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三角:即將孕育一座座底特律

這一次,不是中國汽車發源地長春,不是中國車都武漢,也不是中國微車之都重慶,而是新汽車發展最活躍的長三角重鎮——南京。

3月22日,一汽、東風、長安三家央字號車企聯手騰訊、阿里、蘇寧等互聯網頭部玩家及四家投資基金共同出資近百億元,成立南京領行股權投資合夥企業,投資以新能源汽車為主的共享出行產業,劍指出行鰲頭滴滴。


長三角:即將孕育一座座底特律


翌日,3月23日,上汽與上海嘉定、浙江溫州、江蘇崑山、江蘇太倉人民政府和共同設立長三角產業升級股權投資基金,這項超百億元的投資將砸向汽車、新一代信息技術、人工智能等行業。

這兩大消息,在上海國際車展前夕發佈,或許是為避其鋒芒;這大樁生意,發生在以上海為龍頭的中國最具活力的長三角,可謂英雄所見略同。

悄然間,中國新造車版圖,和中國汽車產業60多年形成“六大汽車產業群”,已大不一樣!

首屈一指的當數長三角,包括滬、江、浙、皖,這裡薈萃100多個年工業產值超過100億元的產業園區,包括上汽集團、吉利集團、萬向集團、奇瑞集團、江淮集團、長江集團、眾泰集團,以及一汽、東風、長安、蔚來、威馬等在內的數千家巨人型企業。


長三角:即將孕育一座座底特律


長三角城市群中的30城,特別是上海都市圈的國際商務功能、江蘇都市圈的現代產業體系、杭州都市圈的數字化、平臺功能,可以起到較強的互補促進作用,成為清潔新能源汽車的寶地、福地。

由此,以大上海為龍頭的上海大都市圈共同體意識強,長三角在發展新能源汽車方面也已形成良好的溝通、對話、學習、交流平臺和機制,長三角成為中國新能源汽車、智能網聯汽車產業發展的金三角和優等生。

在上海,中國第一車企上汽集團,不僅投資數幾十億元建設上海新能源汽車基地,還有在安亭投資170億元建設的上海大眾新能源工廠,將來投產奧迪、大眾、斯柯達等多款純電動車型,搶佔新的制高點。

2019年1月,美國特斯拉電動汽車落戶上海,成為新能源汽車外資股份放開限制第一例。同時上海推出擴大開放100條舉措,明確提出加快實施汽車產業對外開放,加快取消汽車製造業外資股比以及整車廠合資數量等的限制。


長三角:即將孕育一座座底特律


此前,已有蔚來、威馬等造車新勢力將總部落戶上海。上海已成為名副其實的中國汽車第一城,也將是未來的中國汽車第一城。

不單單是上海安亭鎮,上海的奉城鎮已集聚130家與汽車相關企業,成為“特斯拉超級工廠鄰居”的代名詞。奉賢最新提出培育“未來空間”——新能源智能網聯汽車配件產業新城三年行動計劃(2019—2021年),至2021年,奉賢將初步建成上海新能源智能網聯汽車配件產業基地、長三角汽車配件產業重要科創高地、長三角現代化特色產業新城。

3月25日,佔地10平方公里、總投資達2000億的萬向創新聚能城在杭州市蕭山開工。兩年前,此前聲稱不會貿然進軍整車製造的中國第一汽車零部件集團萬向,第6個獲批純電動乘用車項目。

在杭州餘杭經濟開發區,第一個以非傳統汽車身份獲得純電動乘用車生產資質並佈局海內外的長江汽車,已建成杭州、貴州兩大生產基地,並在佛山、成都、煙臺建設新的生產基地,其純電動高端物流車批量出口美國,成為長三角、中國新一輪造車最務實的新能源汽車公司。

在杭州區域內,不僅坐落著中國最大的民營汽車集團吉利汽車總部,還有造車新勢力零跑汽車總部,而零跑汽車計劃在本月的上海車展展示第一款新品。

以杭州為先鋒,浙江新能源汽車已蔚然成風。在湖州,2018年4月,遊俠汽車工廠啟動,項目佔地2600畝,年產能20萬輛,將在2019年完成工廠建設。

在溫州,威馬汽車溫州工廠總裝下線量已達到1萬臺,日峰值產量超過200輛。溫州已成為威馬汽車的新能源汽車智能產業園和生產智能與產業化研發中心。


長三角:即將孕育一座座底特律


在金華,零跑汽車金華工廠總投資20億元,總面積570畝,該工廠於2017年7月開始建設,計劃於2019年一季度正式完成建設。

在嘉興,有第13個拿到純電動乘用車生產資質的浙江合眾汽車基地,產能5萬輛,計劃投資11.6億元。

在臺州,有沃爾沃汽車路橋基地,計劃是生產傳統+新能源汽車,2019年首款純電動投產,年產能20萬輛。

在南京,風頭正勁的拜騰汽車南京工廠,2017年9月動工,預計2019年投產,工廠規劃佔地1600畝,計劃投資116億元,建成後總規劃年產能30萬輛;有博郡汽車基地,計劃產能10萬輛,計劃投資100億元;還有投資數幾十億元的上汽乘用車基地,產能5萬輛。


長三角:即將孕育一座座底特律


在蘇州,有第3家拿到純電動乘用車生產資質的長城華冠基地,計劃產能5萬輛,規劃投資20.2億元。

在常州,車和家第一工廠於2016年8月動工,總投資20億元,年產能20萬輛,2017年8月試生產;第二工廠也於2017年8月開始建設,投資30億元,佔地面積45萬平方米,規劃產能10萬輛。

中國純電動汽車的研發生產,在合肥進入爆發階段。

在合肥的江淮汽車基地,其新能源汽車計劃產能10萬輛 ,去年12月15日在此生產的蔚來汽車發佈第二款純電動智能SUV車型ES6。1月28日,江淮汽車最新的純電動車型iEVS4正式開始接受預定。


長三角:即將孕育一座座底特律


在合肥,還有第15個拿到生產資質的江淮大眾基地,產能36萬輛,投資規模是60億元。去年5月25日,江淮汽車與大眾汽車聯合研發的首款純電動轎車思皓E20X,在合肥舉辦的2018世界製造業大會上正式亮相。

汽車及新能源汽車是2019年合肥經開區加快打造的四個千億產業集群之一,包括新能源汽車產業在內的先進製造業成為合肥經開區高質量發展的核心。該區將推動江淮大眾、蔚來、國軒新能源等一批落地項目放量擴產,形成具有世界競爭力的新能源汽車基地和國際一流的集成電路產業基地。

合肥已形成完整的新能源汽車產業鏈,將建成具有國際影響力的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研發製造基地和公眾綠色出行示範城市。


長三角:即將孕育一座座底特律


在淮安,有第5個拿到純電動乘用車生產資質的江蘇敏安汽車基地,產能5萬輛,投資規模是25億元。

在蕪湖,有第4個拿到純電動乘用車生產資質的奇瑞新能源基地,產能8.5萬輛,投資20.4億元。

在銅陵,還有奇點汽車的生產基地,計劃產能20萬輛,計劃投資規模是80億元。最新的消息是奇點將把總部搬遷至銅陵。

據不完全統計,長三角城市群30城,有14城已拿到或規劃有新能源汽車項目,已拿到國家級、稀缺的“15張準生證”中的8張,涉及新能源汽車項目20個,累計計劃產能279.5萬輛,累計計劃投資715.2億元。

長三角正成為中國新能源汽車集群的“金三角”:快速積聚的國際資本和民間資本,以其特有活力強有力地推動著地區經濟快速發展,吸引眾多投資家的目光,成為吸引新能源汽車資本與技術的強大磁場。


長三角:即將孕育一座座底特律


在中國傳統汽車產業版圖業已形成3+3為主的六大汽車產業集群區域中,以上海為中心的長三角群已搶佔新能源汽車佈局和發力的制高點,一路領跑!

世界汽車產業發展規律昭示,集群化生存和發展是汽車工業做大做強的必由之路,中國傳統燃油汽車60多年發展形成的幾大產業群已證明這一點。

對中國新能源汽車來說,國家已批的15個項目,產能多在5萬輛,這是最低的汽車經濟規模,相對於傳統汽車一個項目就是20、30萬輛來說,是小巫見大巫!

在中國新能源汽車投資股比率先放開、新能源汽車補貼即將在明年完全退出、傳統百年車企發力新能源汽車等多重挑戰下,惟有集群化、區域化、規模化,中國新能源汽車才能抱團“競合”生存與發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