錚錚鐵骨的大明因何滅亡?天災?人禍?

錚錚鐵骨的大明因何滅亡?天災?人禍?

明朝末年,正逢明朝小冰河時期,在萬曆後期至天啟年間,中國氣候的顯著變冷,北方風沙壅積日甚,旱災逐年增多,農業收成銳降再加上降雨量的稀少,整個明末時期始終伴隨著旱災、寒流、蝗災、水災、鼠疫、瘟疫等。天災不斷,人禍亦是不止,惡劣天候持續日長,使得天下烽煙四起,如同人間煉獄,因此爆發了持續將近十七年的“明末民變”。1644年,李自成大軍攻入北京,崇禎帝自縊煤山,不堪重負的明王朝轟然倒塌,終告覆亡。

錚錚鐵骨的大明因何滅亡?天災?人禍?

▲ 李自成破京師後,明崇禎帝送走了太子,將宮中的后妃、子女盡數殺死,並與隨身太監王承恩於煤山上吊自殺

明朝滅亡,其原因何在?首先就是突然轉變的惡劣天氣,據明末清初的《閱世編》、《庸閒齋筆記》,以及《明史·五行志》、《清史稿·災異志》等文獻中的記述,明末時期的天氣十分奇異而惡劣,出現了極冷的氣候災害,當時整個中國的年平均氣溫都比現在要低上很多。一到夏天,大旱與大澇就相繼出現,到了冬天,則變得奇寒無比,河北、上海、江蘇、福建、廣東等地都狂降暴雪,以至於糧食產量極度減少,有些地區甚至是顆粒無收。就在李自成攻入北京前不久,北京周邊一代爆發了”京師大瘟疫“,又叫”明末大鼠疫“。當時的北京是“街坊間小兒為之絕影,有棺、無棺,九門計數已二十餘萬。”因瘟疫死亡的人數保守估計都已經是全城的五分之一。所以李自成攻北京之時,見到的並不是曾經那個大明的都城,而是一座“人鬼錯雜,日暮人不敢行”,十室九空的死城。

錚錚鐵骨的大明因何滅亡?天災?人禍?

▲惡劣天氣使農業減產,帶來了全國性的饑荒,明朝百姓處於水深火熱之中,苦不堪言。

天災已至,人禍也因其而生。天啟七年,公元1627年,由陝西王二起義為始的明末農民大起義正式開始。之所以說是大起義,就是因為這是一場中國歷史上規模最大,次數最為頻繁的農民起義戰爭,先後爆發了李自成之亂、張獻忠之亂。

各路農民起義軍從小到大,從分散到集中,從遊擊流動作戰到運動流動作戰,最終在李自成義軍攻入北京後推翻明朝。

錚錚鐵骨的大明因何滅亡?天災?人禍?

▲明末時期,饑荒連年,百姓易子而食,而官府的賦稅卻越來越重,這就導致明末的農民起義屢禁不止。

天災,人禍,這兩者都是明朝滅亡的誘因之一,但最為重要的一點其實是明朝本身積重難返。明朝末年,黨爭太過嚴重,東林學派的興起,讓朝廷上黨派林立,齊、楚、浙、宣、昆等黨派與東林黨勢如水火,於是歷史上有名的明末黨爭就此開始。

錚錚鐵骨的大明因何滅亡?天災?人禍?

▲東林黨自詡清流,實則“黨同伐異”,黨爭誤國。

天啟年間,以大太監魏忠賢為首的閹黨接起了黨爭的重任,和東林黨爭鬥不休,在明熹宗暗地的授意下,閹黨大勝。熹宗下詔,燒燬全國書院,東林書院也被拆毀,東林黨人受到了致命的打擊,楊漣、左光斗等許多著名的東林黨人都遭到殺害。

而到了崇禎帝登基,閹黨成了當今聖上的眼中釘,肉中刺,魏忠賢被貶流放,東林黨人恢復了名譽,東林書院也被修復。但連續不斷的黨爭,導致國內政治混亂,財政混亂,人心混亂,以至於崇禎帝上吊前,都不忘他的好臣子,他在藍色袍服上大書:“朕自登基十七年,雖朕薄德匪躬,上幹天怒,然皆諸臣誤朕,致逆賊直逼京師。朕死,無面目見祖宗於地下,自去冠冕,以發覆面。任賊分裂朕屍,勿傷百姓一人。”

錚錚鐵骨的大明因何滅亡?天災?人禍?

▲別讓魏忠賢背鍋了,明朝滅亡,東林黨、閹黨一個逃不了。

明朝雖亡,但其國祚二百七十六年,不和親、不賠款、不割地、不納貢,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即便一朝亡國,又有何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