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调音师》,为什么觉得我们和别人看的版本不一样?

导读:看完《调音师》,为什么觉得我们和别人看的版本不一样?

最新上映的一部印度电影《调音师》,引发了全民热议,关于阿卡什到底有没有瞎的话题,微博热搜热度居高不下。

受传统印度电影以弘扬正能量、塑造励志形象为主 的套路影响。很大一部分的观众看完这部电影,会觉得这是一个关于善良的故事:主人公阿卡什装瞎搞艺术,邂逅爱情,糊里糊涂撞破杀人真相最终经历重重磨难却依然旧善良的故事。

看完《调音师》,为什么觉得我们和别人看的版本不一样?

相信善良版本的人,当然也有自己的说辞。而这样的一种认知,是我们期许的结局,它是美的,是好的、更是感动的。

比如他曾想拯救那个即将被杀的老太太,坐上电梯前来阻止,只是惨案还是发生了,被黑寡妇推下楼惨死。

看完《调音师》,为什么觉得我们和别人看的版本不一样?

比如在目睹了黑寡妇杀害她丈夫全程后内心分外挣扎,最后决定冒着装瞎被发现而名誉尽毁的风险去报警,拆穿谎言为死者还一个公道。

比如他曾经是那么善良,真诚,热忱的去帮助过别人,甚至是连街头的一个卖彩票的妇女都帮助,为别人留一口生计。

看完《调音师》,为什么觉得我们和别人看的版本不一样?

比如在被真凶警察追杀,落入贩卖人体器官的人贩子手里时,依然选择善良真诚的相信他们,甚至到最后还和他们一起合作,惩罚坏人。甚至到了最后的最后,人贩子医生想要杀害车子后座的黑寡妇时,他还试图去去劝解等等。

所有的细节串联起来,人们看到的更多是一个善良的,真诚的,阿卡什。

看完《调音师》,为什么觉得我们和别人看的版本不一样?

而对立的,关于他黑暗面的揭发,也有人佐证,甚至看到了完全相反的一面,颠覆了正常人的思维,细节的剖析,让人细思极恐。

两种版本的争议点以电影的开头和电影的结尾的一个细节——兔头拐杖作为分水岭。

阿卡什若干年后跟女前女友讲完他经历一些故事,起身离开后,在前女友看不到的转角用拐杖随意将地面的易拉罐扫进了垃圾箱。

看完《调音师》,为什么觉得我们和别人看的版本不一样?

如果说他没有失明,那么意味着他在说谎。而之前的这些死者都去哪儿了呢?他们是怎么死的?他们的结局如何,没有人知道,我们只是从他口述的故事中的知道他编造的一个结局,一个善良版的结局。我们该相信他依旧善良吗,事情的真相究竟是什么?

天使或恶魔,黑夜或白天,哪一个才是正确的结局呢?

比如他利用人体器官贩卖者的信仰——湿婆神获救;利用前女友的同情和倾慕去欺骗她得到她;利用伤害自己的器官犯罪团伙为自己报仇;利用黑寡妇最后一点心软和同情获得下车逃生的机会等等。

看完《调音师》,为什么觉得我们和别人看的版本不一样?

如果说,从一开始他就不是善良的,这个故事该有多可怕?随着这些细节的一步步剖析,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细思极恐。联想起之前看到的这些小小的细节的镜头,顿时感觉遍体生寒。

毕竟这样一个俊朗的、阳光的、友善的一个浪漫的与艺术家,最后成为一个深藏的、黑暗的、伪装的角色。这极大的反差,怎么能不让人毛骨悚然呢?

看了这么多年剧,尽管主角总是招黑、被陷害、被利用、被欺骗,甚至九死一生,但最后看到的结局一定是美好的——坏人得到惩罚,好人依旧善良。

看完《调音师》,为什么觉得我们和别人看的版本不一样?

而在这部电影里,我们习以为常的答案没有被抛出。但是,是谁规定的善良不能腹黑?连电影中的湿婆神——印度宗教之一,都具有生殖毁灭的双重功能。这样的矛盾,连神都说不清楚的善与恶,要让它们共存,我们又怎么判断什么才是真正的善或恶呢?

大家对这部电影是怎样解读的呢?你认为结局究竟是怎样的,欢迎在下方留言分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