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青年艺术家冉春霞:在日本邂逅“国民的画家”——东山魁夷

2018年墨斗鱼日本艺术之旅

墨斗鱼日本艺术之旅于12月初启程,艺术家胡杨静妮、冉春霞一同前往。

说到墨斗鱼年度新锐艺术家冉春霞,你可能要在脑子里试着对应一下她的作品,但是若同你说“荆棘少女”,你一定印象深刻(冉春霞:腹有诗书,生猛鲜活,用“生命”画画的荆棘少女)。她热爱阅读、疯狂创作,有着庞大的知识体系和奇特的思考方式,她说自己是“未老先衰”。她觉得画女孩子比画男孩子有趣多了,就在前两天她在武汉的个展刚刚开幕。如果你好奇她的脑子里到底藏了些什么,那么一定不要错过她这篇对日本之行的体悟。


90后青年艺术家冉春霞:在日本邂逅“国民的画家”——东山魁夷


我经常说自己是一个狂热的旅行者,这并不是说身体的出走,而是精神可以随处游荡,胡思乱想,摆脱掉枯燥乏味的现实生活。就像打开了一扇窗,逃离出自己的世界,躲到另一个时间、空间去体验别人的生活。每一次的出走,不仅仅是一种简单的逃避,而是为重新聚集能量,酝酿情绪,为更广阔的世间领域,更为被忽略的情感地带、思想空间,重新注入新鲜的血液,以崭新的方式重新理解世界


90后青年艺术家冉春霞:在日本邂逅“国民的画家”——东山魁夷


作者个展作品:《曙光》57✖️57cm 阿诗水彩纸300g 2018


90后青年艺术家冉春霞:在日本邂逅“国民的画家”——东山魁夷


作者个展作品:《曙光》57✖️57cm 阿诗水彩纸300g 2018

在未踏入这片中国人最为熟悉的陌生国家之前,日本曾是我空想的对象。我对这个想象的国度有太多的好奇,那里发生着令人震撼,常识被颠覆以及思维方式被动摇的另一种生活状态,它意味深长,令人向往。


在日本文化中,美学主要有三个特征:“空寂”,“物哀”,以及“幽玄”。“美”是什么?日本人不认为它属于可以被对象化的东西,而应存在于感受它的人的心中。在日本,对于大自然的变化万千和森罗万象,通常被认作是耐人寻味的,可以从中发现独特美的。日本画家们的功夫不在空间整体的构造上,而在对物体细部的描绘上,这也与日本人的感受性不无关系,他们为在“缩小的世界”里发现了美而感到喜悦。

90后青年艺术家冉春霞:在日本邂逅“国民的画家”——东山魁夷

作者拍摄于京都南禅寺

与“小的东西”“缩小的东西”相并列,日本人在“洁净的东西”上也会产生美的感受。那是一种没有多余的东西,没有烦人的东西的消极状态,甚至可以说这是一种“否定性美学”。对小东西的偏爱加上舍弃多余的“否定性的美学”,结果产生了一种关注自然里某种特殊的题材并将其突出放大的艺术手法。

东山魁夷便是其中的代表。此次日本之行,最期待之一便是观看东京国立新美术馆“东山魁夷诞辰110周年展”,我们一行人有幸赶在闭展的最后时刻欣赏到画作。这次展览除了展示《道》、《夕照》、《绿色之声》等代表作外,还有东山耗时10年为奈良唐招提寺御影堂创作的“障壁画”等约80幅作品。通过数量巨多的名作和脉络清晰的展线,带领观众回顾了这位堪称“国民风景画家”的大师,在90年的岁月中走过的道路。

90后青年艺术家冉春霞:在日本邂逅“国民的画家”——东山魁夷

《道》1950年、東京国立近代美術館蔵

90后青年艺术家冉春霞:在日本邂逅“国民的画家”——东山魁夷

《绿色回响》,1982年,长野县信浓美术馆·东山魁夷馆。

这位老人怀着对大自然最高的敬意,画出了心中无尽的禅意。他曾说:“我所喜欢描绘的不是人迹罕至的景致,而是富有生活情趣的自然风物。然而,在我所描绘的风景里,可以说,几乎没有人物出现。其中一个理由是,我描绘的风景是人们心灵的象征。我是通过自然景色本身,抒写人们的内心世界的。”

令我最感动的这幅《夕星》是他生平最后一张作品,画中的四棵树,分别寓意他的父母和两位兄弟。

90后青年艺术家冉春霞:在日本邂逅“国民的画家”——东山魁夷

《夕星》 东山魁夷先生的绝笔之作

东山魁夷说:“这并不是某一个地方的风景,谁都不知道这里,我们必须要明白,无论何时,邂逅风景永远只有一次机会,因为大自然和我们一样,是鲜活的,在不断变化,我们万事万物全都活在无常的命运中,自然会生发出,活在同一时,同一地的共鸣,不是吗?那一瞬间,彼此的心,触碰到一起便生出了爱,生出了美。“

90后青年艺术家冉春霞:在日本邂逅“国民的画家”——东山魁夷

唐招提寺御影堂壁画《山云》(部分)1975年、唐招提寺蔵

90后青年艺术家冉春霞:在日本邂逅“国民的画家”——东山魁夷

唐招提寺御影堂壁画《涛声》(部分)1975年、唐招提寺蔵

正是这种一生一次的邂逅,催生出了东山笔下直抵人心的风景。

对于日本人而言,美随着时间流淌而会消失,所以,对于行将逝去的东西的爱惜之情,构成了日本人审美意识的重要因素

日本传统上,美术作品不仅仅被当作艺术品来观赏,它还常常在日本人的生活里,与其他的要素相结合,创造出一个整体美的世界。

90后青年艺术家冉春霞:在日本邂逅“国民的画家”——东山魁夷

新干线上的便当

日本的各种文化符号在人们生活的诸多方面都有着很深的体现:精巧繁复的包装,寿司的陈设,繁规冗长的茶道,相扑运动员,无中心的城市,无地址的街道,彬彬有礼的这些“能指符号”背后都有丰富的意义。日本的秩序感、美感体现在内部生活空间的高度压抑,定时的公交车、温暖的马桶盖、恒温的房间甚至城市格局规模等——人的生活是由符号编制而成的金丝笼里的雀,用“符号帝国”来形容日本再恰当不过。

90后青年艺术家冉春霞:在日本邂逅“国民的画家”——东山魁夷

随处可见的“文化符号”

90后青年艺术家冉春霞:在日本邂逅“国民的画家”——东山魁夷

作者拍摄于京都南禅寺


90后青年艺术家冉春霞:在日本邂逅“国民的画家”——东山魁夷


不完美的美、残缺的美或偏好废墟的审美意识也因此油然而生。樱花绚烂开放时,美是极致的,须臾间盛开后便凋零,似乎所有美好的事物都是短暂的。日本人对赏樱花的执著,似乎与樱花都没什么关系了。

“人类的本源根植于自然,是自然允许我们存活于这个世界,我不相信这个世界上有人是出于自身的意愿降生的,同样死亡对于大多数人,也不是出自己的意愿,出生和死亡都不是我们自身所选,如此那是不是可以认为,我们存在于世间的这段时间,其实并不是我们自己在活,而是别的什么东西,让我们活在了这个世上。”东山魁夷曾说。

作为一个貌似未老先衰的人,我觉得自己很幸运,一直深刻笃信那种很质朴的情感,很纯粹的人与人之间的感情,这次有幸遇到了像家人一样存在的墨斗鱼,虽说旅程辛苦,但是一路欢声笑语,满载而归。此次日本旅行中,也在对它的描写中,我经历了一种强烈的、完全的、既原始又细腻的快感。

这可能也是一种美好的邂逅。


90后青年艺术家冉春霞:在日本邂逅“国民的画家”——东山魁夷

《宵樱》 1982年


犹如东山魁夷目睹京都圆山公园的景色后,有感而发的一段话:“如果花永久地开放,满月每晚都升入空中,而我也永远地在大地上生存,那么,在这些偶然的相遇里,就不会有如此的感动吧。当我们在大地上短暂地居留之时,如果在心灵深处认为花是美丽的,怜惜彼此的生命,那就一定会感受到偶然相遇的喜悦。”

那时,山顶明净。月儿刚刚探出头来。又圆又大的月亮,静静地浮上绛紫的天空。

墨斗鱼艺术是一家原创艺术品的展示、售卖、传播为一体的互联网平台,为大众提供人生第一幅原创艺术品。作品主要来自于国内九大美院的青年艺术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