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說“天河注水”——兼辨天水得名

再說“天河注水”

——兼辨天水得名

□吳治中

再说“天河注水”——兼辨天水得名

天水湖 天水在線攝於2016年7月18日

天水,一個神奇空靈、令人浮想聯翩的名稱,一個神奇美麗、令人嚮往的地方。

天水何以稱“天水”?按照一般習慣,一個地方被官方正式確認,其名稱在該地應該早已存在了。也就是說,當漢元鼎三年漢武帝設立“天水郡”時,天水應該早就叫“天水”或者當地已經有了叫天水的地方了。

天水在夏、商時期屬雍州。《漢書·地理志》:“天水郡,武帝元鼎三年置”(公元前114年,漢武帝析隴西初置天水郡)。這是官方對天水區域最早的行政命名,也是天水之名最早見於史籍記載。

關於天水的得名,說法種種,頗多爭議,主要有:

(1)、因“天河注水”得名 說。

(2)、因“天水祠”得名說。

(3)、因八卦“乾(☰)”、“坎(☵)”“書契得名說。

(4)、因西漢水得名說。

(5)、因“天水湖(池)”得名說。

再说“天河注水”——兼辨天水得名

天水湖 天水在線2016年2月4日晚航拍

下面分別辨析:

(1)、“天河注水”是民間傳說。很多有關天水的書籍、文章都記載了這樣的傳說:在漢武帝元鼎三年(公元前114年)一天夜裡,天空忽然電閃雷鳴,風雨交加,隨著一道金光閃耀,地上現出紅光。頓時,大地連續震動,在轟隆隆巨響聲中,天崩地裂,地上形成一個巨大陷坑。只見天上大雨傾盆,水流傾瀉而下,注入陷坑之中,於是形成一湖,名曰“天水湖”。此湖水位穩定,水質純淨,甘冽醇厚,“春不涸,夏不溢,四季瀅然”。人說這湖與天河相通,又叫它“天水井”。後來,這個傳說被漢武帝聽到了,他就命令把要新設的郡建在湖旁,起名“天水郡”。從此,有了“天水”之名。很多人又把這種現象解釋為是一次地震、暴雨的描述,如果實有其事,這就是一次非常大的自然災害。

漢武帝憑此命名的說法很不可靠,因為中國古代無論是地名、年代甚至人名等等的命名或者起名,有以吉祥、祥瑞為要的傳統習俗,故絕不會用給人們帶來大禍患的自然災害作為命名的根據。對這個命名理由,史書沒有記載,沒有實據證明它就是“天水”得名的依據,可能只是後來人對“天河注水”的臆測曲解演義,是一個神話了的民間傳說故事,只是傳說故事容易被人們接受並易於流行罷了。

再说“天河注水”——兼辨天水得名

天水湖 天水在線2018年10月26日航拍

(2)、因“天水祠”得名說。有專家提出:“查考兩漢文獻,原來“天水”之名得於祭祀之祠。”“‘天水’之為郡名,非起於湖名,而是得名於‘天水’之祠,用以紀念漢之興起於西方,象徵漢初漢得水德之運的觀念。”這個說法有誤,已被學界大多數人否認,但因這個觀點隨正式出版物發行而影響仍存,故在此簡要辨析:

《史記·封禪書》:“後四歲,天下已定,詔御史,令豐謹治枌榆社,常以四時春以羊彘祠之。令祝官立蚩尤之祠於長安。長安置祠祝官、女巫。其梁巫祠天、地、天社、天水、房中、堂上之屬;晉巫,祠五帝、東君、雲中、司命、巫社、巫祠、族人、先炊之屬;秦巫,祠社主、巫保、族累之屬;荊巫,祠堂下、巫先、司命、施糜之屬;九天巫,祠九天;皆以歲時祠宮中。其河巫祠河於臨晉,而南山巫祠南山秦中。秦中者,二世皇帝。各有時。”

《漢書.郊祀志》上有相同記載,大意是在(漢高祖建漢)四年後,天下已經平定,詔命御史,令豐縣整修枌榆社壇(枌榆社,漢高祖劉邦故里的土地神祠,在豐縣西南二十餘里),恭謹祭祀,四時祭祀,常於春季用羊豬祭祀。令祝官在長安建立蚩尤祠。在長安設置祠祝官、女巫。各地巫祝各司其職,分別祭祀不同的神祗。

這段話中提到的“天”、“地”、“天社”、“天水”等等後面實際上都省略了一個“神”字。在西漢前期,國家祭祀的主要神靈有:天、地、天社、天水、房中、堂上(祖先)、五帝、東君(太陽)、雲中君、司命(文昌四星)、巫社、巫祠、族人、先炊(炊母神)、社主、巫保、族累、堂下、巫先(即巫咸,古巫中有靈者)、施糜(主施糜粥之神)、九天、河(黃河)、南山(終南山)、秦中(傳為秦二世)。這些神靈,有的已不清楚當時所指具體對象,大致可歸納為天帝、天界日月星辰、地、山川之神、前朝帝王等類。

所以,《史記·封禪書》所說“天水”是當時祭祀的天神之一,應該是天上司雨之神,與天水地名並無關係;又據文中“梁巫”、“晉巫”、“秦巫”、“荊巫”、“九天巫”、“河巫”、“南山巫”按所管方位各司其祭祀職責來看,“梁巫”所祭祀的“天水(神)”也不是現在的天水這個方位的神。《尚書·禹貢》:華陽黑水惟梁州。華指華山,華陽為華山之南。黑水應為褒河,為漢江上游較大支流,位於陝西西南。古代分中國為九州,《尚書·禹貢》作冀、兗、青、徐、揚、荊、豫、梁、雍;梁州的方位主要在四川盆地和漢中地區。三國時始有行政區劃意義的梁州,治所在陝西漢中,先稱“南鄭”,唐德宗改其為興元府,此後漢中不再稱梁州。隋朝末年(619年)四月,王世充佔據河南,於洛陽登基稱帝,改宋州(今河南商丘)為梁州。唐武德四年(621年)復為宋州。梁州實與天水無關。其“梁巫”也應該是主持梁地祭祀的巫祝。

所以,此說所依據的“天水”含義實與“天水”得名不符。

再说“天河注水”——兼辨天水得名

天水湖 天水在線2011年7月1日攝

(3) 、八卦“乾(☰)”、“坎(☵)”書契得名說。 在伏羲的眾多功績裡,有“始造書契,以代結繩記事。”,中華民族在還沒有發明文字之前,相傳是用打繩結來記錄事情(件)的。而八卦的陰陽爻就是最原始的書契。神奇的是,就是在八卦的八個卦象中,乾“(☰)”就是“天”字的原型,而坎“(☵)”,就是水字的形狀。並且在河圖圖解中就有“天一生水,地六成之”的解釋。它們中都包含了“天水”二字,這只是一種巧合,我們為伏羲的偉大創造中含有“天水”二字這種奇妙的巧合而慶幸。但以此推斷就是天水得名的根據卻有些牽強,二者之間缺少必然聯繫。

再说“天河注水”——兼辨天水得名

天水湖 天水在線2018年6月10日航拍

(4)、因西漢水得名說。西北師大趙逵夫教授說天水源於天漢,秦州來自秦人。這個說法是客觀科學的。

首先得說說西漢水的發源地、天水古代名山齊壽山——古嶓冢山。它在我國古代曾有過很多著名的稱謂:嶓冢山、鴻冢、崦嵫山、(西)壽丘、兌山……我國古代很多典籍中對它都有記載,很多歷史事件也發生在這裡。成書於西周前後的我國古代典籍《山海經.西山經第二》載:“……(太華之山)……又西三百二十里曰嶓冢之山。漢水出焉”。(《史記·封禪書》“自華以西,名山七,名川四。曰華山,薄山。薄山者,衰山也。嶽山,岐山,吳嶽,鴻冢,瀆山。”屈原《離騷》中有“望崦嵫而勿迫”。“嶓冢之山”、“ 鴻冢”、“ 崦嵫”等等就是今齊壽山。

天水師院教授、天水隴右文化研究專家雍際春在《天水放馬灘木板地圖研究》中說:“西漢水古稱漾(yàng )水,發源於嶓冢山即今齊壽山,這在今天既不大又很平常的一山一水,卻是先秦時代很出名的山水”。

我國以“漢”為名的河有兩條,一條就是我們的西漢水,曾有別名漾水、犀牛江等,源出於甘肅省天水市西南的嶓冢山(今齊壽山),它在陝西省略陽縣匯入嘉陵江,是嘉陵江的重要支流。《尚書-禹貢》載:“ 嶓冢導漾,東流為漢。”說明嶓冢山是漢水的發源地。一條(東)漢水(江),源出於陝西省西南部寧強縣,在武漢市入長江,是長江最長的支流。(東)漢水源頭,也有嶓冢山、西縣等等地名。關於兩座嶓冢山、兩個西縣等等的先後真偽,筆者在《嶓冢山考》(載天水師院學報2003年2月23.1)一文中已經做了詳細論述,這裡再不贅述。古代曾有人認為兩條漢水是同一條河,後來是因為漢代地震使地形發生變化,使漢水一分為二,才形成了東西兩條漢水。酈道元《水經注》“漢有二源,東出氐道,西出西縣之嶓冢山。闞駰雲:漢或為漾。漾水出崑崙西北隅,至氐道,重源顯發,而為漾水。又言,隴西西縣嶓冢山,西漢水所出,南入廣魏白水。”按照稍早於酈道元的北朝時期敦煌人闞駰撰寫的《十三州志》的記載,齊壽山還是遠古時期人們所說的崑崙山,酈道元引用了這個說法。

古代銀河也稱雲漢、銀漢、天河、天漢、星河等等。《詩.小雅.大東》中就有“維天有漢,監亦有光”的詩句。古代非常著名的西漢水發源於同樣著名的嶓冢山(闞駰謂崑崙山),故將他與天上的銀漢(河)相提並論,稱它為“漢水”,漢水就是天河,天河就是天水。

再说“天河注水”——兼辨天水得名

天水湖 天水在線2016年8月11日航拍

(5)、“天水湖(池)”得名說。實際上這個說法與西漢水得名說同源,只是根據更加充分。清人顧祖禹的《讀史書輿紀要》卷59雲:“天水湖在(秦)州南七里。《秦州記》:郡前有湖,冬夏無增減,故有天水之名。”古代記載地方,其方位往往按照當時州、縣治所在地為座標說明,但因為種種原因(比如時間跨度長、天災、戰禍以及各朝代行政區劃變動等等),一些地方作為座標的州、縣治所經常挪移,因為座標依據的變化,記載也隨之變化,加之後來者引用出處往往不同,就會造成概念混淆,引起後人研究的混亂。

對於“州南七里”之天水湖,因為古代文獻記述多有出入,故爭議一直較多。但在西漢水上游流域,古代確曾有過“天水湖”( “天水池”)。並且在上世紀七、八十年代,在禮縣祁山、永興(大堡子山秦王族墓及永興秦貴族墓一帶)還數次出土帶有“天水家馬”、“天水人家”銘文的先秦(周代、最遲為秦)銅鼎,可見在秦朝之前,就已經有了“天水”的名稱。

古代天水多湖,至今秦州城區還留有“南湖”、“西湖”、“東湖”等等地名。也有兩個“天水”,一個在齊壽山(嶓冢山)東,一個在齊壽山(嶓冢山)西,兩個天水距離齊壽山都在30公里左右,古代都很著名。為了區分,現代人們把西面的叫“小天水”,是今秦州區天水鎮鎮政府所在地。小天水就位於西漢水(古代也稱漾水)上游,唐太宗、宋太祖分別敕封題匾的“天水湖”就在其旁;而(大)天水位於藉(xi)水(古代稱洋水)上游。兩水都源於齊壽山(嶓冢山)。神奇的是西漢水入嘉陵、匯長江,它的流域屬長江流域,其長江流域特色非常明顯;藉水入渭河、匯黃河,黃河流域的特色也很明顯。所以古今又稱齊壽山為分水嶺,天水之奇特亙古聞名。

據《禮縣史話》記載:在今禮縣鹽官以東的峁水河(亦稱紅河、橫河等,原屬天水轄地,與天水鎮交界),為西漢水上游重要支流。1990年,在峁水河與西漢水交匯處附近的草壩村出土了一座南山妙勝廨院(宋)碑,有宋徽宗趙佶親書的“大觀敕書”四字。刻於大觀元年九月六日的碑文中明確記載:”......秦州南山妙勝院,敕額古蹟。唐朝貞觀二十三年賜額‘昭玄院’、‘天水湖’。至本朝太祖皇帝登位,於建隆元年將‘昭玄院’賜敕皇改‘妙勝院’,‘天水湖’改‘天水池’。其水冬夏無增減。......於元符三年十月二十七日,經略周浡夜夢本院降龍尊具天水池,特奏朝廷......南山妙勝廨院在天水縣茅(峁)城谷......”後面還記有紹興十四年王楫、王寧及其子、孫舍院基增修妙勝廨院佛殿、法堂等等經過。

這個記載,非常明確地說明早在唐代以前在西漢水上游就有“天水湖(天水池)”,貞觀23年唐太宗李世民就賜有“昭玄院”和“天水湖”的匾額。北宋初樂史撰《太平寰宇記》載:“天水縣,(州)西七十里,古縣也。後唐長興三年於縣界南置縣治,縣界無山有水,一派北流入長道縣界。”其中的“西”指秦州州治之西。其所載“天水縣”治就是現在的秦州區天水鎮所在地,西漢水在其境內流向禮縣。從邏輯關係來說,是湖以水名,先有“天水”,後有“天水湖”。

實際上,從古至今,齊壽山(嶓冢山)在當地人們的心目中仍然偉大而神秘。“齊壽山不大不小,壓倒三江河堖”,無論是發源於此的西向的西漢水、東向的藉河南源南溝河、南向數百里又與西漢水匯合後進入嘉陵江的白家河,早前民間都稱他們的上源為“天河”。就在1986年天水地改市後出版的第一本《天水市地圖冊》上,藉河(古稱洋水)南源齊壽山至秦州城區段(亦稱南溝河)明明白白標註為“天河”。而嶓冢山作為“三江河堖”,其中最為著名的就是西漢水。筆者家鄉就在齊壽山下,幼年嬉戲的西漢水源頭河段,當時明明確確就被人們稱為“天河”。西漢水以“漢”為名,與天上銀“漢”遙相媲美,漢水就是天河,天河就是天水。

這就是“天河注水”是為天水的實證!天水就是天河流注的地方,天水得名於“天河注水”名不虛傳,但絕不是一場暴雨、地震的產物。

注:此文原刊發於2017年天水老年大學學刊(內部),有改動。(2019年3月1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