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别让苏大强式的“养老理财”“以房养老”忽悠咱爸咱妈

警惕!别让苏大强式的“养老理财”“以房养老”忽悠咱爸咱妈

最近的热播剧《都挺好》刷爆了热搜榜,花样作妖小能手苏大强遭遇了金融诈骗。

都2019年了,还有人相信高收益无风险的投资吗?

六十多岁的苏大强相信。投完资之后,苏大强好像已经达到了人生巅峰,表示每天躺着都能挣钱,最后还居然到处推荐别人跟着他一起理财。

没过多久,这家非正规理财公司卷款跑路了,养老钱打了水漂,苏大强当场瘫倒在了人去楼空的理财公司的门口。

警惕!别让苏大强式的“养老理财”“以房养老”忽悠咱爸咱妈

虽然这只是剧情,但在现实生活中,老年人常常陷入非法金融骗局中,被骗走了仅有的养老钱。

骗局高发区——养老理财

由中国养老金融50人论坛编著的《中国养老金融发展报告(2017)中》指出,超过95.5%的调查对象目前(或计划)通过不同方式进行养老投资、理财。 但是,超过30%上的调查对象,在这一过程中有上当受骗的经历,其中部分人群受骗金额较高。

该报告还显示,49岁以下中青年全体在理财或其他金融活动消费中上当受骗的金额相对较小,主要集中在1万元以内。

而在1万元以上被骗人群的各年龄段中,50岁及以上中老年占比均高于其他年龄段。尤其是受骗金额在10万元以上的人群中,50岁及以上中老年占比高于其他人群。

老人300万房产深陷“以房养老”项目泥潭

“签合同的时候说是‘以房养老’的项目按月付薪,但是,从2019年1月起我就再没拿到钱了。出借方还称要拍卖我的房子。”家住在北京市60多岁的王阿姨被卷进了中安民生“以房养老”的迷局中,心力憔悴。

2018年6月,想减轻儿女负担的王阿姨在中安民生业务员的指导下开始了解“以房养老”。如果将闲置的房子拿出来抵押并购买他们的一款养老产品,便可以每个月收取“养老金”。而且,半年后自己可以随时办理解押。

随后,中安民生的业务员带着王阿姨一起在北京市房管局将房本抵押给了个人朱玉(化名),并与朱玉签署了一份儿合计300万贷款合同,借款利息为月息2%,年化24%。中安民生承诺,王奶奶抵押房产的本息由他们负责偿还。

事后,王奶奶与中安民生签署了“资产养老服务产品”合同,将自己的抵押借款直接购买了一款养老产品,该产品一年期的预期年化收益率为5%。

然而,2019年1月起,王奶奶就再没收到中安民生承诺的“养老金”,出借人的利息也无人偿还。事实上,还有多位出借人均与中安民生介绍的老年人签署了贷款合同,而现在这些出借人均在着急催老年人还款。

那么中安民生对此的解释呢?事后,中安民生在官网发布信息表示,要进行不超过六个月的“升级转型”。而对于目前老人被出借人“被逼”还款,中安民生并无明确解决方案。

警惕!别让苏大强式的“养老理财”“以房养老”忽悠咱爸咱妈

3月10日,中安民生总裁李佳豪在官网“辟谣”:“近期出现许多关于中安民生的谎言,如:中安民生总裁和领导层跑路、中安民生崩盘、中安民生被查封、中安民生项目爆雷等等……”他在“辟谣”中号召:“请不要传谣、信谣。”

对于这样的说辞,多位老人表示接受不了,老人们不但收不到“养老金”,还面临着被催债、屋子被拍卖局面,这对于这些老人来说,无疑是一个异常沉重的打击。

而据企查查显示,中安民生总裁李佳豪的关联公司有26家,大多跟中安民生有关,其中,廊坊市博源商贸有限公司有7则失信信息,深陷借贷纠纷中。

警惕!别让苏大强式的“养老理财”“以房养老”忽悠咱爸咱妈

2018年10月,中安民生曾呈现在媒体的一篇《“以房养老”的骗局”》的报道中,文章称,从2015年1月开端到年末,有17位老年人房屋被抵押,抵押款超过了3100万元,而大部分都是经过中安民生公司转介而来。”

据了解,2013年国家提出开展老年人住房反向抵押养老保险试点,随后2014年“以房养老”政策正式落地,北京、上海等城市开始试点。

“以房养老”政策的初衷,是为了缓解一些家庭的养老压力,通过将老人住房向正规金融机构抵押贷款的方式,每月获得一定的补充养老金,从而改善老人退休后的生活水平。不过,这一政策被某些机构利用,却变了味。

养老床位项目变骗局

“现在很痛苦,出事到现在我爱人都不知道,也不敢告诉儿女。”2019年3月27日,购买了上海大爱城项目的李女士无奈地说道。

2018年3月,李女士在小区组织的一次旅游中,接触了上海大爱城的养老床位项目。

李女士被上海大爱城良好的环境、养老床位项目返租模式吸引,以20万元拿到了上述公司养老项目的床位所有权,因暂时不去居住其又将床位返租于上海大爱城,每年获得利率为15%的收入。

警惕!别让苏大强式的“养老理财”“以房养老”忽悠咱爸咱妈

2018年7月之后,李女士再没有收到从上海大爱城打来的资金。据了解,将近有1940名购买上海大爱城项目的老年人卷入这次骗局当中,平均年龄在60岁以上,最年长的为95岁,损失金额达到5.2亿元。

警惕!别让苏大强式的“养老理财”“以房养老”忽悠咱爸咱妈

北京市中咨律师事务所上海分所陈智律师分析表示,不管上海大爱城是否实际将款项运用于养老项目,本质上是用后入局者的钱去还先入局者,以大爱城项目的名义,不断吸引投资者购买,已经构成刑事犯罪,涉嫌合同诈骗,是“庞氏骗局”模式。

老年人如何防范金融诈骗

目前,金融风险和健康风险是人到老年所需面对的两大主要风险,以投资理财诈骗为代表的金融陷阱很有可能让年迈的老人置于危机当中。那么,我们该如何防患于未然呢?

  • 莫贪便宜,抵御高收益诱惑
  • 老人选择将自己养老金用于投资理财时,大多是被集资人许诺的高额利息、入股分红等话术吸引,但往往意识不到高收益的背后常常是与高风险挂钩。如果有人说,他们的理财项目收益高、风险低,就一定要提高警惕,以免落入陷阱。
  • 防止个人和家庭信息外泄
  • 不要轻易将个人资料、卡号密码等告知他人。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公安机关、检察机关、法院在侦查办案中都不会通过电话询问群众家中存款情况以及要求转账等。
  • 积极学习理财知识
  • 如果具备丰富的理财经验和专业的理财知识,那么在辨别理财项目正常与否、考察公司等背景时才会轻而易举。尤其是网络诈骗,手法高明,很容易以假乱真。老年人想要防骗,更要与时俱进的加强自我学习。
  • 了解诈骗惯用伎俩
  • 生活中,诈骗案例以及防骗方法都有很多报道,老年人也要主动了解一些诈骗的惯用伎俩,以防于己故技重施,另一方面,平常也要保持高度警惕,以防骗子对自己实施诈骗新花样。
  • 主动和儿女家人们沟通
  • 老年人日常生活主要是在家,与外界接触相对较少,信息难免闭塞,建议老年人在遇到理财之类的问题要主动和儿女家人们交流,不要觉得孩子工作忙而不愿打扰,殊不知,老人能安享晚年才是子孙们的最大福气。
警惕!别让苏大强式的“养老理财”“以房养老”忽悠咱爸咱妈

如果已经发现上当受骗,更要及时的告知家人,报警处理。

《中安民生以房养老谜局:现在真没钱 百万资产老人梦碎》

《以房养老梦碎:中安民生兑付方案难解,出借人已申请冻结银行账户》

《上海大爱城养老项目爆雷 1940位老人5.2亿元资金蒸发》

《老年人如何防范金融诈骗,守住自己的养老钱?》

文章内容来源:《医食参考》

更多药食同源,食品安全,美食营养,疾病防治,减肥保健,长寿养 生等专业资讯,请关注微信公众号:yishicankao(长按可复制)。

如果这篇文章让你受益,请动一动你美丽的小手给小编打赏哦 谢过啦么么哒(づ¯ 3¯)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