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窮不過三代”,第二代結局已定,第三代農民的出路在哪裡?

“工二代”這個詞來源於一個網友。引起大家關注的是對於“窮二代,富二代”的對比思維。因為富二代這個詞是社會普遍議論的話題,某某富二代跑車,名錶,坐擁明星網紅。“天價餐,天價紅包,天價寵物”

“窮二代,爹窮,子窮”兩代窮。

農村“窮不過三代”,第二代結局已定,第三代農民的出路在哪裡?

那麼網友口中的”工二代“是不是指已經在外打工了的第二代務工人員?

如果說如今的九零後作為打工的主流部分,那麼“工一代”應該是70後左右的人。

對於70後大家都知道是一群非常具有時代色彩的人群。

那個時代的人在成長事情經歷了《平凡的世界》式的奮鬥洗禮,充滿對生活的純真的嚮往和不屈的躁動。

農村“窮不過三代”,第二代結局已定,第三代農民的出路在哪裡?

家庭結構上,兄弟姐們都很多,物質相對都不充足,而又出於社會改革和轉型的節點。所以那一代是比較能吃苦的一代,這一代打工人員所經歷的最為心酸。記得前幾年看過一部電視劇叫《溫州一家人》就是反映出那個年代溫州人創業和奮鬥的感人故事。

而那一代也是機會最為大的時期。但是如今的“工二代”視乎並沒那個時期的諸多優勢了。

如果說那個時代出門靠的的是“肯出力,有膽量”。那麼作為“拼爹”時代,如今的“工二代,農二代”不僅要面對沒爹可拼,還得面對來自“房子,車子,娶老婆”的諸多壓力。

農村“窮不過三代”,第二代結局已定,第三代農民的出路在哪裡?

畢竟如今年輕一代誰讓他再回家種地那是不可能的事了,不但不會種,而且也不願意去種。農二代,向工二代的轉型專家說是社會的進步,畢竟不用從事面朝黃土背朝天的農業勞作了。

但是作為新時代的工二代未來的出路在哪裡?

城市還是農村?

歡迎關注“溫先生聊三農”大家共同探討“三農”話題。歡迎你的留言和評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