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止小学、初中、高中教师补课后,谁才是最大的赢家?

小mi先生


谈谈我孩子的真实经历。我孩子今年读高一,英语成绩差点,于是我联合了班里的几个有补课意向的家长找到孩子的带课老师,请求老师给孩子补课。可是好景不长,教育局查在职老师在外有偿补课,几个老师都不敢给孩子补课了。我们再三要求,但老师还是没有补课,但是孩子英语差呀,不补课高考要吃大亏。我只好在外面的补课机构给孩子补课,我们这是一个小县城,一学期15节课1800元,最后我给孩子报了数学、物理、英语三科,给了个优惠价5000元。

所以我觉得最大的赢家就是培训机构。由于禁止在职教师有偿补课使得原来在在职老师那儿补课的一部分学生转至培训机构,使其生源大增。由于生源增加而使补课价格猛涨,以我的孩子为例:去年初三每学期也就一千多点,今年开始在老师哪儿补课一学期也就1000左右,现在被迫来到补课机构一门课成了1800。

其次我认为赢家二是有钱人的孩子。一学期5000我是咬着牙给孩子补课的,我们县打工工资一般也就每月一千五六,如果一般的农民家庭孩子面对如此高昂的补课费只能望而却步。而有钱的人你就是一学期一万我也要补,这样无形之中,是穷人家的孩子处于劣势地位。

最后我要说教育部门不管处于什么目的禁止在职教师有偿补课,该补的孩子仍旧会补,不存在你说的减轻孩子学业负担之说;在职教师该怎样上课还是怎样上课,不存在你说的上课不讲补课讲。


桃子老师tz


我同学很多再在高中任教,暑假聊天听他们说,自从禁止在职老师补课后,在职教师都不敢再给学生补课了,在河北这边查的非常严,暑假的时候教育局就会派人去各个辅导机构去检查,检查有没有在职老师在那补课。所以说现在在机构补课的老师都不是学校的在职老师,个别机构打着在职教师的名号招揽学生。实际上课的老师都不是在职的老师,再说即使没有禁令,也没有在职老师在机构补课,在职老师又不缺生源,为什么去你辅导机构上课,让辅导机构抽大部分上课费?我同学在高中教课,禁令出现之前,每到暑假的时候就会自己单独开班儿,但是没有那么大的教室,他就会向培训机构借教室,给机构一部分占地费,培训机构也乐意他在培训机构那儿开班,为什么呢?因为这样可以吸引1对1的学生。

那谁才是最大的赢家?我认为有下面几个:

第1个赢家:辅导机构。由于禁令,原来在在职教师那补课的一部分生源没有老师敢给他补课了,但他们还时有补课需求,只能流向补课机构了,由于供求关系,补课机构价格猛涨,以我所在的河北地级市为例,对高三年级,辅导机构每小时收300元。这个价格大部分家庭都吃不消,所以我认为培训机构成为了最大的赢家。

第2个赢家:我认为是还在持续补课的学生。补课禁令出来之后。补课市场是有很大的影响,但想补课学生通过各种方法该补课还在补课,根本没有落下。这样补课的和不补课的学生之间就会产生很大的差距。所以说我认为第2个赢家就是还在补课的学生。

第3个赢家:线上辅导机构。随着禁令的出现,线下这种面对面补课方式风险非常大,在职老师是不敢在补课了,再者线上辅导突破了空间时间的限制,非常方便,收费还低,很多学生都转到线上电脑手机前补课了,现在线上辅导软件很多,例如作业帮、学霸君什么的,暑假期间有的班几十万人报名,所以说线上辅导机构也成了很大的赢家。


老彭谈教育


禁止学校教师补课后,最大的赢家就是各种培训班,辅导班。

就我们中山市来说,就一条人民路,辅导班多如牛毛。以前,我搞不明白为什么这么多人上培训和辅导中心?我孩子上学后,我算彻底明白了。一节课45分钟,全班50人,平均每人分不了1分钟。课堂上没认真听的,搞不明白的,回家家长辅导不了,补习社是最好的选择。

我有个朋友,她孩子上初二,她就很痴迷给她孩子补课。据我了解,她孩子从小学4年级开始语文,数学,英语,一直都在补课。有的课程是在辅导班,但英语是找学校的英语老师补的,每个星期到老师家里上一节课。老师也不是傻子,不是谁家的孩子都给补,给你孩子补课的前提是他和家长是相熟,觉得你是可信的,可靠的,不会到外面张扬。这年头,考上在编老师不容易,大家都很爱惜自已的羽毛。

别以为只有中小学的老师才会秘密地给补课,我朋友的女儿在一所公办幼儿园上学,每个周六都会带女儿到班主任家里学钢琴,45分钟200元一节课。朋友说班上好几个小朋友都是到老师家里学钢琴的。

相关文件是禁止老师有偿补课,但实现中能禁止得了吗?真的没有老师在校外给学生补课吗?有求必有供,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老师在辅导班上课,可能会遇上教育局严查,但在家里谁管得着呢?教育局还会查到家里吗?万一真的查到家,老师和家长双方矢口否认是有偿补课,找不到证据,教育局也没办法处理。所以我认为,所谓禁止小学、初中、高中教师补课的规定,家长们作为饭前茶后话题聊聊就可以了,不要真当回事。


唐家日记


一条禁令下来有人欢喜,有人愁。我觉得收益最大的是校外辅导机构。为什么这么认为呢,这是我在辅导班亲身感受到的。

记得我们那时哪有课外辅导,上初中时发现几个学生有校内老师辅导。后来越来越多,现在发展为不补课的已经少见了。高考在那里,中考在那里,小升初在那里,不补课怎么上好学校,难道让自己的孩子眼睁睁上职高吗?所以补课市场是越来越大的。这样的一条禁令能阻止学生补课吗?家长是不会同意的。那么这样的一条禁令之后,家长会怎么对待孩子的补课问题,市场会发生什么变化,从而对谁更有利。

我感受到的是家长对孩子的补课依然很疯狂,寻找一切途径给孩子补课。学校老师不能补课,就会去辅导班补课,去网上教学补课,请家教等等。我有朋友在学校教书了解到,很多家长还是依然请学校老师来给孩子补课。

那么学校老师就不敢补课了吗?确实如此,很多老师不会再给学生补课了,但还是有不少老师在家长的配合下偷偷的补课。这样的话,必然有不少学生转移到其他地方去补课。

那么首选就是校外辅导机构,确实这样,我在辅导班感受到了校外辅导机构受益特别大。之前我们经常去学校门口发传单,也引来不了多少家长咨询,这条禁令之后,来咨询的家长就越来越多了。之前我们辅导班收费:小学一对一190元/课时,还经常有打折优惠。后来每一个年级都有对应的价格,年级越高收费越多,在200~300元/课时。收费大涨!我觉得就是这样的禁令引起的市场价格上涨。

其实一般的辅导机构得益并不多,最多是要数大型辅导机构,上市公司。他们不仅有实体辅导班,还有很多网上教育辅导,APP。他们才是利益最大者,才是最大的赢家!

大家认为谁是最大的赢家呢?你在这条禁令之后是得益者,还是受害者,欢迎交流、评论。




徽乡小居


禁止中小学在职教师补课后,谁才是最大的赢家?

如果说以赚钱来衡量,显然是中小学在职教师的补课竞争对手是赢家。

道理很简单,一块蛋糕,本来两帮人吃,现在封了其中一帮人的口,不许吃了,蛋糕还是那么大,甚至还在增大,那剩下的一帮人当然吃得更痛快啦!

中小学在职教师的补课竞争对手也不是单一的,主要有4类:

其中占市场份额最多的是校外辅导机构,分合规的和不合规的,合规的大多已经做大做强,成了行业领军人物,他们的老板早就实现了财务自由。不合规的多是散兵游勇,打一枪换一个地方,捞一把就走的,也是本轮规范校外培训机构的重点。他们也不怕取缔,今天在A地被查处了,明天在B地又换个马甲出来了,就像地鼠,打而不绝;

第二类是一部分大学教师,他们也开始插足中小学生的家教市场,有的进场早的,已经成功地分了一杯羹,赚到了第一桶金;

第三类是中小学退休教师(含提前退休),他们在家里办个小辅导班,每次十个人以内,每周一到五晚上辅导,双休日再搞个几轮,钱也是挣到不少,就是身体恐怕有些吃力;

第四类是大学毕业生,尚未谋职成功的,他们会采用上门搞一对一家教的方式,来挣个生活费。

但如果不以赚钱来判断,最大的赢家应该是禁止中小学教师有偿补课的教育行政机构。

从教育部到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因为他们的禁令得以实施,对上对下都有了交待。在这个过程中,只有减负成绩,没有其他损失。

除此之外,再无赢家,都是输家。

学生家长会花更多的钱把孩子送去补课,而补课的不是了解孩子们情况的老师;孩子们并没有因为不许老师补课就解脱了,补课班照样一个接一个,而家长花的钱越多,越会逼他们出成绩,孩子们就越辛苦;在职中小学教师虽然人轻松了,心却更累了,生活压力一点没减,靠知识创造财富的路却被堵死了,他们郁闷,他们想不通,他们不知道自己错在哪里。

有人说,成绩差不补课的孩子,家里穷补不起课的孩子是赢家,其实,这样的孩子在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里多半已经输掉了未来。

补课不从减少需求入手,而从减少供给入手,结果会怎样,大家有目共睹。


剑客谈教育


据我了解,还是教师是最大赢家。

一是,已经明令禁止了,但大多数教师还在家中暗暗的为孩子们补课。一天4次或5次,每次1到2个学习,每次一小时,每小时200元。这是绝对准确的。

二是,某县一中,据暗中了解,春节休假期间,有30多人在给学习补课,这部分人都是中学的高级教师,相当于付教授级。

三是,对这个问题,要有明确规定,我认为还不如放开这个禁令,叫其公平合理化,这样更有利于市场化管理。

总之,限制就限制死了,不然就放开。



英莫问667


很多人认为,禁止小学、初中、高中教师补课后,辅导班是最大的赢家。


实际上不是这样的。辅导班短期内会有一定程度的爆发,但我们不要忘记一点。九部门减负30条并不只是给学校和老师颁发的。里面对校外培训机构的管理提出了新的更加严格的要求。

一方面,校外培训班的师资会有很大的缺口,好的老师可以去私立学校,可以在本学校评职称,为什么要去校外培训班?

另一方面,校外培训最大的特点就是拔高,通过优中选优建立自己的生源优势。现在也被减负30条否定了。

那么校外培训班的优势就不存在了。或者说对于优等生来说,校外培训班的价值缩小了。对于后进生来说变化不会太大。


那么真正的大赢家是谁呢?


掌握教育资源的家长!

当前的教育,是适应于普适性的。也就是照顾大多数的教育方式。在同等教育水平下,同一个片区的同类型学校教学质量不会有巨大差别。但我国的人才选拔机制可一点也不“普适”。

那么最大的赢家只能是能够让孩子除了普适性教育以外能够接受更好教育的家长,以及接受了更好更高教育的学生。

讲一个看来的例子,虽然是看来的,但这个例子“一点也不令人意外的真实”。

下午下课了,老师准备多讲几道题再放学,此时接到了某学生家长的电话,“X老师,请让XX赶紧回家,XXX老师正在我们家,他还要给我们家孩子讲课呢。”潜台词是什么?作为孩子的学校老师,你的水平不行,远不如我找来的优秀教师,还不赶紧把我们家孩子放回来接受更好的教育?

这违反了减负30条当中的那一条???

完全规避好么!

能杜绝么?

完全不现实!

管的着老师课堂上的教学,管得着教师课余时间的兼职,但管不着教师回家以后的人际交往啊!

可以说,关闭了当前的补课通道,降低了课外辅导的力度之后。教育资源将会前所未有的被垄断。

阶层晋升的通道则从现在的尚有一线光明,变成了倒塌掉的巴别塔。

请相信,一切的垄断,都不如教育的垄断更让人恐怖。

顺便一提,如果完全严格执行禁止教师补课政策,一大部分教师也将是受益者。毕竟现在出去补课的教师是少数,污名化的厉害。既然全面禁止了,那么骂的人就少了。也是好事儿。


章鱼老师就是我


老师还是那个老师,尊敬老师,很好。禁止老师补课,老师轻松了,学生轻松了,人民都轻松了,多好啊!

外面的辅导机构?那里都是老师啊,有教师资格证的都可以是那里的老师。去机构里的学生还是学生,口里叫的也是老师老师,什么黄老师王老师狂老师唐老师。。。啊呸!配吗?他们是商人!

我们这个六线外城市,什么都不便宜,就是工资便宜;什么都高尚,就是课外教育机构不高尚。辅导一个月的数学,3000起,每天两节课,没错就是90分钟,一分钟一元不够,为啥?因为周末监督考试要加50元。所以说3000元不够。别的生意都不好做,就是搞辅导机构盛世!偶尔,某“老师”还来诉苦,还是你们餐饮好做,成本低————瞎啊,没良知啊,你搞教育收费那么高离谱,你成本是什么?难怪有个杭州人来我们这学两个月画画,花了1万元,两节课每天。他惊讶地摇摇头,比我们上城区还贵。

我不敢评论这种教育制度是畸形的,因为我怕触犯了法律,怕坐牢。所以,宁愿自己多陪陪孩子,多跟孩子沟通,学习是件终身的事,不要太在乎学校的成绩,追求自己的喜爱就可以,人比人气死人,自己比自己才过得自然!

读书好,那就继续努力。读书不好,也不必在乎。反正读书好坏出社会要么帮自己打工,要么帮别人打工。

我是鼠目寸光。下次见到某机构“老师”,我不会叫老师,而会“狂老板,就下班了?有没有90分钟啊?”奸商,最隐蔽最纯粹的奸商就是搞课外教育的。


人可笑鹏


以往的教师,发现某些家境贫寒,成绩好的学生。教师往往会给予经济上的帮助。教师可以说是某些人的恩人。可以想想这种师生情。

现在的教师,一切以利益为上。是教师错了吗?不!全球拜金,教师也是人,也想卖房子,也想更好的解决子女问题,也想过更好的生活。……全民都在读书,本没有错。全民智商虽然提高了,但是修养,道德没跟上。人人都是无神论者,除了死,没有什么可怕。没有敬畏。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中国人,表面上看有几个钱。但是要想达到真的富裕还有很长一段路。一个人有了钱他会去吃转基因打农药的食品吗?都不吃不安全的食品。哪生产打农药的食品在中国还有市场吗?不知有没有人算过在中国吃绿色无害的农产品,一家人需要花多少钱啊!

穷!穷怕了,穷则变。富!富得太突然,不心安理得。

全民皆贪!


手机用户6354509962


培训机构才是赢家,租个房,办个证和教育机构分成,他们才是赢家。

建议不让教师补课,同时取消校外培训机构才是正确的,不能让孩子从一个地方解放出来,又从另一个地方套进去。

培训机构实质上没有什么水平,只是广告加上家长望子成龙心切造就了这个市场。

如果你的孩子确实需要辅导,可以请校外大学生帮助,这样既減轻学生压力和家长经济负担。

有的家长让女儿去学画画,女孩在这方面就业有比较大的困难,现在一个月几千块钱学费,一学十多年真的没有必要,有几个女性成了大家?我并不是歧视女性,只是同情那些家境不好,又望子成龙的人。

输在起跑线是培训机构的广告,切勿太相信了。

天生我材必有用,条条大道通北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