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告!過度用手機,未老眼先花!

隨著智能手機的普及

現在不僅用它的人越來越多

上癮的人也越來越多了

警告!過度用手機,未老眼先花!


甚至在百度百科都出現了一個叫“手機上癮症”的詞條



警告!過度用手機,未老眼先花!


每天手癢就想刷手機

吃飯刷手機



警告!過度用手機,未老眼先花!


睡覺前刷手機

起床後第一件事也是刷手機

簡直就跟有癮一樣

根本忍不住



警告!過度用手機,未老眼先花!



在長期使用智能手機的年輕人中,已越來越多地出現了一種叫“手機老花眼”的眼疾。日本一家調查公司一項以20-30歲的使用者為對象(男女500人)的調查發現,“有手機老花眼感覺”的手機使用者約佔四成,表明年輕人出現老花眼樣症狀者正在劇增。


警告!過度用手機,未老眼先花!



在我國,老花眼人群同樣呈現出年輕化的趨勢,過度用眼及長時間看手機、電腦,令不少40歲出頭的人群“未老眼先衰”。各大醫院眼科門診中,有越來越多30多歲的老花眼患者就診求醫。長時間使用手機引起的用眼過度是造成老花眼症狀過早出現的主要原因。

由於近距離凝視手機屏幕時眼睛內部肌肉處於緊繃狀態,遠近調節功能下降,繼而會引發近距離視物模糊、對焦困難等症狀。長久下去還將導致視力下降,尤其是眼睛尚未發育成熟的兒童需要特別注意。

其實“花眼”主要還是與年齡密切相關。年輕時,人們的晶狀體(視物的調節器官)柔軟且富有彈性,有很強的看近看遠的調節能力。隨年齡增長,晶狀體漸漸老化,調節能力變弱,看近時易出現視覺模糊,好像是“霧裡看花”。

但現在一些不足40歲的人也會提前花眼,其原因主要有兩點:一是長期用眼過度,像電腦工程師、網絡編輯、會計、微商等行業人員,需長時間看電腦、手機以及電視屏幕,容易出現視疲勞,眼的調節能力降低,久而久之則會“視近模糊”;二是年輕時已經有一些遠視的人,這類人更容易出現“少花眼”。因為本身遠視的人,看近物時比其他人要動用更多的調節力,更容易出現視疲勞。


警告!過度用手機,未老眼先花!



“少花眼”是針對年齡不足40歲的人來說的,當看近處的事物一小時就會出現視物模糊的現象,另外伴隨著眼睛痠痛、眼脹,提示可能已經存在這個問題了。

但這時的視力下降其實有一個過渡期,因為晶狀體的老化是有一個過程的,所以不要直接去眼鏡店配鏡,更不要隨便購買地攤上的老花鏡。


警告!過度用手機,未老眼先花!



對老花眼的認識誤區

人們對老花眼的認識普遍存在較大誤區,“近視老花會抵消”、“放大鏡可以代替老花鏡”、“老花鏡沒有度數”等,都是關於老花的常見錯誤觀點。

  • 近視和老花不能抵消

近視和老花在病理上不同,近視是由於屈光不正,而老花是晶狀體退化和失去彈性,臨床表現上,近視患者的老花會比普通患者稍輕,但這種“減緩”的程度相當有限。嚴重的近視和老花併發患者在讀書時要使用老花眼鏡,而看遠處時要使用近視眼鏡,比普通的老花患者更不方便。

  • 放大鏡不可替代老花鏡

用放大鏡替代老花鏡來讀書看報,這一行為存在極大的危害,老花眼鏡也有度數之分,初期老花患者度數大約為100度到150度,而放大鏡相當於1000甚至2000度的老花鏡。老花患者還是應該選擇老花眼鏡,在保證視物清晰的同時還可以延緩老花加深。


警告!過度用手機,未老眼先花!


如何正確防治老花眼?

手機老花眼症狀的加重會引起頭部和肩頸疼痛,嚴重時甚至還會導致自律神經失調。雖然市面上各類產品五花八門,但都沒有達到根本性治療的效果。預防手機老花眼,還需從控制手機使用時間做起。縮短用眼時間,讓眼睛多休息,以減緩睫狀肌疲勞等方式延緩老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