腫瘤手術後肋骨出現傷口 醫生用組合療法促痊癒

王甦 高軍震 龍頭新聞記者 徐日明

一老人在惡性腫瘤手術後進行放射性治療,結果出現胸壁潰瘍,而且久治不愈。哈爾濱市第五醫院慢性創面修復科醫生利用多種治療技術相結合,成功使患者痊癒。

韓女士今年68歲,半年前進行了乳癌根治術,術後進行常規放射治療。可是沒過多長時間,韓女士發現左側肋骨處出現了一個小口,一開始沒有太注意,但是隨著放射治療的進行,左側肋骨處的傷口越來越大,並且有大量的膿液流出。韓女士來到當地醫院進行治療,但是多次治療後患處並沒有好轉的跡象。

隨後,韓女士來到哈爾濱市第五醫院慢性創面修復科進行治療,慢性創面修復科主任楊心波為韓女士進行了檢查,發現韓女士左胸壁有一個25cm×10cm的缺損創面,潰瘍表面汙穢瘢痕及機化組織生長,竇道延及腋後壁。楊心波主任詢問了韓女士的既往病史,併為其進行了創面的細菌培養,結果顯示韓女士的創面分別有金葡菌、表皮葡萄球菌、綠膿桿菌生長。

楊心波根據韓女士的病情為其進行了創面擴創、去除無生機皮膚、創基瘢痕及機化組織、竇道給予充分暴露,放置負壓治療。5天后肉芽組織生長良好,楊心波主任又為其進行了自體皮移植術,術後創面完全癒合,並未再出現破潰。

據楊心波介紹,患者是在進行了乳癌根治術後進行常規放射治療時胸壁出現破潰,主要原因是患者在進行了乳癌根治術後進行化療、放療,胸部局部組織細胞代謝嚴重障礙,在乳房組織切除後,肋骨上肌肉組織較少,肉芽組織不易生長。再加上患者年齡比較大,還有合併糖尿病的情況,自體癒合能力相對較差,所以在出現小部分的破潰後不能及時癒合。

醫生提醒,如果病人有糖尿病病史,出現局部破潰後要及時治療並定期觀察患處的癒合情況,以免患處不及時癒合導致破潰處擴大並導致感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