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理财产品的平均收益,为何持续下跌,创下两年来新低?该怎么看待这件事?

财经者思


银行理财产品的平均收益持续下跌,并且创两年以来的新低。这就代表着这个市场越来越不缺钱了。只是拿钱去赚钱会越来越难。尽管资管新规规定银行理财产品,按基金净值管理,但是银行也不会愿意自己的理财产品出现亏损。尤其是亏损比较大,甚至到了不保本的地步。这是银行所不愿意的,所以银行在投放理财产品的资金时,也会照顾到客户的利益和银行的声誉。在实体经济上挣到钱的能力越来越差的时候,银行给出的安全情况下的理财收益就会减少。

实体经济并不缺钱,只是缺少消费它产能的消费能力。所以理财产品也一样,它投放到实体经济中去,获利的能力也会减少。

另外一方面,m2的数字越来越大,3月份新增货币有1.67万亿。所以市场真的不太缺钱,只是缺盈利的能力。现在有超过4%的年化收益率,看起来应该还算是不错。所以也不要有太高的期望。


大舟财经观


银行理财产品收益持续下降,这里面的原因比较复杂,而且也是市场正常波动的一种体现。

3月份理财产品收益持续下降。

曾几何时,银行理财产品可是很多有钱人的首选理财渠道,前几年银行理财产品不仅收益高,而且部分理财产品保本保息,所以深受广大客户的欢迎。

然而从2018年开始,银行理财产品收益就开始走向了一个下行通道。

比如银行封闭式预期收益型人民币产品平均收益率最高值出现在2018年2月,达到4.88%,之后便步入下行通道,截至今年3月,这一数据已降至4.22%,较上期再度下降0.04个百分点。

除了这种封闭型理财产品收益下降之外,目前理财市场的整体收益也是处于下降的趋势。从2019年3月份各类理财产品的收益表现来,银行理财产品的平均收益率下滑5BP至4.20%;信托理财产品平均收益约为8.71%,环比上升2BP;货币基金产品收益率环比上升9BP至2.84%;网贷行业综合收益率8.65%,环比下降5BP。

那为什么最近一年多时间银行理财产品收益持续下降呢?

银行理财产品收益下降,既有市场的原因,也有监管的原因,总结起来主要有以下5点。

第一、市场流动性更加宽松。

银行拿到大家的钱之后是要拿去做投资的,这些投资项目的底层资产收益率就决定了一个产品本身的收益率。而从2018年开始,央行就连续开展了多次降准,进入2019年1月份更是连续实行了两次降准过程,连续的降准让市场的资金变得更加宽裕,所以银行理财投资项目的底层资产收益率也会跟着下降。

第二、总体经济下行,市场对资金的需求减少。

这一点跟前面的一点有点类似,理财产品收益主要还是来自于投资项目产生的收益,而最近一两年实体经济并不太好过,很多实体企业对资金的需求在缩小,所以在总体资金供过于求的情况下,资金的价格肯定会下降,那理财产品的收益也会跟着下降。

第三、资管新规的推行。

2018年资管新规正式落地,新的监管环境对产品刚兑、投资管理(降杠杆、禁资金池、久期管理等)方面提出新的要求,过去依靠刚性兑付维持高收益的局面难以为继,而投资管理端的规范化也使得投资收益面临下滑的压力1,所以目前很多银行理财产品的规模增长很慢,甚至有些银行已经开始缩小理财产品规模,这样对市场资金的需求就降低,对应的收益也会跟着降低。

第四、市场多种理财产品冲击

最近两年市场上的理财产品不断推陈出新,目前除了银行理财产品之外,大家可以选择的理财渠道很多,比如货币基金,P2P,信托,债券,基金,养老基金等等。而这些理财产品的推出肯定会跟银行理财产品形成竞争,这种竞争不仅仅是客户上的竞争,还体现在投资项目竞争上,比如银行理财产品以及货币基金的投向都有一部分投向同业存款,那银行对同业存款选择空间更大,所以就有可能压缩同业存款的利率。

第五、银行存款利率的放开。

以前银行存款利率是比较低的,虽然我国在2015年放开了存款利率上浮限制,但是市场上仍然存在一个利率同盟,大部分银行实际的存款利率上浮都不会太高,银行存款在跟其他理财产品竞争过程中优势明显不足,而银行为了拓展业务获取更大的利润,扩大银行的规模,所以会加大对理财产品的推广力度。

但是最近两年随着存款利率的不断放开,银行的存款利率也在不断上升,目前很多银行推出的大额存单以及智能存款的收益并不比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低,甚至比银行理财产品收益更高,这样银行存款的竞争力也在逐渐提升,所以银发行产品的热情就稍微降低一些,这样收益也会跟着下降。


贷款教授


理财价格,这几天我也关注了一下。

比较合理的,是5%上下。

有些长期理财的,保本的可能到7%,但是条件很苛刻,5年左右的定期。除非,这笔钱你就是用来储蓄的,否则很不划算。

为什么现在理财产品的收益率普遍下跌呢?

因为被前几年,动不动10%+甚至接近20%的收益率给带来的错觉。

那些年,P2P平台,为了争夺客户,不断抬高收益率,最终好多都是破产跑路的。

因为那时候的竞争,是不正确的,随后几年出了多少事情,大家但凡关注理财方面的事情,都应该知道。

有一段时间,网络理财,都被搞臭了,现在看看好多了,起码回归理性了。

小平台,渐渐凋零。

大公司,国企入局,更加让人放心。


我认为,理财收益率,回落,是正常现象,是规范化的体现。

这是一件好事情。







金成财


金融市场化越充分,供需关系越发挥作用,则价格信号越准确。

银行理财产品平均预期收益持续下跌,说明资金的价格便宜了。更进一步讲,导致资金价格降低的原因,可以从资金供应、资金需求两端来进行分析。



一、资金供应。

从宏观层面看,自2018年以来,央行实施了6次降准,释放存款准备金上万亿,市场流动性相对宽裕。

银行体系资金充裕的表现之一是,房贷利率开始降低。据融360监测数据,全国首套房利率连续4个月持续下降,2019年3月份为5.56%,已经回到去年4月份的水平。

不仅如此,如果我们关心国债收益率、shibor和货币基金收益率的话,它们无一例外都是自2018年以来呈现单边下降趋势。

二、资金需求

想用钱的多吗?我想干实体经济的民营企业、小微企业都在犯难,一是贷款干实业能不能赚钱?二是想贷款银行给不给贷?

作为银行,也要考虑考核指标,控制贷款的风险。所以对有风险的资产比较谨慎,而对房贷情有独钟,这也就是我们看到3月份的数据,又有一半的贷款给了房产。

总体上讲,资金需求不是很旺盛,比2017年和2018年上半年差很多,那时都在疯狂的炒房子,全国各地一片欣欣向荣。

通过以上分析可见,银行不缺钱,银行把钱贷出去的动力有,但是担心资产质量比较多。既然如此,银行们再发售一些理财产品,心情就不是特别迫切,自然不会给投资者一个好价位。


颜开财经


首先,在一年钱前就已经判断出理财产品的收益率会持续下降,而且会继续下降,会持续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建议现在要买理财产品的话,请配置时间长的收益高点的风险可控的产品。

其次,我为什么会下降,有以下愿意

1:从2018年出央行降准了5次,说明市场的资金量会增加。

2:从2017年开始中央支持实体经济,增加中小企业的贷款,则中小企业的融资成本降低,社会总融资成本降低,则意味着理财产品的收益也会降低,因为很多理财产品的资金去向是去买债,买信托产品,而债市及信托产品的 方向就是流向融资企业。

3:银行间的资金流动性增加,则说明资金流动性快,相互拆借的成本低,说明市场资金的供应量充足。

4:机构资金充足,很多理财产品是通过机构资金直接购买,如保险资金,资管公司资金,大型上市公司企业资金,社保资金,养老资金等,当这些资金配置理财产品,则间接造成理财产品的收益持续下降。

总结:当市场的融资的成本降低,资金供应量增加,则理财产品的收益肯定下降,而且现在中央的宽松货币政策将持续一段时间,所以理财产品的收益将继续走低,短期内不会反弹。


刘先森聊资产配置


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持续下跌,即使是在季度末的资金收紧“翘尾效应”之下,依旧没有出现业内期待的反弹,创下4.31%的收益新低。那么,为什么银行理财产品的收益率会持续下降呢?


银行理财产品最新平均收益率

今年3月份,银行理财产品平均收益率跌至4.31%,创出近两年以来的最低值。持续下降趋势之下的银行理财收益率,并没有出现业内期待的季末翘尾效应,依然创下4.3%的新低。

这是继2018年2月份,银行理财产品的平均预期年化收益率创出4.91%的高点后,步入持续下跌通道,尽管从每周的数据显示,偶尔会有收益反复,但按月度数据来看,截止今年3月末收益已经跌至4.3%,创出13个月的新低。

根据融360监测的最新数据显示,3月份最后一周银行理财产品发行量2309款,较上周减少了62款,平均预期年化收益率为4.3%,与前一周持平。

另外,从各大上市银行陆续公布的业绩年报显示,银行零售转型趋势明显,个人存款相比企业存款增速更快,但由于存款的定期化趋势以及负债端压力,银行不得已进行高成本负债。而在资管新规实施后,理财规模和理财业务收入均呈现出收缩的势头,未来在过渡期内这种趋势或将延续。


银行理财收益率为什么持续下跌?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银行非保本理财产品存续余额已连降两年。市场人士认为,长期来看,银行理财或将转向大类资产配置,分散投资,丰富产品线,以抵御单一类别投资风险。

银行理财收益率对货币市场利率的敏感度不如货币基金那样高,比如说3月中下旬以来,受跨季市场流动性收紧影响,余额宝等货币市场基金出现了短暂的上升,但是银行理财收益率并没有随之反弹,依旧面临着下行压力。

这是由于理财市场,自从2018年资管新规和理财新规相继落地后,正处于变革、去存量之中,流动性收紧也无法改变理财收益率下跌趋势。尤其是在季度末的节点过后,市场资金面将重新回到宽松局面,银行理财收益率只会持续小幅下滑。


央行“放水”,现金流入增多的影响

早在2018年开始,央行稳健型货币政策取向就变成了稳健货币政策松紧适度,去杠杠变成了稳杠杠,虽说嘴里喊着不搞“大水漫灌”,但四次定向降准带来的流动性增多却是事实。

举例来说,2018年央行运用降准以及MLF等工具向市场释放流动资金2.8万亿元,实际货币投放量都快赶上2008年金融危机时的4万亿“救市”意味。

在这种情况下,银行获得低成本货币的机会大大增加,自然就会减少对同业协议存款的需求。最明显的例子,就是余额宝收益率在去年7月份之后跌破3.0。

而在今年1月15日和25日,央行分两次分别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给包括银行理财产品和货币市场基金的收益率都造成不小的压力,持续下降趋势越来越显著。值得一提的是,不久前就有传言说“央行拟准备4月初实施新一轮降准”,但尽管后来被辟谣。可市场上这种议论纷纷并没有终止。

总之,银行理财产品收益下降的原因,除了受到资管新规的影响外,市场流动性偏宽松的态势也是重要因素。今年以来,货币政策转向宽松释放出来的流动性,给我们的理财都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对于整个理财市场来说,流动性宽松带来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


东震木


关于银行理财产品平均收益持续下跌的问题,我认为外因是宏观的货币政策导向,内因是资管新规下新形态对银行理财产品的种种约束和规范,尤其是对非标资产的限制,导致社融量增速下降,加上实体经济的下滑,银行发行的理财产品无法取得高收益,也无法回馈投资者高收益。

最近一年的银行封闭式预期收益型理财产品的走势

根据普益标准发布的数据,自2018年1月到2019年1月,银行封闭式预期收益型人民币理财产品平均收益率从4.8%一直下跌到目前的4.3%左右。2019年1月份415家银行发行了1万多款理财产品,封闭式预期收益型人民币理财产品平均收益同比下降0.05个百分点。在下跌过程中,曾经出现了短暂的拐点,在2018年2月份平均收益达到4.88%,在2018年3月以后开始持续的下降。

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持续下降的主导因素

第一,首先是宏观的货币政策导向,在今年仍然是宽松稳健为导向,1月份的降准,市场资金面宽松,往年在春节前后银行因为开门红竞争都会出现争抢资金,市场利率上涨的情况,今年这种情况并没有出现,市场资金利率持续走低,银行收益率自然也会持续下降。

第二,也就是前面提到的内因,银保监会在2018年4月出台的资管新规作用的显现,可能大家都只了解资管新规中对保本理财的退出条款,并没有关注其他的约束条件,在新规中对过往银行理财产品中非标资产进行了种种约束,禁止期限错配等条款将大幅的限制非标资产投资的资金量,而这部分投资都是收益比较高的部分,非标资产的限制导致的投资资金猥琐,从根本上限制了银行理财产品取得高收益的能力。

在以往传统中,银行在资金端发行理财产品,资产端投向非标资产和债券资产,因为投资资金期限大多以短期资金为主的原因,就导致了存在期限错配的情况,通俗点讲,就是用短期的投资资金对标理财投向中的长期资产,多路资金对应多个资产。同时为了取得比较高的收益银行理财产品也往往会存在资产端多层嵌套。在新规以后这种现象被禁止,那么这部分高收益的资产投资被限制以后银行方面就很难像往常一样获得比较高的收益。


从另外一个角度看,大环境下2018年的社融增速回落,在金融方面主要就体现在银行表外资产的减少,2018年全年表外融资减少2.93万亿元,比上年多减6.5万亿元。银行的理财产品作为表外资产的一种,在新规种种约束下暂时找不到新的出路,无法获得较高的收益率也是必然的。

最后要说的是,银行理财产品的平均收益率跟社融数据、货币政策、经济走势等因素息息相关,目前正在向净值化、标准化方向进行结构性调整,作为投资者,在这个阶段想要获得比较稳定的理财收益的话,建议选择一些长期的理财产品提前锁定收益比较好。


不立而立


一、央行货币政策使然。自去年下半年,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央行连续降低存款准备金率,流动性充裕。但是,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尚未理顺,导致放出来的资金一时难以流入实体经济。通俗讲就是市场上钱多放不出去,导致资金收益持续下降。

二、银行理财产品相关政策变化使然。去年11月,银行理财新规出台,银行理财产品由固定收益型向净值型转变,过去运作模式已经不能再继续下去,收益下滑成为常态。

三、经济进入新常态、转型升级的结果。我国经济经过四十年的快速发展,已经到了必须改变发展模式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可经济转型升级需要一个过程,新的经济增长点需要培育,社会平均收益率持续维持在一个相对低位。

如何看待这件事?我个人认为,银行理财产品平均收益下滑是大势所趋,会持续相当长一个阶段。期望银行理财平均预期收益率大幅反弹基本不可能实现。要想取得稳健、较高的理财收益,单独配置一种产品难以实现,需要建立理财组合,并根据市场变化不断调整才能实现。

个人观点,仅供参考。欢迎评论、关注。


财商养成坊


1、经济大周期的影响

一是美联储的加息周期还没有正式结束,世界各国被动紧跟的脚步还没有停歇。二是实体经济还没有走出低谷,失业潮还没有消退,人们的创业欲望也会降低,大家都是缩减消费,追求平稳度日,对资金的需求就低,反过来就是市场中的钱就是充足的。三是,在这样的经济背景下,银行其实很不愿意做贷款尤其是私人贷款的生意,这样银行没有贷款的动力,自然对资金的整体需求也就少。表现在银行理财产品层面,就是越是大银行越缺乏开发新理财产品的动力。所以,为什么最近几年很多人明知道网贷平台的贷款利息高,还去借,而且网贷平台的交易额度一度高达一年3.7万亿。主要就是银行因为考虑到风险压缩了投向私人和民营企业的贷款业务。

2、理财新规和监管政策影响

大家知道,资管新规对理财产品和理财业务的监管是在加强的,尤其是在防范金融风险的大背景之下,理财产品的规模实际上收缩得非常厉害,举个例子,比如余额宝,不仅规定了转入额度限制,还对取现规模和手续费都有了新的要求。总之,各种监管手段加速了银行存款的回流,银行的资金来源得到了稳定,自然就打压了银行理财产品的收益率。包括一行两会的领导也多次在各种场合提到对理财产品的发展要求,其实就是监管政策的直接体现。

3、理财产品自身结构的影响

大家知道,银行理财产品种类繁多,比如按照时间周期就有90天之内的各种短期理财、有各种宝类的无定期、另外3个月-6个月,6个月-12个月之间的品种占比是最多的,实际上,受跨季市场流动性收紧的影响,近两周市场利率明显上升,互联网宝宝收益率也大幅反弹。而理财产品收益率却创出了13个月来的新低,平均只有4.3%左右,主要是因为理财产品的流动性较差,对市场的反映没有那么敏感。此外,银行理财产品中还有很大一部分属于去存量的阶段,部分高收益率的保本刚兑产品到期后将不再发行,也是拉低了平均收益率。

4、“保本”型理财产品收益率或继续降低

传统的保本型理财产品,因为不符合资管新规的要求,收益率会和房贷利率一样,越来越低,而净值型理财产品将会逐渐成为市场的主流,会有越来越多的人接受理财产品的风险理念,而不是过去的刚兑理念。


遁逃者


银行理财收益下降,可能是受以下几方面的影响。

一是央行降息,从前段时间开始,为企业减负降低了企业资金成本;央行实行了降息的一个推动企业发展的政策。如果国家货币政策持续合适宽松的基调不变,市场的利率就有进一步下行的空间,一些银行理财:产品的收益率也会随之走下滑路线。

二是,市场上的钱多了,这也跟国家宽松的货币政策有很大关系。受供求关系影响,货币供应量的相对充足,就会让货币市场上的各类资产收益率出现下降。从而造成投资这些资产的货币基金收益率出现下降。

三是受银行资管新规的影响,银行理财产品业务与现有管理方式发生变化,市场银行理财产品收益明显下降,出现了更多净值型产品,原有的保本产品逐渐减少。

以上个人见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