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名白糖罌荔枝文化歷史

茂名荔枝貢園,從千年滄桑中走來

貢園位於高州根子鎮柏橋村委會,總面積約80畝,是粵西地區現存最古老的荔園,至今已有2000多年曆史了。明末弘治年間,何氏祖先從原籍福建遷到廣東高州府茂名縣根子柏橋村開基創業,發現大園嶺這棵優質荔枝,雖然果實大小和味道還不錯,但該母樹已年過800,老殘致極,結果少。何氏祖先便採用“圈枝”辦法繁殖新苗,在大園嶺開墾擴種,由於該母樹老殘枝少,能繁育的苗不多,於是再到圍山嶺找到兩棵荔枝“圈枝”繁殖,種滿了大園嶺,面積約100畝。因得知在唐朝時期有人在此採摘荔枝進貢給楊貴妃,人們便稱大園嶺的荔枝園為貢園。園內古荔叢生,形態各異,這些古樹的樹齡多有500年以上,主幹已部分腐朽,中空成洞,根部萌生新芽,幾代同堂,相映成趣,極具觀賞價值,是一座名符其實的荔枝博物館。

茂名白糖罌荔枝文化歷史

白糖罌荔枝原名曾叫妃子笑荔枝,母樹位於茂名市高州根子鎮柏橋村委會嶺腰村的貢園,距今已有1300多年的歷史,現存的白糖罌荔枝老樹為第二代樹,是高州根子的柏橋村和茂港羊角祿段村何氏的祖樹。唐朝嶺南地區高涼浮山嶺下有一小山叫大園嶺,長有一棵野生荔枝樹,結果豐產穩產、果肉厚核細、味道極甜,沒有命名。唐朝玄宗年間,祖籍高涼(今茂名高州)的高力士,身為唐玄宗的心腹內侍,得知家鄉高涼有一種叫荔枝的水果,為討楊貴妃的歡心,特使人從高涼大園嶺採摘荔枝獻給楊貴妃。由於荔枝保鮮難,用鮮竹筒盛裝保溼保鮮,令驛站800里加急快馬加鞭送入宮中,楊貴妃見到鮮紅的荔枝大喜,笑容可掬,於是稱這種荔枝為妃子笑荔枝。高力士見楊貴妃對荔枝這麼喜愛,既喜又憂,喜的是楊貴妃吃到他家鄉的荔枝後,高力士將受寵加倍,憂的是這荔枝保鮮和運輸困難。從高涼通過驛站快馬加鞭運入宮勞民傷財,數量又難以滿足。次年他便對楊貴妃說該荔枝已受天災死亡,從此,再也無人敢叫該荔枝為妃子笑荔枝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