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严”自主招生来了!三个影响不可不知

“史上最严”自主招生来了!三个影响不可不知

来了,来了,“史上最严”自主招生来了!


从今年起,高校自主招生人数迅猛的增长态势可能要戛然而止。


有统计显示,从2015年到2018年,自主招生报名人次从16万迅速攀升到83万,这一数字几乎占到全国高考人数的1/10。


受政策影响,今年自主招生人数将大幅减少,自主招生“独木桥”将略显拥挤。


那么,今年自主招生政策究竟“严”在哪里?将会给学子升学带来哪些影响?

“史上最严”自主招生来了!三个影响不可不知

变化一:招生数量明显减少大部分院校缩减近一半自主招生名额

目前,除了北京林业大学招生名额仍为170人较去年没有变化外,其他院校都有缩减,大部分院校缩减了近一半的自主招生名额

比如,武汉大学今年计划为192人,去年计划为350人,减少了158人;

中南大学今年计划招生120人,比去年减少近300人;

中国传媒大学今年计划103人,比去年减少37人。

不仅如此,清华、武大、厦大等多所高校还取消了部分文史类专业,或是在招生计划中削减了相关文科专业的招生数量。

“史上最严”自主招生来了!三个影响不可不知

变化二:降低优惠分数政策最多降20分优惠成为上限

以往院校最低优惠能够降到一本线以下20分或更多,但目前来看最多降20分的优惠成为上限。

清华大学、武汉大学和厦门大学等多所高校都按此设置。清华大学明确,自主招生认定的优惠降分一般不超过20分。

“史上最严”自主招生来了!三个影响不可不知

厦门大学规定考生高考成绩需达到厦大在生源所在省份省级招生部门提供的模拟投档线下20分以内,不低于生源所在省份第一批次本科录取控制分数线。

变化三:论文和奖项重要性降低论文专利不得作为申报材料

从报名门槛来看,在今年各个高校招生简章中,权威性高、公信力强的学科竞赛成为不少高校的“标配”。

目前,除了中国政法大学外,其他高校去年报考条件的“论文、省三奖项”,今年基本都变成了“奥赛省一奖项”,部分高校对单科成绩、文科类竞赛奖项都无提及。

目前,已公布的招生简章中几乎都明确提到了“论文专利不得作为申报材料”

变化四:体质测试纳入考核部分高校对不合格者“一票否决”

从考试内容和形式看,体质测试也成为众多高校考核内容

譬如,南京大学体测项目为50米跑、立定跳远。苏州大学在面试环节增设了体测,测试项目为100米。

各校体质测试的项目和评价标准各不相同,部分学校仅将体测成绩作为录取参考;部分学校将体测成绩纳入总分;也有不少学校对体测不合格学生“一票否决”。

这三个影响不可不知


自主招生竞争将更加激烈

有关专家表示,今年很多高校都缩减了自主招生规模。坑少了,萝卜可能更多。因此,自主招生竞争将更加激烈。

但是对各校来说,总体招生规模并没有缩减,考生们仍然可以通过统招和其他测试方式入学。


自主招生透明度和公平性提高

目前,有资格进行自主招生的学校,基本都是名校。尽管名额很少,但机会却是千金难买。

过去,由于自主招生不唯分数论英雄,高校有很大的自主权,容易滋生各种问题。

此次压缩招生规模、压减优惠分值以及明确论文专利不得作为申报材料,有助于招生工作的公平和透明。


倒逼学校专业特色建设

教育部要求“高校要根据学科特色,从选拔具有相关学科特长、创新潜质学生的角度出发,科学确定自主招生专业,原则上以基础学科和特色学科专业为主。”这就意味着,高校要从摊大饼式的学科思路回归到特色和强势学科建设上来

另一方面,新高考改革也在倒逼高等教育改革,推动高校建立起各具特色的招生综合评价体系,从而为未来高校探索特色化办学提供条件。

寒窗书剑十年苦,指望蟾宫折桂枝。

自主招生政策的变化,影响着数十万学子和他们背后的千千万万家庭。如果你看到这篇文章,请一定把它转给你周围需要它的亲友。

来源│经济日报

审核│冯金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