用人单位“经与工会和劳动者协商后可以延长工作时间”,“一般每日不得超过一小时”,即使有特殊原因,也是“每日不得超过三小时”、“每月不得超过三十六小时”。996工作制突破了法律规定的加班时间上限,显然已涉嫌违法。

很多企业宣称,自己实行的是“弹性工作制”,员工可以自主选择工作的具体时间安排,但有程序员表示,按照被委派的任务和时间节点,不加班根本做不完。有的企业不仅“鼓励”员工超时加班,而且不给加班费,涉嫌双重违法。通过“996”,还能让受不了的员工自己走人,达到变相裁员的目的。值得警惕的是,一些企业把压榨员工的做法包装成“奋斗”“拼搏”,使员工不得不接受。

超时加班,不只在互联网行业多见,其他行业也有。有关部门要加大监察查处力度,保证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不能任由企业“996”。

纪玉/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