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6,007……这些“黑话”,说的是你吗?

近日,一个新词——“996”工作制引发社会关注,也将一些知名公司推到了舆论的风口浪尖。

在某知名代码托管平台上,有人发起了名为“996.ICU”的项目,以抵制某些公司实行的“996”工作制(主要人群是互联网公司的程序员),此举立即得到很多人响应。目前,“996”工作制的名单上已有超过80家的公司。


996,007……这些“黑话”,说的是你吗?


所谓“996”,是指员工从每天上午9点工作到晚上9点,每周工作6天;“ICU”则指,经受了长时间工作的折磨后,员工可能罹患各种重大疾病,到时候直接送去ICU病房就可以了。

其实不光是互联网,各行各业都存在“996”的加班模式。要说高强度加班,新媒体行业也一直是“重灾区”。人前光鲜亮丽10w+,实际上挑灯夜战熬夜到秃头。

有新媒体人表示,“996”对于新媒体编辑这个职业,已经是常态了,甚至更多的是”007“:每天从0点工作至第二天0点,一周7天,天天24小时待命,工作和生活已经没有分界了。

在工作中,加班非常常见,但加班时间过长,则会对员工的身体、心理产生巨大的影响。最近,一则普通新闻也在社交平台上被广泛转发:一位小伙骑车逆行被拦后突然“崩溃”,怒摔手机后嚎啕大哭,称自己“压力好大,每天加班到十一二点……”(相关链接:都挺好!全网心疼的杭州逆行小伙发文回应:别再骂我女友了……)虽然这只是个案,但体现出了当下的“社会人”们承受着的加班压力。

“996”等长时间加班制度因何而起?如今的人们对于加班持以什么样的看法?通过一张图,一起了解。

996,007……这些“黑话”,说的是你吗?

996,007……这些“黑话”,说的是你吗?

996,007……这些“黑话”,说的是你吗?

996,007……这些“黑话”,说的是你吗?

996,007……这些“黑话”,说的是你吗?

互联网公司高层谈“996”

马云:能做是一种巨大福气,很多人都没机会

996,007……这些“黑话”,说的是你吗?

能做“996”是一种巨大的福气,很多公司、很多人想“996”都没有机会。如果你年轻的时候不“996”,你什么时候可以“996”?你一辈子没有“996”,你觉得你就很骄傲了?这个世界上,我们每一个人都希望成功,都希望美好生活,都希望被尊重。我请问大家,你不付出超越别人的努力和时间,你怎么能够实现你想要的成功?

刘强东:混日子的人不是我的兄弟

996,007……这些“黑话”,说的是你吗?

京东永远不会强制员工“995”或者“996”,但是每一个京东人都必须具备拼搏精神!混日子的人不是我的兄弟!我是要为18万兄弟背后那18万个家庭负责,还是留下那1%混日子的人?我没有选择的余地!

当当创始人李国庆:反对!优秀企业是结果导向

很多岗位,如程序员,长时间认真写8小时程序,回家基本倒头就睡,和业务层面靠开会耗11小时完全不是一个工作强度。管理者提高决策科学性和效率比员工加班更有价值。

为了提高国际竞争力和企业竞争力,我赞成撸起袖子加油干,那是实干、巧干、苦干,不是低效率地耗时间。

996,007……这些“黑话”,说的是你吗?

各大官方媒体声讨“996”

人民日报:若必须加班 至少加班费给到位

现代经营理念,早就摈弃了血汗工厂的发展思路,把员工看做资本而不是成本。把员工看做成本,那成本就是需要压缩的,把员工看做资本,那资本就是需要投入、需要呵护的。

如果工作实在非加班不足以解决,如果任务实在非加班不足以完成,那么至少应该把加班费给到位。

中国之声:弹性工作弹走加班费

弹性工作制职工在加班举证方面的确存在一定困难,员工入职时要清楚自己是标准工时制还是不定时制,如有加班要保留好加班的证据。

除了员工自己需要维护自己的权利,企业和监管部门也应该共同面对这个问题,这不仅是一道企业成本题和个人选择题,也是一道监管能力题和对未来的判断题。

工人日报:“工作996,生病ICU”该引起重视了

许多企业一面将“996”当作职场鸡汤,另一面则是不仅缺少相应补休,也没有足额向员工发放工作日加班和节假日上班的加班费,“996”工作制到底让谁获利,不言而喻。

与此同时,已经有不少企业为了规避法律风险,实行隐形的“996”工作制,即并不公开发文要求这一工作时间,但在实际工作中,从主管到基层员工,无人敢在晚上9点前离开公司,无人敢周六不来加班。因为,按点下班的人、不来加班的人,往往会在相应评价体系中受到排挤和差评,被扣上“不积极进取”“消极怠工”的帽子,最终也会很快离开公司,失去这份工作。

中国青年报:被“996”工作制围困的年轻人像是定好闹钟的机器

曾几何时,我们把韩国、日本看作典型的年轻人压力较大的国家。现实表明,中国社会也正在进入年轻人压力“爆棚”的时代。的确,“没有哪一代人的青春是容易的”,但无论从现实,还是从其他国家的经验看,不可忽视年轻人承受压力过大所衍生出的社会负面影响。年轻人需要奋斗,但社会中忙得“像是被定好闹钟的机器”的年轻人越来越多,未必是幸事。

澎湃新闻:没人有权定义他人的成功和幸福

“996”给普通劳动者带来的可能是受损害的健康、虚无缥缈的加班工资,而不是马云们光鲜亮丽的传奇人生。同样一个“996”,对于一名成功的企业家,和一个必须养家糊口的基层员工来说,有着迥然不同的意味。

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但绝不应该是一个赢家通吃的时代,也没有任何人,有权力定义他人的成功和幸福。

东方网评论:

“996”引众怒,互联网疯狂的后遗症

“996”工时制诞的最本源还是来自于对金钱的追逐。在我国,互联网发展十几年间,奋斗致富的经历不在少数,在互联网的机会风口上,努力万能论再次被滥用——企业拿着各种各样的案例诱惑着员工,对其做出工作与工资的等价互换承诺,在这样的环境下,对于未来的憧憬让员工(如互联网行业的专有职位码农)宁愿舍弃休闲时光,毫无保留地投入工作。与此同时,企业在一旁为员工加油打气,感谢员工以企业为家,为了公司奉献自己。

一切发展得如此顺利,在这样的发展模式下,“996”工时制渐渐已不需要奋斗、道德等外衣庇护,成了行业内普遍认同的潜规则。而这之后,企业堂而皇之地压榨员工,而员工自己,也已经习以为常,终于“把企业当成了自己的家”。

而今“996”工时制遭抵制实际上就是互联网愿景破灭的结果。随着互联网红利的消退,如今坐在宽敞明亮办公室里,敲击键盘如同敲击琴键般的程序员较之多年前的工厂职工区别越来越小。没有了暴力的利润增长,没有了疯狂的资本投入,互联网行业也进入了发展的瓶颈期,而作为发展期的遗留产物“996”工时制也顺理成章地成了企业缩减成本的武器。不过,此次抵制事件必将带来一定的转机,各行业的工时标准将会进一步得到规范。

除此之外,不能否认的是,“996”等压榨式工时的设计并非一无是处,正是因为它们,我国互联网企业这几年得以弯道超车,一些互联网巨头在世界互联网占有一席之地,那些从落后到先进的技术,离不开企业员工没日没夜的奋斗。但笔者也想向社会呼吁,逐利的竞赛总有个终点,人不同于机器。不仅仅是个人或者企业,更重要的是社会需要意识到,财富的创造是以人为基础的,只有人性得到充分的关怀、健康得到足够的重视,财富才谈得上价值,工作才有了意义。

网友评论

有的网友表示

只要加班费给到位了

“996”也可以接受

↓↓

996,007……这些“黑话”,说的是你吗?


996,007……这些“黑话”,说的是你吗?


996,007……这些“黑话”,说的是你吗?


996,007……这些“黑话”,说的是你吗?


有网友表示无奈

↓↓

996,007……这些“黑话”,说的是你吗?



996,007……这些“黑话”,说的是你吗?


996,007……这些“黑话”,说的是你吗?


996,007……这些“黑话”,说的是你吗?


996,007……这些“黑话”,说的是你吗?


有的网友表示坚决反对

↓↓

996,007……这些“黑话”,说的是你吗?


996,007……这些“黑话”,说的是你吗?


996,007……这些“黑话”,说的是你吗?


996,007……这些“黑话”,说的是你吗?

有的网友表示

只怕会没命享受生活

↓↓

996,007……这些“黑话”,说的是你吗?


996,007……这些“黑话”,说的是你吗?


996,007……这些“黑话”,说的是你吗?


996,007……这些“黑话”,说的是你吗?


996,007……这些“黑话”,说的是你吗?


你每周工作时间是多长?

接受”996“工作制吗?

欢迎给东东留言

来源:东方网综合央视新闻、人民日报、中国之声、中国青年报、工人日报、澎湃新闻、网友评论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