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炸事故發生後要關注這些事,你知道!?

爆炸事故发生后要关注这些事,你知道!?

3月21日14時48分許

江蘇鹽城市響水縣陳家港儲罐發生爆炸事故,並波及周邊16家企業。

截至目前,事故已造成47人死亡、90人重傷,另有部分群眾不同程度受傷。

爆炸事故发生后要关注这些事,你知道!?
爆炸事故发生后要关注这些事,你知道!?爆炸事故发生后要关注这些事,你知道!?

濃煙滾滾,聲聲巨響

事故的進展牽動著

全社會人們的心

當地市民深夜排隊

為傷者獻血的一幕

更是感動了億萬網友

化工廠爆炸,不同於一般爆炸

那麼化工廠火災事故有哪些特點呢?

1爆炸威脅大

化工車間、倉庫、儲罐發生火災時,由於各種因素的影響,往往先爆炸,後燃燒,也有時先燃燒,後爆炸。爆炸時會在一瞬間造成建築結構破壞、變形或倒塌,對崗位工人、滅火人員的安全有一定的威脅。

2燃燒速度快

化工企業生產過程中的原料和產品沸點低,揮發性強,絕大部分物質具有易燃燒、易爆炸的性能,起火後燃燒速度非常快,常常導致大量危險化學品的洩漏。尤其是輕質油品和可燃氣體,燃燒時蔓延速度快,常常以爆炸形式出現,瞬間全部燃燒。有些可燃液體,除火勢蔓延速度快以外,本身也有流動性,起火後失去控制,到處流散,使火災迅速蔓延擴大。此外,火勢的蔓延方向,往往沿著逆風或可燃氣體流動的相反方向蔓延。

3毒害性較大

化工企業發生火災時,有些物質在燃燒過程中產生大量有毒氣體,有些物質在化合、分解、重整時需要某些有毒氣元素做添加劑。

4火災現場情況複雜

化工廠發生火災後,往往導致建築物倒塌、道路堵塞,行動不便,有時先後或反覆出現燃燒、爆炸或伴有毒氣等情況,給滅火行動帶來很大困難。

5易造成環境汙染

在事故狀態下,有毒氣體的飄散,會造成局部地區的空氣環境汙染;有毒危險化學品在失控狀態下的流淌,會造成地面環境汙染。

爆炸事故发生后要关注这些事,你知道!?

科普作者、清華大學化學博士孫亞飛說:除了及時撤離民眾外還有一些生態性後果需要格外關注並應及時做好相關預案!

01

注意相關物料的洩漏

苯、對苯二胺等物質(以及它們的不完全燃燒產物)在洩漏後,有可能會對當地的水源造成危害。當地應該立刻對大氣和水體進行汙染物監測,之後還應留意本地河流、飲用水、農產品監測情況。

當地人也應該儘可能得補充新鮮潔淨的水源(比如儲存一些瓶裝水),最好能夠供接下來3-4天飲用。在當地汙染物被清理之前,不要飲用地表水。

02

預防吸入性傷害

太陽出來,氣溫升高,會加速有害氣體的揮發。苯揮發成氣體後,會刺激眼睛、皮膚和呼吸道,引起頭暈、倦睡、頭痛、噁心、呼吸短促、皮膚眼睛發紅,嚴重時神志不清。如果身在現場,最好身著防護服和防護手套,同時戴面罩。如果不幸吸入或接觸,需要儘快接觸新鮮空氣,脫掉汙染的衣服,用大量水沖洗皮膚或淋浴。

比較合理的救助方式是——先向爆炸現場的上風口疏散民眾,並隨時注意風向變化。將當地群眾儘可能遷移到出事點10公里以外的地區,避免遭受有毒空氣的傷害。等到環境監測顯示空氣中苯的濃度正常時,再回到原來的住所。

需要注意的是,苯雖然有較為濃重的氣味,但是對於普通人來說,通過嗅覺進行檢測是靠不住的:一是因為苯的氣味區分度不算很高,不像氨氣這樣;二是氣態苯的密度大,擴散相對慢,所以需要較高的濃度才能嗅出氣味。

03

防範二次爆炸

進行現場指揮的江蘇省消防救援總隊參謀長陸軍表示:有些化學物質在燃燒過程中如果只是簡單撲滅,一些留下的物料和氣體容易積聚,遇到高溫和著火源可能會導致二次爆燃和爆炸。

此前,現場部分火苗沒有完全撲滅,這是因為消防部門正在根據災情和現場情況設定,如何及時撲救或等待它充分燃燒,待力量調集準備充分、滅火藥劑齊全後,再一次性進行撲滅。

對於市民來說,無論是否身處化工廠區附近,都應掌握基本的爆炸事故自救常識。危害事故來的猝不及防,做好準備,才能冷靜脫險。

爆炸事故发生后要关注这些事,你知道!?爆炸事故发生后要关注这些事,你知道!?
爆炸事故发生后要关注这些事,你知道!?爆炸事故发生后要关注这些事,你知道!?
爆炸事故发生后要关注这些事,你知道!?爆炸事故发生后要关注这些事,你知道!?
爆炸事故发生后要关注这些事,你知道!?爆炸事故发生后要关注这些事,你知道!?
爆炸事故发生后要关注这些事,你知道!?爆炸事故发生后要关注这些事,你知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