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傳統文化的精髓是什麼?

大業散金秋


中國傳統文化的精髓是中國幾千年來傳承下來的精魂部分,是存在於中華民族血脈內永恆的精神和文化特質。這些精髓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一、整體觀:整體觀思想是中華傳統文化中最具有宏觀整體思維特色的一種文化思想。這種思想體現在中華文化的很多領域,如道家的人天一體,中醫的生命整體與宇宙自然一體。整體觀的思想體現了佛家思想的一就是多,多就是一的精髓。整體論和整體觀雖然僅一字之差,然而仍然有不小的區別。整體論是西方百年來少數傑出科學家個人在分割論哲學觀的重圍中衝殺出來的結果。在他們的輝煌成就中,多少還殘留著還原論桎梏的痕跡;此外,還多少帶有濃厚的個人色彩。與此相反,中華文明整體觀則是數千年億萬人原創發明的澱積,並非一人一時之所作。

二、天下觀:天下觀是中華民族胸懷天下,涵容天下,以天下為一家的中華民族精神特質。范仲淹的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情懷代表了中華民族骨子裡的天下情節。中國人的精神信仰,仁義道德。顧炎武在《日知錄·正始》中有云:“保國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謀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賤與有責焉爾。”大致意思就是說,國家的興亡並非百姓之責,天下的興亡才是人人有責。這就是著名的“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由來。又云:“易姓改號謂之亡國,仁義充塞,而至於率獸食人,人將相食,謂之亡天下。”因此古時候,中國人的國與天下並不是一個概念。

三、道德觀:中國傳統哲學中的道德觀主要是指以道家的道德思想和儒家思想的傳統道德。道家的道德觀是道為體,德為用。講求人要遵循宇宙自然規律,並能夠在遵循宇宙自然規律的基礎上,展開生命的行為。與自然和諧一體;儒家的道德觀,其精華是天下為公的道德理想,忠恕之道的道德原則,中庸之道的道德規範。儒家要求人們按照中庸之道行事做人,不偏不倚謂之中、平平常常為之庸。中庸之道的道德規範迄今為止仍然是中國人的為人處世的準則。大道之行,天下為公,選賢任能,各得其所,各盡其力是儒家的道德理想。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是儒家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實現其天下為公的政治理想的基本途徑。

四、仁愛觀:仁愛,謂寬仁慈愛;愛護、同情的感情。語出《淮南子·修務訓》:“ 堯 立孝慈仁愛,使民如子弟。”《史記·袁盎列傳》:“仁愛士卒,士卒皆爭為死。” 晉 幹寶 《搜神記》卷二十:“我 西王母 使者,使 蓬萊 ,不慎為鴟梟所搏。君仁愛見拯,實感盛德。” 明 唐順之 《廷試策》:“蓋雖天心仁愛,欲以助陛下宵旰之憂,而隆 嘉靖 之治,意者民之危苦無聊,所以感傷和氣者,亦容有之乎!”儒家把仁愛納入其思想體系中,成為孝、悌、忠、信、禮、義、廉、恥、仁、愛、和、平十二字道德規範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仁是儒學的核心價值,愛是仁的一項重要內涵,仁愛的結合是表達"仁"的最完美表述。在《論語》中孔子講仁愛最多達100多處,成為最重要的中華道德概念,也是孔子提出的社會理想。

五、義利觀:義利觀,是一種經濟倫理思想。義利觀,義者,“事之所宜也”,是某種特定的倫理規範,道德原則,是儒者們心中至高無上的道義。利者,“人之用曰利”,後世多指物質利益。如何看待二者的關係,便形成義利觀。關於義利觀,傳統儒家大師都曾有過相關的言論。例如孔子曾經說過:“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論語·里仁》);孟子也曾說:不義之利“不苟得”;大義面前連死都不怕,更不會貪利避禍。(《孟子·告子上》)。在當代社會中,義利觀常表現於商業中的重義輕利現象。良好的義利觀,通常以重義輕利為基礎,為社會普遍群眾創造價值,而自身汲取合適的物質財富;在中國傳統美德中,正確的義利觀佔有很高的地位,是中國古代人民所推崇的做人經商的終極追求。

六、因果觀:佛家最注重因果,辟支佛修證的十二因緣法,可說是因果律中最。深入內心的一種理念。佛教將世間一世因果擴至三世因果即可解釋關於社會中同類不相應現象,將一切串聯其中以使人產生敬畏之心,達到超自然的,嚮往解脫生死心靈寄託。《因果經》說:“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後世界,今生所為是。”《泥洹經》說:“父作不善,子不代受。子作不善,父不代受。善自獲福,惡自受殃。因果觀也是中國文化中重要的道德底線觀念。明瞭因果,就知道種瓜得瓜,種豆得豆的原理。就知道人心念就是種子,種子落地就會產生緣分,由緣而生事,由事而成果。種善因,就會得善果,種惡因就會得惡果。這也是規範人們不敢造惡的道德思想。

七、歷史觀:歷史觀是中國人從周朝以後就建立的一種對歷史記憶的整理,傳承,借鑑的文化。這在世界歷史是非常獨特的民族文化。很多文明古國為什麼沒有歷史記載。就在於這些民族對於歷史的記載比較缺乏。而中國自古就有記錄歷史的史官。可以說,歷史記錄,歷史的記載對於中華文明的傳承具有非常大的承載作用。中國曆代也都非常注重從歷史中汲取經驗教訓來治理國家。如唐朝李世民就讓大臣總結歷史寫了一本《資治通鑑》,還有一本是思想文化借鑑的書籍《群書治要》。這都是借鑑歷史的歷史案例。近代我們的毛澤東主席也特別喜歡看歷史書,如24史,毛主席就讀了很多遍。新中國的建立,以及中國政治體制的建設,都跟毛主席從歷史借鑑中的經驗有關係。中國人善於縱觀歷史,也善於橫看中外的歷史。這也是中國人的文化特質。

八、內求觀:內求是中國文化賦予中國人的靈魂特質,無論是道家文化,儒家文化,佛家文化。都特別注重讓人通過向生命內部求索來達到知內達外的生命境界。如《道德經》第四十七章:不出戶,知天下;不窺牖,見天道。其出彌遠,其知彌少。是以聖人不行而知,不見而名,不為而成。這是講,我們通過內求,就可以達到知內而達外,不出戶而知天下的境地;佛家的內求是通過坐禪的方式,收攝六識而讓自己的生命達到內外合一,心身合一,內外圓融的境地,以此來激發生命潛能;儒家有內省功夫,在《莊子·大宗師》中,顏回與孔子的對話就說明了儒家也有內求內修內證功夫的,而這種功夫就是坐忘。仲尼蹴然曰:“何謂坐忘?”顏回曰:“墮肢體,黜聰明,離形去知,同於大通,此謂‘坐忘’。”仲尼曰:“同則無好也,化則無常也。而果其賢乎!丘也請從而後也。”儒釋道三家的內求觀思想,影響了中國幾千年。

九、陰陽觀:陰陽思想是中國文化中重要的組成內容。陰陽來源於《易經》中的太極演化學說。陰陽是屬於兩儀的範疇。經過歷代發展,特別是在春秋時期,陰陽學說儼然成為了一個學術派別,成為春秋戰國時期的百家之一。後世陰陽學說在道家,中醫中得以應用,並且陰陽的思想融入中國傳統文化中,成為中國文化重要的組成部分。

陰陽哲理自身具有三個特點:統一、對立和互化。在思維上它是算籌(算數)和占卜(邏輯)不可分割的玄節點。自然界中生物的基因,人工智能中的二進制都充分彰顯了陰陽的生命力。陰陽是中國古代文明中對蘊藏在自然規律背後的、推動自然規律發展變化的根本因素的描述,是各種事物孕育、發展、成熟、衰退直至消亡的原動力,是奠定中華文明邏輯思維基礎的核心要素。陰陽有四對關係:陰陽互體,陰陽化育,陰陽對立,陰陽同根。傳統觀念認為,陰陽,代表一切事物的最基本對立關係。它是自然界的客觀規律,是萬物運動變化的本源,是人類認識事物的基本法則。

十、血脈觀:中華民族至今發展已經超過五千年的歷史,在五千年的歷史傳承中,中華民族其中一個悠久的傳承就是血脈傳承。這種血脈傳承體現在中華民族宗廟祭祀,家族文化,家風文化,家譜傳承等等方面。這是中華民族跟世界上其他民族不同的地方。因為中華民族的這種宗廟祭祀文化,家族文化,家譜傳承,使得中華民族的人無論走到哪裡,都與根源血脈的聯繫。你會發現,即便遠在西方國家的華裔,他們依然會依據中華民族根脈的傳承而保持著中華民族特有的文化不斷絕。這也正是中華文化之所以能夠在全世界到處都能生根發芽,開火結果的原因所在。因為有根,所以才能散枝開花結果。

總結:以上十個方面,可以基本概況了中華文化的精髓,代表了中華民族,中華文化其中較為深邃的內核。是中國人,就應該瞭解這些內容。如果你是中國人還沒有了解,那麼建議你去了解一下。這樣才能更好的傳承中華文化,做好中國人!

我是心能智慧文創,您的關注和點贊,就是對我最大的支持,關注我可瞭解更多智慧文創文章,點贊文章讓您收留餘香!


心能智慧文創


中國傳統文化的精髓是什麼?

中國傳統文化歷史悠久、源遠流長。早在兩千多年前,就產生了以孔孟為代表的儒家學派和以老莊為代表的道家學說,以及其他諸多在中國思想史上佔有重要地位的學說或流派。特別是以孔子為代表的儒家文化,可以說是人類文明尤其是東方文明的源頭之一,它不僅在歷史上產生過巨大影響,即使在今天仍發揮著作用。對中國傳統文化的精髓,我們大致可以從科學技藝層面和倫理價值層面兩方面來加以概述。從科學技藝層面看,傳統文化的精髓主要包括飲食文化、服飾文化、園林建築文化、工藝美術文化、戲劇舞蹈相聲等娛樂文化、武術健身養生等體育文化、天文曆法、發明創造及中醫理論等。從倫理價值層面看,中國傳統文化的精髓主要可以概括為君子文化、尚賢文化、謀略文化、恥感文化、禮儀文化、忠孝文化、愛國主義以及人道主義精神等。本文僅從倫理價值層面對傳統文化之精髓與各位進行簡要分享。

一、君子文化

君子文化融中國傳統文化之修身養性、為人處世哲學為一體,使中國傳統文化在世界文化中顯示出獨具特色的一面。對君子人格的崇尚與培養從古至今一直是中國文化的重要主題之一。君子人格反映出中國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榮辱觀、義利觀、道德觀。眾所周之,中國文化的核心內容是做人先於做事,做人是做事的前提和基礎。因此,君子文化就是要教育人們做人要做君子而不要做小人。我們知道,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特點之一就是以德育的形式代替宗教的傳統,對理想君子人格的塑造和追求正好體現了這一傳統。君子人格融溫良恭儉讓為一體,並具有慎獨的自警意識。君子貴和尚中、善解能容的處世哲學,君子厚德載物、和而不同的寬容品格等都在理想的君子人格中得以體現。因此,孔子的許多至理名言,在今天仍然是人們耳熟能詳的用語,如“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慼慼”、“君子懷德,小人懷土”等等,這些為人們所津津樂道的思想言語無不顯示出君子人格的強大魅力,並引導一代代中國人把追求君子人格作為個人修身養性的標準和為人處世的方式之一。

二、尚賢文化

尚賢文化曾經是中國傳統吏制建設所推崇的一大傳統,尚賢思想引導著一代代中國人對知識、能力與人才加以敬重。在中國歷史上,堯舜禪讓的故事開了尚賢文化的先河並一直為人們所傳頌。尚賢文化的核心是“賞賢使能”,就是尊崇和任用有德行、有才能的人。如孔子的禮賢下士主張、苟子的賞賢使能思想等,尤其是先秦時期的墨子對尚賢思想做了比較系統的理論梳理,極大地豐富和發展了傳統尚賢文化。

墨子的尚賢思想是針對當時的世襲貴族制度和才疏德寡的貴族官員現象而提出的一種政治主張,其目的是讓普通民眾中的賢良之士有機會參與管理國家和治理社會。他認為,即使是一般農民和工匠,只要其具備一定的學識、才能和良好的品德,就應該得到舉薦和任用,並給以相應的權力和足夠的俸祿,讓他去為國為民效力。墨子認為,尚賢使能是“為政之本”、眾賢則是“為政之要”、舉賢是“為政之能”。一個國家賢良之士的眾寡以及是否做到尚賢使能,是關係著國家的強弱或興衰、社會的穩定或混亂之根本。他說:“尚賢使能為政也。逮至其國家之亂,社稷之危,則不知使能以治之。”"在他看來,賢良之士是崇尚道德的“仁人”, 是有學識能善辯的“智者”,是國家之“珍寶”,是社稷之“棟樑”。墨子心目中的賢良之士,就是德行忠厚、道術淵博的德才兼備之人。要做到賞賢使能,就必須打破原有的尊卑貴賤、親疏遠近的等級界限,對有賢德之人“富之、貴之、敬之、譽之”。其實,就墨子的尚賢思想來看,儘管其帶有較為濃厚的理想色彩,但其主張對中國古代政治生活中人才選拔仍然產生了潛移默化的影響作用。

三、恥感文化

恥感文化是一種特別注重他人評價和反應的文化。古代中國的“恥感文化”特別強調外在的他律,即主要表現為他人對主體行為的反應和評價。如果一個人感覺自己的行為被他人或群體所肯定、欽佩、敬仰和遵從,他就會在內心油然產生榮譽之感;反之,如果一個人感覺自己的行為被他人或群體所否定、埋怨、貶斥和鄙視,他就會情不自禁產生羞恥之心。正如孟子所說的君子三大樂事,其一為“仰不愧於天,俯不怍於地”,這是恥感文化的典型表現。因此,中國文化特別強調“知恥”的重要性,並把“知恥”意識看作道德的基礎,猶如孟子所言:“羞惡之心,義之端也”。而《管子·牧民》從國家治理的高度突出禮義廉恥的重要性,指出“國之四維,禮義廉恥。四維不張,國乃滅亡。四維張,則君令行,故省刑之要在禁文巧,守國之度在飾四維。”"孟子則從個人品格修養的角度強調:“人不可以無恥,無恥之恥,無恥矣。”他甚至認為,“無羞惡之心,非人也。”宋代著名理學家朱熹認為“人有恥則能有所不為。”清末的龔自珍將個人的知恥與國家的興亡聯繫起來,提出了著名的“廉恥論”。他指出:“士皆知有恥,則國家永無恥矣;士不知恥,為國之大恥。”可見,中國先賢不僅早就認識到恥感在指導和制約人的行為、引導社會風氣等方面所起的作用,並將其視為修身齊家、安邦治國的有效手段。

四、禮儀文化

在歷史上,中國自古就以“禮儀之邦”著稱於世,並以其宏大的理論體系,形成了完整的倫理道德、生活行為規範。這個完整的倫理道德、生活行為規範就構成了一種“文化”,即禮儀文化。禮儀要求人們在社會活動中的行為按規定的或約定俗成的程序、方式來進行。禮儀文化涵蓋人們社會活動中所涉及的交談、服飾、儀表舉止、社交、公共生活、餐飲、求職以及涉外活動中的行為規範和要求,這些規範和要求對於現代人的社交活動仍然產生著重要的影響,並且很多內容和形式至今仍然被有效地沿用。

五、忠孝文化

忠孝文化最初源於儒家對於個人在家庭和國家的角色的理解。作為調節社會人倫關係的基本行為規範,“忠孝”意即忠君孝親,它源於儒家所倡導的“親親”思想,是儒家的倫理道德規範。《論語·八佾》說“臣事君以忠”,要求臣子對國君無條件地效忠。《孝經》說:“夫孝,始於事親,中於事君,終於立身。”孝的最初含義是孝敬父母,是對兒女提出的在家庭中必須履行的義務,隨後推而廣之,要求每個社會成員對社會也應承擔“盡孝”的責任。這樣,儒家就以個人和家庭為基礎,以忠孝為紐帶,把個人、家庭和社會聯繫起來,給每個社會成員規定了立身處事、居家做人的基本準則。儒家甚至倡導“孝為百善之首”。《孝經》上說:“教以孝,所以敬天下之為人父母者也;教以悌,所以敬天下之為人兄者也;教以臣,所以敬天下之為人君者也”,也就是說,無論是家庭、國家和社會都要講“孝道”。為此,黑格爾曾在其名著《歷史哲學》中提出:“中國純粹建築在這一道德的結合上,國家的特性便是客觀的家庭孝敬。中國人把自己看作是屬於他們家庭的,而同時又是國家的兒女。”隨著文明的進步,忠孝文化不斷被賦予新的時代內涵,至今已被廣泛應用於對國家、人民、民族的忠誠,對父母長輩的孝敬。可見,忠孝文化是中國傳統倫理觀念中的核心內容之一,其中包含的許多道德智慧至今仍然具有現實的生命力,以忠、孝為基石的道德規範早已溶人並沉澱於中國社會的各領域,並對中國社會、政治生活發生了深層的影響。

中華民族是世界上最富有愛國主義光榮傳統的偉大民族。千百年來,中華兒女就以自己的無限忠誠履行著對祖國的責任和義務,並在保衛祖國、建設祖國、報效祖國的偉大實踐中體現自己的愛國情操和實現個人的人生價值。愛國主義精神始終激勵著人們前赴後繼,為民族的振興和社會的進步不懈奮鬥,是我們國家發展和社會進步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強大精神力量,是全國各族人民共同的精神支柱。在中華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中,各民族都湧現出了不計其數的愛國仁人志士,他們為國家和民族的生死存亡作出了傑出的歷史貢獻,為後人所頌揚和垂範。陸游的“位卑未敢忘憂國”、岳飛的“精忠報國”、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顧炎武的“天下興亡,匹夫有責”以及魯迅的“我以我血薦軒轅”等愛國情操無不為一代代中華兒女所傳頌,無不被一代代華夏兒女所發揚光大。

六、博愛人道

中國傳統文化的精神實質主要是注重民生的人文主義,其民胞物與的社會理想,崇德重義、仁愛胸懷的道德情操等彰顯出具有中國特色的人道主義情懷。中國傳統文化中的人道主義精神主要體現在傳統的民本思想中。在中國傳統文化中,孔子創立的儒學的核心內容就是倡導“仁者愛人”。他說:“仁者,莫大於愛民。”孔子的“仁者愛人”思想,提倡一種做人的原則,那就是推己及人、將心比心的“已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孔子之“仁”是一種道德意識,即對人的“仁愛之心”,是人之所以為人的道德標準,“仁”反映的是人的本質屬性。孔子之後,孟子則明確提出了“民貴君輕”的民本思想。他說:“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是故得乎丘民而為天下。”他主張的“仁政”是愛民、惠民、利民之政。仁政以天下黎民百姓的安居樂業為內涵,要求對社會成員普遍施以人道。墨子把“兼相愛,交相利”作為自己重要的政治主張,用“兼愛”取代儒家的“仁愛”。墨子所謂的“兼愛”,是一種克服了儒家“愛有等差”之私愛成分又保留了其“愛人”成分之愛,是人與人之間不分地位等級不分親疏遠近和貧富貴賤的平等之愛。這種愛比孔子的“親親”之愛要求更高,但又不乏太多理想的成分,這種愛實際上體現的更多的是墨子的一種道德理想和對其理想社會的一種憧憬。墨子指出:“視人之國,若視其國;視人之家,若視其家;視人之身,若視其身”。可見,墨子的“兼愛”完全是一種“自發的”平等之愛。就“兼愛”的作用問題,墨子認為“諸侯相愛,則不野戰;家主相愛,則不相篡;人與人相愛,則不相賊。”“君臣相愛則惠忠,父子相愛則慈孝,兄弟相愛則和調,天下人皆相愛,強不執弱,眾不劫寡,富不侮貧。”這種“兼愛”是無階級性之愛,體現了其原始而樸素的人道“博愛”精神。由此可見,中國的人道主義精神早已深深地積澱在中國傳統文化中,並在後來的社會發展過程中不斷走向成熟和完善,至今對於中國社會仍然產生出重大而深遠的現實影響。

【親愛的朋友,這裡期待你的精彩評價......歡迎你留言、互動、點贊、關注、收藏、轉發,更多精彩分享給你】


思維技術


中華文化能綿延五千年,自是不同凡響,有其內在精髓支撐,那中華文化的核心是什麼? “仁、德、禮、法、化、和”這六個字,概括了我們中華文化的核心內容和基本特徵,世界上所有民族、所有人的共同追求也不外於此。瞭解了這一點,我們就懂得了中華文化的生命力的強盛。

中華文化是追求美好的,它所有的發展,都是向著“一天比一天更加美好和諧”而來的。所以,我認為美好和諧是文化的核心要求,也是中華文化的核心要求。像這樣公平、和諧相處,達到全人類的美好和諧,沒有一個共同的約定,定出一個共同規範,是很難達到的。

我們的先賢對這個問題早有認識,他們提出了一些要求和規範。我們可以通過幾個漢字來分析一下。

1、首先是“仁”

“仁”在中華傳統文化中佔據著不可動搖的核心地位。如果把“仁”這個字拆開來看,就是兩個人。人與人之間,應當相愛,而這個“仁”就是愛。

2、其次是“德”

“德”字,右半邊除了心,寫全應當是“直”,所以古人常說“直心為德”。“直”就是正直,正直向上即為“德”。“德”要求很高,加個“心”字,是說明思想,加個“彳”,是說明行動,那就是說,不管在思想上還是在行動上,都要求正直向上,這就是“德”的含義。

《莊子》裡提到過“德”,認為“德”就是“得”。物得以生,謂之德。德是一種特殊的力量。它雖然不是一種東西,但卻是一種很不一般的內在能量的力量。這種力量會使東西生長,會使事情成功。可見是一種可以增強生命的力量,可以推動成功的力量。我們怎麼樣來說明這種力量呢?我體會它是一種“勁兒”,說是一種“契機”似乎更容易被理解。在老百姓的語言中,尤其北京話中,有一種說法:“得咧!”有時簡化為一個字:“得!”就是在說:行啦!成了!一切都成功了,都達到了非常“合適”的情況。這種說法正好就是“得”的真正含義。

還必須說明,這個“得”不是僅指一方面的,而是指所有方面。無論從哪方面都合適的“得”,才是“得”的要求。為了保證全面的“得”,各方面又必須遵循一定的原則,這就落在了這個“德”的身上。

冬至這一天,古代也叫“德日”。從這天開始白天長了,這是天體的規律,“陰氣下降,陽氣上升”,萬物開始生長。這一天也叫做“旺日”,即開始生長。所以,“物得以生”——事物如果有了“德”,就開始生長;“事得以成”——事情就可以成功。

“德”是很好的字眼,是幫助人和物旺盛成長的字眼。美好的“文”如何達到全面的“化”?必須依靠“德”。中華文化能有如此的生命力、凝聚力,與這一個“德”字分不開。也可以說:德是中華文化中的一個本質性的核心。

3、“禮”和“法”

我們講究“仁德”,是為了保證全面的“美好和諧”的要求。可以說,“仁德”是中華文化的核心所在。為了保障“仁”、“德”的正常發展,我們需要做有規範的活動,然後把它定成制度,這就有了“禮”和“法”。

4、“化”

人們怎麼樣才能達到“仁”和“德”,走到規範的制度當中呢?有一種辦法——那就是“化”。 “化”字很了不起,篆書的“化”字,無論怎麼看都是兩個人,一個倒著,一個正著。這樣一來,這個字就倒不了了,怎麼看都是正著。這個“化”,反和正都可以,也就是說可以化和、化解,想辦法在各種情況下都能成立。這應當是走向美好境界的一種渠道,有許多事情,只要一“化”,就能解決。

我們一直在利用並遵循“化”這個規律,或者說這個原則。為什麼中華文化越來越博大,越來越精深,源遠流長,長盛不衰?首先因為它是全人類的追求,它代表了全人類的、共同的、追求美好的願望;其次就是中華文化強大的包容性和融合力、化和力。因為在文化發展的過程中是不可能沒有碰撞的。碰撞不怕,在於協調,在於怎樣解決。歸結起來不外乎兩種,一種是讓,一種是搶。搶的沒有好結果,今日的勝者,明日可能又是敗者,今日失敗者明日可能又是勝利者。

打打搶搶不是解決問題的好方法,都不如一個“化”字,通過一個“化”字,可以化解、化和、轉化,很協調地往前走。我們“化”過來的東西很多很多,靠著“化”,我們形成了一個多民族的大家庭。

5、“和”

正邪和合,笑傲江湖

所有的這一切歸根結底都是為了一個字——“和”,這是人們追求的最高境界。這個“和”不是那個“合”。和,是兩個事物,或者不同的許多事物很協調、很和諧地相融,比如各種樂器,不同的樂器吹拉彈唱,構成很好聽的旋律,但它不是兩個不同的事物各自失去了自己。再比如人們的願望、要求五花八門,但的確是可以取得統一的,這裡的統一併不等於是合成了“一”,而是取得了一致,也就是達到了和諧。合,是把兩個不同的東西加在一起後溶解了,失去了自己。

“和”是把兩種不同的事物融合到了一起,各自有著自己的特點而和平相處。世界上萬事萬物不同,人人不同,我們更要提倡和,只有和,才能久。我們的思想和行動,要尚仁德,尊禮法,要通過“化”的辦法,最終達到“和”的境界。

所以“仁、德、禮、法、化、和”這六個字,概括了我們中華文化的核心內容和基本特徵,世界上所有民族、所有人的共同追求也不外於此。瞭解了這一點,我們就懂得了中華文化的生命力的強盛。


全息領導力


就是十二個字:孝、悌、忠、信、禮、義、廉、恥、仁愛、和平!



中國傳統文化主要有三大家:

儒家:講倫理,講人與人之間自然的關係

道家:講道德,講宇宙的規律、人生的本質,和如何隨順自然規律去做,<

釋家:講因果,講事物之間的前因後果的關係。< 釋家現代在基本被佛家代替>

→此三類實為一體,只是三家突出重點不同而已。



→講到根本,就是教人們如何做一個正常的人,遵循宇宙恆常的規律去為人、處事、生活!

→文化,更多地是潛移默化人們的觀念行為,具有道德教化的功能!→這才是文化的真諦,能起到這樣作用的文化才是濃縮的精華→精髓!

→把<>吹成萬能的風精油,這是中國文化的精髓嗎?!



中國文化的精髓就是十二個字:孝、悌、忠、信、禮、義、廉、恥、仁愛、和平!

如果做到了這十二字,那麼;

→就不會有人拿著<>去算命看相騙錢了,因為有廉而知恥!

→就不會有李一這的"假道家大師了"。

人,若踐行這十二個字,那就是一個純粹的人,高尚的人!

國,若踐行這十二個字,那就是全世界的示範國家;全世界做到了,世界就大同了!!



難得難行,才是精髓,,太容易,那隻不過是地攤文化而己→很多人恰恰把這些當作精髓!


歐陽無雨又無晴


回答這個問題時我個人認為我們有必要先知道什麼是傳統文化,傳統文化的意義是什麼?孟子說過,“雖有智慧,不如乘勢”。下面就是我個人的一點理解與認識:在這之前很多地方都提到了文化也就是人類對自然和世界的“人化”這一概念深刻微妙而具有現實的意義。首先讓我們一起縱觀中華傳統文化的含義,中華傳統文化是中華文明成果根本的創造力他具有鮮明的代表性和思想的獨特性,我們民族固有的一種很獨到的文化,是中華民族歷史上道德的傳承、以及各種文化思想和精神觀念形態的總體。我們的中華傳統文化是以先賢孔子為代表的儒家文化為主體為本的,我們都知道我們國家有著上下約5000年曆史而且沒有斷層過,在這包括了我們延綿不斷的政治、經濟、思想、藝術、文化、聲樂等各類物質和非物質文化的總和。我們的中華傳統文化也叫華夏文化、華夏文明,是我們中國五千年優秀文化的統領綜合。因為流傳年代久遠,分佈比較廣闊,文化就是我們對宇宙自然規律的描述,文化就是道德的外延。文化也自然本有,文化是生命,生命就是文化。文化作為軟實力,是決定我們發展進步一切的內在驅動力。文化又是社會意識形態領域的,是中華民族的根本思想精神,是社會政治和經濟的重要根本。所以傳承好,繼承好我們的傳統文化對於我們這個民族是非常重要的,意義是深遠的,用言語是無法比擬,只能靠現實的學習實踐的探索不斷的發展前進,從其意義說起,中華傳統文化是活靈魂是我們行動的精髓,文化的精髓,只要讀懂用好傳統文化才能更好的學習進步。我們固有的傳統文化有著博大精深、兼容幷包的深刻內涵和突出特點,具有著非常重要的社會價值和現實意義。一直以來國外就掀起了學習中華傳統文化的浪潮熱度不減。現在我們本土也逐步開始重視進一步發展我們的中國傳統文化的傳承和發揚,因為許多的因素的干擾和影響我們這個方面還存在許多的短板必須改進迫在眉睫。我們這一代人必須通過深刻學習領會剖析中國傳統文化的內涵並不斷的結合發展形勢的任務的需要探索出一條傳承中華文化的路子很關鍵,以促進國民對中國傳統文化進行全面而理性的認識,深入提出科學發展觀的實質精髓和內涵、進一步促使全世界的文化交流都需要傳統文化這個基礎和根本,不論是在理論上還是在現實的工作中都具有非常重要的實踐意義。也與我們每個人的生活,工作,學習,人生息息相關。縱觀歷史,縱觀古今,縱觀發展,中華文化的精髓有其哲學的現實意義和客觀主觀的時代意義,我們可以清楚的把中國文化的精髓概括為我們熟知的道德文化,仁道文化,君子文化、尚賢文化、恥感文化、禮儀文化、忠孝文化、愛國主義以及人道主義精神、天圓地方,天人合一 ,知行合一等,它們都是中國傳統文化古代和現代化結合並用的的寶貴資源和無價的財富。


我認為我們還可以談到今天我們所講的國學,這也是國學文化的精髓,對於學習弘揚傳統意義上的文化具有非常現實的意義,許多家長從孩子開始培養和學習國學我覺得這是非常對的。我個人覺得可以從國學的書籍開始學習比如我瞭解和略懂的國學經典書籍有十三經,周易,尚書,詩經,周禮,禮記,左傳,公羊傳,穀梁傳,論語,孝經,爾雅,孟子,儀禮等等還有一些二十五史,史記,宋書,梁書,魏書,陳書,包括宋遼金文學等,非常有用的。我知道的喜歡的國學經典的句子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詩經王風黍離)這一句經常會用到。

總後我覺得可以總結一下我們的中國傳統文化還是齊魯文化、荊楚文化、吳越文化、巴蜀文化等地域文化,儒、道、墨、法等主流學派文化的前端精華,也是百川歸海,相互觸攝,綿延至今的歷史產物。她經過先秦時期的百家爭鳴及以後興衰迭變的歷史選擇,形成了儒道互補的思想文化主流,再同佛教思想交合涵化而構成儒道佛三教合流的中華思想文化。 大家熟知的被稱為國學經典的儒家著作的是論語、大學、中庸、孟子可以播下一個動作,便收穫一個終身受益的好習慣。播下一個好習慣,便收穫一個成就一生的好品格。在我們這個現代社會中,就“文明”二字已被人們放在心裡的一個重要位置,每一個人都時時刻刻的在與文明交談和他看齊,每個人的良好習慣舉手投足之間都傳遞著豐富的文明信息,愛充滿人間。那就讓我們從現在做起,從自己做起,從點點滴滴的小事做起,養成良好的文明習慣,這可不是一件可有可無的事。而且做文明的學生不是輕而易舉的,這需要大家確定目標:實際行動去做,用我們的口,禮貌地問,好打招呼,管住我們的口,不吵鬧,不隨地吐痰;用我們的手去幫助有困難的人,管住我們的手,不亂扔垃圾。用我們輕輕的腳步,營造一個寧靜、有序、有著良好學習環境的校園。 我們常常在做一個學生中有文明的時候,也有不文明的時候,如果我們教育孩子是這樣每個公民都是這樣做到了,我們的社會我們的國家不但富強而且更加民主和諧。在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的道路上更加一步,建設小康社會,建設偉大社會主義特色社會更加團結,我相信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上越走越好的!最後把中國傳統文化的精髓繼承好發揚好結合自己的工作和學習實踐,建設家園,建設國家!我個人覺得中國傳統文化的精髓非常棒好,你覺得呢?


兵傳媒


中國傳統文化的核心是“易經”還有“陰陽五行”和“天干地支”還有“河圖洛書”只有易經才能說的上是不讀不是中國人,因為你不懂易經你就不會有中國人的思維。不管是儒家還是道家都是從易經裡分支出來的,我們常說要講道理講道理什麼是道理?易經就是道理,陰陽五行就是道理,河圖洛書就是道理!西方文明講科學,中國文化講道理,西方文明講的都是形而下的看得見的,中國文化講的是形而上的看不到的,所以都說中國文化太虛了,中國文化就是講玄的講虛的。西方文化講物理就是形而下,根據物理發明了手機,發明了飛機等等,中國人講道理就是形而上,所以發明了風水,發明了算命,發明了中醫,都是虛的,別說中國文化不管用,不管你承不承認,風水就是管用,算命就是準確,中醫就是能治本,說中國文化是偽科學的就是沒讀過易經,或者是讀了沒讀懂,不懂中國文化的妙處,什麼都要鑽研學中國文化也是,你抱著懷疑的態度去學你就學不好,學易經,先把你在學校裡學的那一套科學放下來,認真拜讀古聖先賢的智慧,你會上癮的,真的。所以說是中國人還是要裝一套中國的正版系統,易經就是正版的中國系統,否則你表面上看著是中國人,實際上你的思維方式不是中國人,“黃皮白心”易經為什麼可以算卦?就是因為易經講出了規律!算卦只是易經的一個小分支,因為易經無所不包,中醫也講易經,風水也講易經,為人處世也講易經,就算是科學也逃脫不了規律,易經講“福兮禍所依”,現在我們的科學是發達了,人民幸福了,可是環境汙染,氣候變暖,西方文明才流行了幾天,地球眼看就要被掏空了!這不就是禍嗎?


寤擗有摽




中國傳統文化的“精髓”是“氣”!

氣的象數符號是“7”數,以陰陽各半的方式輪動則為7/2=3.5象數語言解讀為“量子能”。古代的先賢則曰“三,五之道”。

精髓之“氣”文化體現在中華民族古代的《道德經》,《易經》兩大傳統文化的的主體之中,獨步千古,傲視群雄,與時俱進,歷久彌新,愈加光彩奪目!

顧名思義,精髓是是一切動物骨骼中心通道源源不斷的流汁(質)。是人體內在的精神及能量支撐。如球體內在的正方體,從二維平面圖像上看則為圓~⭕中的立稜形成的4方形,由1、4、7三數象組合而成。147數內在三元素和是12數象。1為點象,2是線形,形象組合成“射線”象數符號,是時空一切存在事物的動態基因象數,攜147象數自然形成為表裡一體的尤物,內蘊無限玄機!

精髓是有形物質,為能量凝聚生成,為潛在的無形“氣”量能輻射顯象。是三,五之道的實在演繹!

“氣”幅射形象是人體無形的經絡網象構成,自然形成741個穴位點,與射線自然形成741——147映射的陰陽因果效應,對應表現⭕內四方形結構支撐現象的實在性!

有形的精髓文化表現在以自然現象論述為主體的《道德經》中,以其自然形成的序數“21”(線體象數符號)章中論述為:“孔德之容……道之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以閱眾甫……以此”。這裡我們看到老子所謂的“道”實際就是“氣”的現象表述。也就是說“氣”就是“道”,就是“道法自然”,就是《道德經》的主要精義!“精”則是其中的主體,或者曰“精氣”!

無形的精髓文化乃集中表現在《易經》“氣”象的結構和基本的符號上:

⭕是時空一切存在的表象,⭕中心的一點以數字1表象,其幅射線自⭕邊上的交點為2數形➡1……2象形自然形成射線態,相應12數字則理所當然然形成為“射線”符號象數,在《易經》內演繹為陰陽二氣象升降消息卦,也就是《易經》內在結構的12闢卦:復、臨、泰、壯、夬、乾、垢、遁、否、觀、剝、坤卦對應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等12月時氣象,是《易經》64卦象的主體結構“氣”象卦!

射線經過1……2為兩點連線,蘊意量“2”為線、為經的符號象數,同時也自然形成《易經》基本爻象的符號。經為經脈,故自然形成“易”的文章曰《易經》的根本原因,表象“氣”在易象中的運動軌跡!

《易經》的12氣象消息卦與《道德經》的21章論述二者自然組合形成了精髓的無形與有形的整體文化表現。12——21也相應自然形成了精髓先天,後天存在的陰陽映射一體存在關係,表現了同一個主題:1+2=2+1=3。3是時空一切宏觀與微觀物質存在必須具備的基本“量”,

因此1,2兩數兩情相悅,糾纏不休的合成一體基本量3~⭕,以其根本形象自然形成了貨真價實的量子糾纏自然實際現象!相比量子知識的量子糾纏理論要實在千萬倍!如果條件具備我們要做的量子糾纏試驗更比量子計算機所做的試驗將更加精彩和完美!

量子計算機所作的量子糾纏試驗是建立在兩個物質粒子的基礎上的,而我們如果有條件所作的量子糾纏試驗則完全建立在“氣”感應的基礎上的!二者不是同一個時空層次的事物運動現象!

我們如果所能作量子糾纏試驗的話那麼它體現的量子糾纏現象則是二維世界信息的感應現象!量子在二維世界的身份是3*3=9數,體現在時間的流動帶來的效應之中,名之“量子”。

量子計算機所作的量子糾纏試驗是三維世界微觀物質光量子體的信息交流!屬於電磁輻射現象而不是氣感應現象!這時的量子的身份是3*3*3=27,謂之“光量子”~信息(象數符號27)。二者以一個“光”字相區別。

由此看來科學頂峰的量子理論發展已經把現代科學逼到了二維世界的前沿,二,三維世界的交會已成必然的趨勢,量子糾纏試驗為我們展示了一個陰陽交融的廣闊天地,可以為有抱負的有識之仕縱情馳聘,翱翔!

堪擔此大任者是何方人士?無疑西方的科學精英是無門了!唯有數千年東方《易經》精髓~象數流淌澆灌成長起來的中華民族子孫是其不二的主力,整體形象思維為其血液裡固存的稟性,象數語言則為其必然的用運工具,從現在起一個象數語言文化的浪潮必將風彌全球,2045年將初見成果,2080年必走進千家萬戶及世界的各個角落!這不是作者在玩弄文字,譁眾取寵!它是一個年近古稀老人一輩子痴迷《易經》“象數”,殫精竭慮體悟所得的心血凝聚!是中華民族文化精髓~“氣”文化的光芒閃耀必然現象,為三,五之道的延續!其中也蘊含一定的象數語言奧秘!讓我們暢開心扉高舉雙臂,迎接這一天的到來吧!


易境2


中國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數千年來文化的綜合,是中國文化自信的源泉,是推進中華民族實現民族崛起和偉大復興的源頭活水,更是實現中國夢的根本動力。一個民族有一個民族的文化,一個不懂得珍惜愛護繼承發揚自己民族文化的民族是沒有未來的,所以,在這個時代,我們必須樹立高度的文化自信,樹立更大的文化擔當,去挖掘、繼承和發揚我們中國傳統文化的精華。

既然要繼承和弘揚中國傳統文化的精髓,我們就要明白中國傳統文化中的精髓到底是什麼,我們的態度應該是取其精華去其糟粕。下面,簡單介紹一下中國傳統文化的精華。

1.中國傳統文化是多種哲學思想完美融合的文化,具有高度的包容性,而包容性就意味著這是一種有生命力和創造力的文化,中國文化有強大的同化和改造外來文化的能力,將外來文化的精華,吸收為中國固有的文化。這是中國文化的強大的再造改造和吸收的特點。中國傳統文化中,有道家的自然,有儒家的仁愛,有墨家的無私大愛,有法家的嚴謹,有佛家慈愛和奉獻等,這些都是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優秀因子。

2.中國文化中有溫情脈脈的仁愛文化。這是以儒家學說為中心的仁者愛人的文化。儒家文化更注重集體與個人的關係,更注重人倫之間的關係,他所倡導的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己欲達而達人己欲立而立人的忠恕之道,是中國人處理人際關係的金科玉律。在當前,仍然有用!

3.中國傳統文化是注重現實的、強調腳踏實地的文化,中國傳統文化更注重人的精神境界的提升。相對於印度哲學的神學化,相對於西方的自然哲學,中國文化具有強調精神境界追求人的身心和諧的特徵。

4.中國傳統文化有以民為本的優秀傳統。在西周時期,以民為本的思想已經開始出現了萌芽,到了儒家學說的第二號人物,孟子那裡,以民為本的思想達到了頂峰。孟子的仁政和王道理想,就是建立在以民為本的思想上的。

5.中國傳統文化中有崇尚誠信的有點。中國人推崇誠實,在論語、中庸、大學和孟子等儒家的典籍中,誠是一種自然法則,而追求誠則是人的做人的法則。因此,誠信是中國文化中的人倫法則。

6.中國傳統文化崇尚正義。中國哲學歷來倡導義為上,要做符合社會道義正道的事情,在利益面前,要選擇正義,而不是利益。所以,義利之辨一直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焦點所在。

7、中國文化倡導個人融於集體的家國意識。傳統文化認為,個人價值要在國家和社會中才能體現,所以中國人有濃厚的愛國主義思想和家國意識,正所謂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正所謂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

8.中國傳統文化崇尚致中和的精神。中國人在人倫關係上,在世界觀和方法論上是追求中庸之道的,中庸之道不是瞎搞,也不是和稀泥,而是要實現和的狀態,所謂和合與共。所以中華民族又是一個熱愛和平的民族,是一個心懷天下的民族,是追求和合與共美美與共的民族!


好玩的國學


不知道批評“有書”這個官方號,會不會引來悟空的不滿呢?但既然悟空問答想要超過逐漸沒落的知乎,學術的嚴謹性應該要遵從吧。


不清楚“有書”到底是一個人還是一群人在回答問題,因為有時候的表現非常不同,譬如這個問題下的回答就很辣舞。我們來看看他的錯誤所在:

1、說秦始皇沒有焚燬百家書

這如果不是睜著眼睛說瞎話,那一定就是瘋了。

《史記·秦始皇本紀》載“私學而相與非法教,人聞令下,則各以其學議之,入則心非,出則巷議,誇主以為名,異取以為高,率群下以造謗。如此弗禁,則主勢降乎上,黨與成乎下。禁之便。臣請史官非秦記皆燒之。非博士官所職,天下敢有藏詩、書、百家語者,悉詣守、尉雜燒之。有敢偶語詩書者棄市。以古非今者族。吏見知不舉者與同罪。令下三十日不燒,黥為城旦。所不去者,醫藥卜筮種樹之書”。

說實話,我不清楚“有書”這個答主到底是從哪裡看出沒有焚燬百家著作的——“天下敢有藏詩、書、百家語者,悉詣守、尉雜燒之”,“所不去者,醫藥卜筮種樹之書”,敢情“百家之書”就是“有書”答主所認為的“醫藥、卜筮、種樹”之書?這裡的“卜筮”指“易經和易傳”,那麼,百家就只剩下“醫藥和種樹”了。WTF?你在逗我們玩?

清華李學勤教授兩次在涉及清華簡的學術會議上指出,秦火是造成經典斷代的罪魁禍首:一是文獻斷了;二是文字訛誤。

2、說孔子刪詩書是閹割文化

延陵季子來到魯國訪問時,聽過魯國《詩經》的演奏,跟傳世本《詩經》次序相合。那麼問題就來了,孔子出生於前551年,延陵季子訪魯在前544年,才7歲的孔子怎麼能刪定《詩經》呢?既然“有書共讀”,上次看到答主說導師給列有書單,實在不敢相信對於《詩經》的公案這個答主竟然一無所知,難道連知乎也沒有玩過嗎?我印象裡,天涯論壇以前也有人討論過這個問題。

歷史上第一個說孔子刪詩的是太史公,原話是“古者詩三千餘篇,及至孔子,去其重……”,刪除重複的內容,這沒什麼,在今天出土的竹簡中我們也能發現重文現象,即使是今天的高科技時代出版社依舊會犯下錯誤。但“古者詩三千”,太史公你確定不是在嚇唬我們嗎?

孔子面對的《尚書》,可以推斷出已經是一批錯簡嚴重的文物,因為古代記載文字主要是簡、帛,且以簡居多,所謂“韋編三絕”,就是指繩子斷裂。那麼,西周早期的典籍,到了孔子這裡繩子不斷才怪,現在發掘到或從海外收購的竹簡很多,北大、清華、安徽大學、上海博物館都有,這個整理工作很耗時間,就是因為這批竹簡都是散亂的,是沒有繩子的。覺得不明白,自己拿出一本書,每頁撕下,每行切下,最後再把這麼多不同的行數組合成一本書,你就知道難不難了。

光《詩經》就“三千多篇”,是“三百篇”的整整十倍!這數量,你得用多少竹簡來抄啊?你這抄下來放哪?誰來管理?竹簡過了一定的時間也會損毀,誰來繼續抄錄它們?三百還能讓人相信,三千多篇還不把人給累死了?其實現在出土的戰國竹簡形制都有,二三十釐米的長度,《上博簡》、《郭店簡》類校釋書籍都錄有竹簡照片,各位可以對比下,看看光詩經就三千多篇是個什麼概念。

3、少正卯公案

少正卯這個問題,清代以前的學者就不說了,討論已經很多。近人裡面,錢穆、唐君毅等已經詳細論證。少正是鄭國官職,而不是魯國官職。其次,少正是世卿制,孔子則是庶人提拔上來,即使他是司寇(司寇還不是世卿制),就能殺的了世卿貴族?再者,子產有沒有誅鄧析,孔子和子產同時代的人,他會不清楚?

4、董仲舒捧漢武帝臭腳?

董仲舒沒有提出過“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如果他沒批評漢武帝,漢武帝為啥要殺他?連這個基本的史實都要歪曲?

5、唐太宗的過錯

對唐太宗提出系統批評的是朱子,這個答主引用的基本都是來自朱子的觀點,後面卻又批評宋明理學,可見邏輯之混亂。其次,若史家都在作偽,那“有書”你個答主從哪知道你所謂的真消息的?

6、理學走向僵化

我在其他問答裡已經回答過,朱子理學是中國學術史中最接近自然科學的,賀麟、王太慶、汪子嵩、陳來等學者都持此看法。而關於人性,理學提出了人不但有天地之性,還有氣質之性。氣質之性對應的就是過去所說的“情”和“欲”,因為古代佛老都是滅情、欲的,理學就是針對佛老,提出氣質之性是人本有,根本無法消滅的看法。這個觀點糾正了魏晉玄學以來的“聖人無情、無慾”等壓抑人性的說法。你可以說跟我們現代人比,說理學落後,但理學跟古代比,那還真是很開放的。

王陽明本人是很支持朱子的,所以他才區分晚年朱子和早年朱子,但王陽明的學說本身是心學,跟自然科學就不沾邊,明末三大啟蒙思想家都對陽明學有批評。

7、清軍入關和儒家跌入落後的深淵有關聯?

事實上,清軍入關造成的是整個傳統文化的落後,因為明末的西學東漸運動,在清朝成了皇室的私人物品,自然科學只能在皇室之中流傳,而不允許民間學習,這跟儒家有關係?這個鍋儒家不背!


肥嘟嘟的小不理


一百多個回答,各人說各人的,都是說著自己想到的,但離答案還很遠。 所謂傳統文化的精髓不能是幾個字就能表達清楚的東西。

1、天下觀,齊家、治國、平天下!老百姓齊家,諸侯治國,天子平天下,這就是社會分工,個人幹好自己的事。

作為天子,不能小家子氣,他應該建立一個其樂融融天下共主的大同世界,就是人類命運共同體,民間也叫“四海之內皆兄弟”。你好我好大家好,以前你是外國人,來來來,都是兄弟,我們就是一家人了!

這種理想社會是老百姓最希望看到的,一直存在了二千多年。並且一直在實現。

2、社會道德治理和法制相結合,這就是魯國的國君周公所研發的《周禮》,後來孔子把他又昇華了,成了儒家文化的基本內涵。

啥意思呢?實際上就是道家一直宣揚的【道】!只是這種“道”描寫的是社會治理的問題。因為有二千多年,不同時期雖然出現了不同的問題,但主流的社會治理體系至今依然延續。

美好的社會不只是有法治,還需要完善的道德體系,未來,這種社會道德治理肯定會與時俱進,發揮更好的作用!

3、家庭的觀念和中庸之道,這兩個特點相信大家生活中每天都有體會。走極端的可能活的很滋潤,不走極端的人可能活的最長久。

4、優秀的內涵其實很多,不只是某一點,三言兩語實在描述不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