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換了三種交通工具”有何深意

—分享—

4月15日,習近平總書記赴重慶考察調研,瞭解脫貧攻堅工作進展和解決“兩不愁三保障”突出問題情況。在華溪村村民、老黨員馬培清家中,習近平總書記同村民代表、扶貧幹部圍坐院中,共話脫貧攻堅。習近平說:“小康不小康,關鍵看老鄉,關鍵看脫貧攻堅工作做得怎麼樣。我今天乘飛機、坐火車、坐汽車,先後用了三種交通工具,專程來這裡看望大家。(4月17日 央廣網)

近年來,我們時常通過電視、網絡、報紙等媒體,看到習近平總書記到貧困地區考察調研的報道。總書記不辭辛勞,長途跋涉,看望慰問貧困地區幹部群眾,既是對貧困地區幹部群眾的鼓勵,也是對深度貧困地區決勝脫貧攻堅寄予期望。從北京到石柱縣大約2000公里路程,總書記在同村民、老黨員的座談中特別強調,“坐飛機、坐火車、坐汽車,換了三種交通工具”,其有何深意?

從考察調研點位看,此次總書記考察調研的是石柱土家族自治縣中益鄉,其位於重慶市東部邊陲,地處偏遠、交通不便,部分群眾常年生活在海拔千餘米的高山上。其所在的石柱土家族自治縣,不僅是少數民族自治縣,也是國家扶貧工作重點縣,而且中益鄉還是重慶在全市範圍內識別出的18個深度貧困鄉鎮之一。總書記先後用了三種交通工具,專程來這裡看望大家,這既充分體現了總書記對每一個貧困地區、每一名貧困群眾脫貧的牽掛,也充分彰顯了總書記的民本情懷。

強調“三種交通工具”,實際上是突出對調研點的關注,而之所以關注,源於當地在決勝脫貧攻堅中的典型代表性。其實,總書記來到中益鄉華溪村,同村民代表、扶貧幹部座談時就講到,“我來這裡看看大家,專門來這裡”“而且就是看你這一個點兒”。事實上,這個點就是時下決勝脫貧攻堅的一個濃縮的窗口,透過這一窗口,不僅能瞭解少數民族地區、偏遠山區決勝脫貧攻堅的現狀,也能切身體會深度貧困地區落實精準扶貧和推進群眾“兩不愁三保障”所取得的實效。

事實上,近年來,重慶對包括中益鄉在內的全市18個深度貧困鄉鎮,採取“定點包乾”方式,集中力量攻堅深度貧困難題。中益鄉正是重慶市委書記定點包乾的深度貧困鄉。而華溪村作為全市“三變”改革試點村,通過搭建改革平臺、開展合股聯營、優選特色產業、科學組織生產,盤活資源、用活資金、激活農民,促進了生態增值、產業增效、農民增收,實現了“資源變股權、資金變股金、農民變股東”的轉變。2018年華溪村集體經濟實現經營收入100萬元,農戶戶均增收達3000元以上。幹部群眾的精神面貌極大改觀,產業結構得到深度調整,群眾生產生活條件獲得改善。當地脫貧攻堅的成效,也為深度貧困地區脫貧攻堅提供了借鑑和啟發。

“幸福是奮鬥出來的,脫貧致富不能等靠要,既然黨的政策好,就要努力向前跑。”總書記講對當地幹部群眾說的話,其實也是對我們每一個人的叮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