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桧的后人中了状元,乾隆故意问他的祖宗是谁,他是怎么说的?

用户65203725535


秦桧(1090~1155年)是南宋初年的宰相,江宁人(今南京人),状元出身,他的另一身份却十分不堪,是杀害抗金英雄岳飞的凶手,这是他一生洗不掉的罪责,到现在还跪在岳飞墓前赎罪呢!

说秦桧遗臭万年一点不假,在他死了600多年后,他的后人秦大士差点被他连累。

“只因为老祖宗太不长脸,做了让人唾骂的事情”,当时的乾隆皇帝故意问秦大士:“你的祖宗是谁啊?”这分明是为难秦大士,幸亏秦大士脑瓜机灵,巧妙回答方才解了围,秦大士到底如何应对的呢?



首先咱们认识一下秦大士

秦大士(1715~1777年)字鲁一,字鉴泉,江宁人(今南京),大士从小聪明,10岁能提笔写诗,23岁中举人,38岁进京赶考中了状元。据说他是清代大文学家袁枚的学生。

秦大士学富五车,乃饱学之士,诗、书、画在当时堪称三绝,到后来官至太子侍读学士,相当是未来皇帝的老师。现如今南京贡院附近仍有秦大士故居和秦状元巷。

大士是清朝的第43位状元,状元乃“天子门生”,当初乾隆钦点秦大士时曾故意问:“你的祖宗是谁呢?”



说实话这是乾隆故意考考秦大士,无论秦桧如何坏,他也不能否认不是秦桧的后人吧?直接回答是秦桧的后代对自己有影响,毕竟历朝历代都唾骂秦桧。说不是又有悖人伦。

秦大士不愧是新科状元,他没有接乾隆的话头,而是巧妙的答道:“一朝天子一朝臣”。什么意思呢?

昏君用奸臣,明君用名臣。问题直接踢给了乾隆,我虽然是奸臣的后人,我在明君手下效力就是名臣。皇上用我自然是明君了。这话回答的太妙了。

秦大士在朝时,一日(皇)上偶问曰:“汝家果秦桧后乎?”秦(大士)无他言,但对曰:“一朝天子一朝臣”。



没过多久,秦大士和朝中好友去杭州西湖游玩,朋友看到秦桧在岳飞墓前的跪像,于是纷纷戏谑道:“新科状元也姓秦,你是他们的后裔吧?”

秦大士苦苦一笑,挥笔写下了一副对联:“人从宋后羞名桧,我到坟前愧姓秦。”朝中好友对他的文采纷纷叫好,秦大士用他的智慧解除了尴尬。


秉烛读春秋


乾隆十七年,殿试结束之后,主考官把排名前列的试卷递呈给乾隆阅览。看过几份,忽然一份试卷印入眼前,读后,乾隆即刻提起朱批,打算点他为状元。


但“秦”字和籍贯江宁却让乾隆迟疑,宋朝的秦桧可是赫赫有名,莫非他是秦桧后人?来呀,宣见秦士人,朕倒要看看,你何许人也?

不久,秦士人来到宫里,乾隆看着他问道:“你是秦桧后人?”秦士人沉默小会儿,坚定道:“一朝天子一朝臣。”乾隆听后,龙颜大悦。于是38岁的秦士人成了大清第四十三位状元。


这是则故事,出自《清朝野史大观》,该书记录了清朝很多遗闻轶事,属于稗官野史。但秦士人这个故事不无道理。

有人说,秦士人是秦桧后人,但是秦桧没有儿子,倒是把妻兄的儿子过继过来,做为自己的儿子。也有说秦士人乃秦桧兄秦梓的儿子。秦士人的祖籍不在江宁而在安徽。

不管怎么说,秦士人和秦桧有一定的关系。所以当被乾隆问及时,秦士人精辟地以七个字回答。

再深入分析,这七个字不简单,说浅点,换了个状元,说深点,捡回来一条命,里面包含这么两个意思。一是留了条后路,秦士人并没有明说,但也没不说,而是给自己留了一点回旋地余地,防止乾隆深究不放。


二是间接拍乾隆龙屁。秦桧时期的皇帝宋高宗昏庸,但一朝天子一朝臣,现在秦士人时期的皇帝乾隆圣明。

绕开乾隆的问题,直接表达自己的观点,振聋发聩,一朝天子一朝臣,同时也是在说时代不同了,我秦士人不是秦桧那样的人,而是实实在在的忠臣。

值得一说的是十年之后,秦士人借口回家,已不在做官,一直闲赋在家,压根没复出意思。


史小二记


清乾隆年间,秦桧后人,秦涧泉。在他38岁时,遇太后万寿恩科,得中状元。


乾隆殿问:据说你是秦桧后人?涧泉听话听音,己知乾隆皇帝,对自己是秦桧后人的出身,有看法、不满意。灵机一动,不亢不卑答曰:一朝天子一朝人,宋高宗昏瞆,所以用奸臣;而皇上乃盛世明君,用人必唯忠贤。乾隆听后转嗔为喜。并重用了秦涧泉,涧泉不负圣恩,其后在仕途中清正廉洁,爱民律己,颇有建树,摘秦涧泉平生佳句如下,亦可管中窥豹,略知他的修为品德于一二。

南京燕子矶石壁题:”渔火只疑星倒出,钟声欲共水争流“。显露出才气横溢。

西湖桧墓游:”人自宋后羞名桧,我到坟前愧姓秦“。仅两句将己之抱负情怀,为人处世和盘捧出;

七绝:

金粉飘零野草新,

女嫱日日枕寒津。

伤心慢莫悲前事,

淮水而今尚姓秦。

后一句表明他不忘初心。坚守始终如一的爱国爱民、廉洁清正的操守。

后人为了纪念他,将秦淮河畔的一小巷命名为状元巷。


老蛇正宗


在清朝历史上,有一个叫秦大士的人,这个人非常有才华,而且还是一个状元。在历史记载中,他的诗文、书法和绘画三项本事,在当时可以说是数一数二的。

秦大士因为才华横溢,非常受到乾隆皇帝的信任,因为在清朝文艺岗位上,干的有声有色,而且官运亨通,所以晚年也是很逍遥自在。

他的最高官职是侍读学士,这个职位,起源于唐朝,在清朝时,为从四品官职,看起来不是很高,也没有太多实权,但名额实在是有限的很,在清朝时规定,侍读学士满汉各三人,到了乾隆年间,变成满人两人,汉人三人,总共也就是五个人的名额而已。

所以说,能当上侍读学士,甚至比当上军机大臣还要困难。对于这样一个文艺青年来说,已经算是光宗耀祖了。

但这个秦大士,也遇到过一些比较尴尬的问题,那就是他的姓氏问题。他姓秦,秦琼的秦,可是,当时人自然而然的想到的,却不是秦琼这个大英雄,而是另外一个大奸臣秦桧。秦大士也是相当无语,也很无辜。

乾隆故意刁难秦大士

在秦大士的族谱中记载,他祖上和秦桧,倒也是能攀上关系,他的祖上,叫做秦梓,是秦桧的哥哥,这个人在宋朝时,那可是出了名的清官,当他知道自己的弟弟从一个抗金的主战派,退化成了卖国求荣的奸臣,耻于与秦桧为伍,所以隐居山林。因此,秦梓在历史上享有极高的声誉。

秦大士的祖上,就是这个十分有名的清官,可很多人却依然以为他的祖上就是奸臣秦桧。最让秦大士尴尬,甚至感觉到危险的是,在他考上状元,面见乾隆皇帝之时,乾隆皇帝问了一个让他十分难堪的问题,那就是秦大士的祖上是秦桧问题。

这个问题,问的相当凶险恶毒。对于一个状元,乾隆皇帝一定会派人把秦大士祖宗十八代全都翻出来查一遍,就相当于现在的政审一样,只有这样,才能非常放心的给秦大士官职。

所以,乾隆皇帝其实已经知道秦大士的底细,但依旧这样问。显然是要看看这人除了才华横溢以外,应变能力和政治立场如何。

这个看似简单的问题,一点都不好回答

首先,秦大士绝对不能说自己不是秦桧的后人,而是秦梓的后人,虽然这是事实,因为,如果秦大士这么说,就等于说乾隆皇帝错了,可是皇帝怎么可能错,又怎么敢在大殿之上揭露皇帝的错呢。所以,他一定不能说自己是秦梓的后人。

那么,第二个问题来了,如果他不承认自己是秦梓的后人,那就是欺君,可是要诛灭九族的。他刚刚当上状元,还没有来的及享受荣耀,就因为这么一个危险的问题,搞得家破人亡,显然很不合适。

所以,秦大士脑筋飞快的转动,想出了一个极为笨的回答方式,那就是和稀泥,而和稀泥,也不是一件非常容易的事情。

有人说,和稀泥有什么难的,不就是两不得罪吗?圆滑一点不就可以了,大不了歌功颂德一下。事实上,最难的事情就是两不得罪,因为两不得罪意味着要符合双方想要的结果。就这个问题来说,秦大士首先要明白,乾隆皇帝想要什么答案。

乾隆皇帝为什么偏偏提到秦桧,除了和他祖上有关系以外,还在于他是一个大奸臣。可这个奸臣,他辅佐的是宋朝,也就是宋朝的奸臣。

但对于金朝而言,却成了金国的老朋友,清朝刚开始,也自称后金,民族也是以女真族为主体。这是一个相当巧妙的两头堵问题,所以,秦大士不能对秦桧作任何评价。

经过飞快的思考,秦大士终于想出了一个非常巧妙的回答,答案只有七个字,“一朝天子一朝臣”。

不得不承认,这个答案简直可以称得上是教科书式的和稀泥。谁都没得罪,而且还证明了自己的忠心。更主要的是,这七个字,让乾隆皇帝抓不到任何把柄。

这件事,在正史中没有记载,只在野史中有记载。虽然这个故事的真伪,有待商榷。但从这个故事,也可以看出,秦大士不但学问高深,做人也是相当厉害,很会讨皇帝欢心。做事很有分寸,这样的人,没有理由不成功。


小小嬴政


乾隆年间,出过一个名为秦鉴泉的大士,也就是状元。而这个人就是秦桧的后人,可以说祖上并不是很光彩。

众所周知秦桧就是北宋最大的奸臣,他使得岳飞冤死,更使得宋朝唯一一次北伐之机白白失去。

可以说秦桧这个历史骂名,使得当时姓秦的人都羞愧不已,更是此后无人再名桧。

这个秦大士也因此惹上了不少烦恼,毕竟秦桧乃是他祖宗,无论如何他都不能说自己不姓秦。

而清朝其实就是女真族的后裔建立的朝代,这就使得问题更加的有意思,对于满清来说,岳飞当年算是他们的敌人。

可康熙皇帝当年有一举动,却彻底让岳飞成为了清朝人心目中的英雄,因为康熙当年在南京祭拜朱元璋之后,特意去临安祭拜了岳飞。

不得不说康熙这个举动,让汉人接受了他这个皇帝,也打心眼里佩服满人这个群体。

但是对于秦大士来说,就显得不是那么美好了,首先就是满人和汉人同僚都喜欢打趣他。

有一次汉人官员和满人官员一同去杭州游玩,特意去拜岳飞,然后说了些打趣他的话,问秦桧是不是秦大士的祖宗。

秦大士当时只是笑了笑,事后却写了幅对联,“人从宋后羞名桧,我到坟前愧姓秦”,这幅对联一出,同僚们便不在打趣他,反而对他肃然起敬。

可是逼迫人家对自己姓氏感到羞辱,这实在说明当时世人对秦桧的恨意。

而乾隆有一次也就拿此事考了一下秦大士,其实也就是想要捉弄一下他,且乾隆问的更加的直接。

乾隆直接问:“汝家果秦桧后乎?”

这就是摆明要羞辱秦大士了,同时也是为了看看秦大士是不是足够机灵。而就在乾隆等人打算看他出丑时,秦大士完美的回答了这个问题。

秦大士直接说了一句:“一朝天子一朝臣!”

也就是说昔日是昏君,所以才会出奸臣。这就是变相的把问题回给了乾隆,等于是反问乾隆是不是明君。

乾隆听后呵呵一笑,从此朝中便再无人嘲弄于秦大士的出身。


小司马迁论史


秦桧因为陷害岳飞,成了历史上最典型的反派人物的代表。

正是因为秦桧的所做所为,让他的后人一直都觉得抬不起头来。他们也是一肚子苦水无处去说。毕竟曾经作孽的人是他们的祖上秦桧,而不是他们。

但是,谁让他们摊上这么一个声名狼藉的老祖宗呢?

秦桧在南宋的时候,就是一名宰相,并且把持朝政多年。虽然落了一个千古骂名,但是,他还是享受了一个春风得意的,志得意满的人生的。

到了清朝乾隆年间,秦桧的后人中又出了一个牛人,这个牛人名字叫秦大力。

虽然秦大力这个名字听上去土的掉渣,但是,他确实是一个地地道道的江南才子。

他的家就在秦淮河边上,秦大力在十岁的时候,因为书法出众,他就可以靠写字谋生来养家了。

到了他二十三岁的时候,更是高中了举人。这件事若是让范进知道了,范进是可以会怀疑人生的。

二十三岁就中了举人的秦大力,真可谓是少年得志,前途无量呀。

可是,后来连续好多年,好运都没有光顾他。直到他38岁的时候,他的科举之路才算完满的画上句号,因为这一年他高中状元了。

没错,这个状元就是获得皇帝亲自出面殿试所得的第一名。

秦大力就是清朝的第43位状元郎。

但是,在秦大力参加殿试考试之前,还有一个小插曲。说道这个小插曲,真的是惊险万分。

当乾隆帝见到秦大力姓秦,又来自南京的时候,他就问秦大力,听说你是秦桧的后代。

秦大力估计当时脸都能绿了,真是哪壶不开提哪壶呀。

但是,皇帝问话,作为学子的他又不得不回答。

可是,要想答好这个问题,当真是难得很呀。

若是他说是,有可能就会落榜,毕竟自己是奸臣的后代。若说不是,那就是欺君之罪,毕竟自己和秦桧是有血缘之亲的。

没想到秦大力用了一个很巧妙的回答,就化解了这场来自于无形之中的刀光剑影。

他告诉乾隆皇帝,“一朝天子一朝臣”,因为南宋的宋高宗赵构是个昏君,所以他用的是奸臣。

但是,皇帝您是明君呀,您当然不会用奸臣的了。

这句话乾隆帝很爱听,毕竟只要是人,他们就喜欢听恭维的话。

乾隆皇帝对秦大力的回答很满意,于是,就亲点了他为状元。

不过,通过事后秦大力的表现,他确实是一个为民做事的好官呀。

秦大力还有一句千古名言“人从宋后羞名桧,我到坟前愧姓秦”。这说明他对当年老祖宗做的事也是不齿的,也是引以为戒的。


史学达人


乾隆年间有个秦桧的后人在殿试中拔得头筹,面对乾隆的面试题目“你的祖先是谁?”问题,抖了一个小机灵,留下了千古美谈。

一,秦大士和乾隆的小故事。

秦大士祖籍安徽当涂,生于南京(当时叫江陵)。秦大士是一个典型的神童,10岁会作诗,23岁中举人,38岁考进士时,遇上了乾隆皇帝的亲自诘问,差点丢了功名。

众所周知,清代的科举考试要先考秀才,后考举人,然后是会士,然后才是进士,能够过五关斩六将考到皇帝跟前成为“天子门生”的凤毛麟角,极其罕见。秦大士能走到这一步实在不容易。

殿试中,主考官根据成绩排名,提出推荐名额,让皇帝钦点状元。皇帝在钦点时,往往不堪成绩,因为随便哪一个都是一等一的大才,因此就有了很强的随意性。典型代表是慈禧太后在钦点状元时,看到了广东梁士诒的名字,以为是梁启超的亲戚,直接划掉!看到了湖南谭延闿的卷子,以为是谭嗣同的亲戚,再次划掉!

这样的事情,在乾隆皇帝那里也出现了。乾隆看到“秦大士,籍贯江宁”,立刻想到了同样是籍贯江宁的大奸臣秦桧。乾隆心想,这个人是不是秦桧的后人?我大清如果录用了大奸臣秦桧的后人当状元,岂不是要被人笑掉大牙?乾隆不敢大意,单独召见了秦大士。

乾隆问秦大士“你的祖先是秦桧吗?”此时秦大士进退两难,如果他说是,状元肯定当不成了。如果说不是,一查户口,指定暴露,欺君之罪,小命不保!

秦大士不愧是神童才子?说了一句“一朝天子一朝臣”。乾隆立刻心领神会,点了秦大士为状元。

秦大士的意思是,赵构是昏君,所以才有秦桧那样的奸臣;当今皇上是明君,我作为秦桧后人也收到传染,成了了忠君爱国的贤臣。

秦大士用七个字解决了自己的这场无妄之灾,当得上风流才子的称号。

秦大士和乾隆这个小故事,记载在《清朝野史大观》中,虽是野史,也有一定可信度。

二,秦大士游西湖参拜岳坟。

秦大士是清朝的风流才子,经常和朋友到处游山玩水,有一次到了西湖边,看到也岳飞墓,尴尬的现象出现了——秦大士发现自己的祖宗秦桧,就跪在岳飞墓前面,两颊被游人们打得褪了色。更尴尬的是,旁边还有一副对联是秦桧和王氏的狗咬狗——“咳!我本丧心,有贤妻何至若是;啐!妇虽长舌,非老贼不到今朝。”

秦大士为了缓解尴尬,一副对联脱口而出“人自宋后羞名桧,我到坟前愧姓秦”。朋友一方面赞叹秦大士的才情,另一方面也理解了秦大士作为秦桧后人所背负的“原罪”。

事实上,秦大士并不为自己是秦桧后人感到特别沮丧,甚至有时候用以自嘲。比如秦大士的这首诗“金粉飘零野草新,女嫱日日枕寒津。伤心慢莫悲前事,淮水而今尚姓秦。”秦大士对南京的六朝金粉并没有太多的惋惜和惆怅,反而赞叹秦淮河还是姓秦的。

需要指出的是,秦淮河其实是秦始皇在南京修建的水利工程。所以祖籍南京的秦桧和秦大士,也许和秦始皇还有一定关系。

三,秦大士和秦桧的血缘关系。

仔细深究发现,秦大士其实并不是秦桧的直系后人,因为秦桧实际上是绝后的。秦桧和王氏没有儿子,就过继了王氏哥哥王唤的儿子王伯当,改名为秦禧。所以,秦禧不是秦桧的儿子,其实是内侄儿。类似于周太祖郭威和周世宗柴荣的关系。

秦大士的祖上,其实是秦桧的哥哥秦梓。秦梓虽然是权奸秦桧的兄长,但他不与秦桧同流合污,受到了人们的尊敬。也正是这个原因,秦焴、秦燧与秦桧血缘最近,却没有过继给他。

其实,秦桧同时代的人,还有一个人家族被误认为是秦桧后人,那就是大才子秦观的家族。秦观家族世代居住在高邮,距离秦桧家族的南京很近。秦观在苏轼教导下成为著名词人,婉约派一代词宗。

所以,臭名昭著的秦桧后人,有很多托庇于秦观家族下面,少受了很多骂。


历史知事


乾隆朝确实有一名状元,跟秦桧有极深的关联,但是却不是秦桧的后人,而是秦桧的兄长秦梓的后人。

“佞臣”秦桧的兄长,清官秦梓。

秦梓是南宋时期非常有名的一个大臣,并且也非常的有才华。

最关键的是,秦梓作为当时南宋的宰相秦桧的兄长,为了不与秦桧同流合污,甘心隐居,可以说与秦桧断绝了关系,对于一个官场中人来说是非常难得的,得到了世人的尊重。

秦桧去世以后,秦梓在南宋一朝也非常的受重用,做官的声望也非常的好,没有受到秦桧的牵连。

清朝状元秦大士与秦桧的关系。

秦大士作为乾隆钦点的状元,就与奸臣秦桧有不得不说的关系,所以广受当时读书人的调侃,就连乾隆在金銮殿上殿试时,也忍不住拿秦桧调侃秦大士。

当然,作为清朝的皇帝,乾隆不可能说的非常的“露骨”,只是问了一句“汝家果秦桧后乎?”

秦大士果然不愧是状元之才,非常的机灵,马上回了一句“一朝天子一朝臣”。一句话既讽刺了宋高宗赵构与奸臣秦桧,与他们划清了界限,又不着痕迹的拍了乾隆的“龙屁”,表示乾隆与秦大士将会是一对明君、贤臣。

不愧是状元之才,不但智商高,情商也高的离谱。

秦大士对于远房亲戚秦桧,又是如何评价的呢?

作为清朝状元,秦大士与秦桧又有脱不开的关系,难免受到同伴、朋友的嫉妒、调侃。

有一次秦大士的朋友不怀好意,专门拉着他游览岳王庙,不可避免的看到了岳王庙的秦桧跪像。新科状元被朋友们调侃,让他写一副对联来表达自己的感想。

于是“人从宋后羞名桧,我到坟前愧姓秦”新鲜出炉,新科状元的才华果然不容置疑,就连同伴们也非常的佩服,再也不曾拿这件事取笑秦大士。

后来秦大士浏览秦淮河,曾留下一首诗表明心迹,其中有一句“伤心慢莫悲前事,淮水而今尚姓秦”,祖先给的姓是“秦”,与秦桧割不断的联系,都不是秦大士能够选择的,但是当官之后的所作所为,却是秦大士能够做主的。

后来秦大士果然没有辜负人们对他的期望,真的与秦桧有划清界限,做了一个清官。

历史公元,和大家共同分享不一样的历史人物。想了解历史人物,学习历史知识的可以关注我,感谢大家支持。


历史公元


秦桧的后人中了状元,其实这个说法并不太准确。这个典故讲的是清朝乾隆年间的秦大士,在乾隆十七年,公元1752年高中状元时与乾隆皇帝的对答。

其实我很怀疑这个故事的真实性,因为它不是记录在正式的清朝史书之中,而是具有野史性质的《清朝野史大观》里。

秦大士,字鲁一,号秋田老人,南京人。据说他10岁能文,才华过人,23岁中举人,38岁进京赶考,高中状元。关于他机智对答乾隆帝的事情如下:

据载:秦殿撰大士在朝时,一日(皇)上偶问曰:“汝家果秦桧后乎?”秦(大士)无他言,但对曰:“一朝天子一朝臣。”上大悦。

就是说,状元郎秦大士有一天朝堂上,乾隆皇帝偶然间问了他一句话:你家真的是秦桧的后人吗?秦大士什么话都没说,只说了一句:一朝天子一朝臣。乾隆皇帝听到之后很高兴。

乾隆皇帝很喜欢刁难别人,我们看那些他和纪晓岚还有和珅三个人的对答就知道,乾隆喜欢恶搞自己的臣子,偶尔和他们开个小玩笑。状元郎秦大士姓秦,和南宋大奸臣秦桧是一家,乾隆心血来潮就像恶搞一下秦大士:你家真的是秦桧的后人吗?

伴君如伴虎,作为一朝状元,没有一点应对机锋的机智怎么行?秦大士一本正经地回答:一朝天子一朝臣。话外之音,赵构昏庸,所以出了秦桧这样的奸臣;黄上圣明,我自然是大大的忠臣。

乾隆皇帝很高兴,这小子挺机智敏捷的啊,不仅化解了自己的尴尬,还趁机表达一把忠心,是个人才,以后可堪大用。

后来,秦大士果然官运亨通,一路做到了翰林院侍读学士,名重一时。

这个故事,十之八九是后人穿凿附会自己编的,因为状元郎总是要有一些不同寻常的故事,成为大家茶余饭后的谈资。

据考证,秦大士压根不是什么秦桧的后人,只是碰巧和大奸臣秦桧一样都姓秦而已。还有个关于状元郎秦大士的奇闻轶事。

据传,乾隆年间,状元秦秦大士和朋友们游览杭州西湖。西湖边上,就是岳王庙,他们走到岳飞的坟前,看到跪在坟前的秦桧夫妇。他的一个朋友就随后撰写了一副楹联讥笑秦大士。

对联是:“咳!我本丧心,有贤妻何至若是;啐!妇虽长舌,非老贼不到今朝。”

秦大士听了没有发笑,提笔一挥而就,写道:

“人从宋后羞名桧,我到坟前愧姓秦。”

状元就是状元,从此没有人再笑话他姓秦这件事,也不再把他和秦桧搭在一起取笑了。


其实历史上,秦桧是没有后人的。因为他的正房夫人王氏,是一只母老虎,自己没有能够给他生下一个儿子,也不允许秦桧的其他小妾怀孕生子。秦桧有一个小妾怀孕,被王氏逐出家门,被迫嫁给一个姓林的人,后来生了一个儿子,取名林一飞,即为秦桧的私生子。

秦桧的亲生儿子不姓秦,他有个养子倒是姓秦,也就是秦熺。

而据考证,秦大士的先祖是宋朝清官秦梓,和秦桧没有半点关系。所以在后来,乾隆皇帝一直很信任他,秦家也在乾隆、嘉庆、道光三朝达到鼎盛,家门兴旺。


END.


博书


清代姓秦的状元一共2位,都是出自乾隆朝。一位是乾隆十七年状元秦大士,另一位乾隆二十八年状元秦大成。

这两位一个是江苏南京人,一个上海人。从户籍上来看都有可能跟南宋初年的卖国贼秦桧有着血缘关系。而题主所问的这个人应该是秦大士。

秦大士,江苏南京人,据传是秦桧之后。在他38岁那年恰逢崇庆皇太后60圣诞,朝廷因此开恩科取士,而秦大士便在此次考试中夺魁,此成为清朝开国以来的第43位状元。

据《清朝野史大观》记载,乾隆皇帝曾询问秦大士是否是秦桧的后人,对此秦大士未作正面回答,只是回复道:一朝天子一朝臣。

这句话的言外之意是:自己的确是秦桧的后人,但现在已为大清的臣子,秦桧虽然卖国,但自己必会忠于大清。并且南宋之所以出现秦桧这样的奸臣,完全是因为有宋高宗这样的昏君,上梁不正下梁歪,这才是秦桧得势的根本原因。而一朝天子一朝臣,如今皇上圣明,比宋高宗要强上千倍万倍,怎么可能再次出现秦桧这样的奸臣呢。

这个回答是非常巧妙的,首先没有否认自己是秦桧的后人,而是采取默认的方式,减轻了自己的尴尬,同时有没有欺骗皇帝。

其次又悄无声息的拍了皇帝的马屁,话外之音不无显示当今天子是如何如何地光耀千古,这对爱听奉承之言的乾隆很是受用,可谓是一箭双雕。

(乾隆是个十分自恋的领导)

不过这件事情出自私家野史,《清高宗实录》和《清史稿》上都没有记载过这件事。

《清朝野史大观》这本书更是带有很大的演绎色彩,其真实作者并未留下真实姓名,和《金瓶梅》一样,只落了个“小横香室主人 ”的笔名,其史料出处来源均不可考。

所以秦大士这件事99.99%是后世文人杜撰出来的,各位听后会心一笑就行。

其实出身这种东西不是个人能选择的,出身于奸臣之后虽然不光彩,但是奸臣之后也不乏有忠贞之士,而忠臣的后人当卖国贼的也不在少数。

比如说秦桧的曾孙秦钜就是一个大忠臣。

南宋嘉定十四年,金军南侵进攻蕲州。秦钜率众英勇抗敌,最后城破自焚而死,壮烈至极。

为了褒奖秦钜的忠烈之举,朝廷特意追封其为义烈侯,并建祠纪念。要知道在秦钜的那个时代,秦桧就已经被认定为是奸臣了。而秦钜作为秦桧的曾孙,为了洗涮祖上的污名不惜以身殉国,为自己和家族挽回了颜面。

而与此相对的是著名抗金英雄的岳飞,其21世孙岳钟琪居然官居清代陕甘总督(金朝和清朝是一个民族建立的),为清廷平定青海和西藏,还被乾隆誉为“三朝武臣巨擘”,想想真是造化弄人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