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一个年轻教师整个职业生涯都拒绝评职称,只把精力放在教学上,最终会是什么结果?

美蛙英语


很多88后的青年教师从踏上岗位开始对教育工作的观念发生了改变。看了很多评论,要么是评上的。要么没做教师。

树挪死,人挪活。以前那种在学校籍籍无名,在外面因为自己的某项能力获得社会认可然后才在学校得以发展的例子比比皆是。有些你写那些义正言辞的话时内心也许真的是揣着明白装糊涂,用现在年轻人的话说。你们老一套骗不了我们了。

真正不承认当下职称评价体制有问题的人特别是教师是很少见的。职称高荣誉多的教师课堂水平必然高于职称低的教师谁也不能打包票。

当下现状就是,很多有能力的年轻教师在不违反教育国家各项规定前提下,发挥特长在社会上获得更多的荣誉和财富。当然也有顶风作案的。

中国教育的改革问题,青年教师因为当下国家的各项政策和先进更宽泛的社会包容作为新鲜血液,用个性和能力在逐步清洗多年以来体制留下的不足。让教育行业自身感觉到痛,感觉到不安,感觉到不稳,从而互相适应,逐步改进。

然而有一句话是对的,能力好的认真教书的去评职称真的是早晚问题。那么,后来的年轻人也许真的就选择晚,因为要赶早与时俱进。要赶早把更多的时间给家人,给自己。大家都知道,评个职称时间很长。好比一个比赛从二月开始,初试到复试半个月,决赛,公开课期间磨课又一个月。。大家都很累的。


金凯瑞银凯瑞铜凯瑞


如果一个年轻教师整个职业生涯都拒绝评职称,结果会怎样?

看到这个问题的时候原谅我笑了。

脑子里浮现的是不久前发生的一个场面。当时整个科租的老师都集中在办公室评课,说着说着就说到了职称问题。

主任:现在我们科组都是一级或以上的职称了吧?

大家:好像是!

突然,眼光落到了一老师身上。

科组长:噢,不。还有一个不是!(声音越来越低)

大家:那个,我们上次说的走出去学习的计划校长批了吗?

真的好尴尬😓

那位当初看不惯职称评选各种丑恶而一直都没评职称的老师,最终垫在了职称鄙视链的最底端。

你可以说世俗的眼光我不在乎,只要你承受得住!

整个职业生涯都不评职称,还会怎样?

1.原始职称的那点工资会让你觉得更入不敷出。

谈钱很俗,但老师也得吃饭养家!此处省略千字,说多了都是泪!

2.得到的机会总比别人少。

很多职位的竞聘、岗位提升的培训都与职称挂钩,你拿着一个原始职称,别人可能看都不看你一眼。

个人认为,职称该评的还是得评,不说其他,就职称评选的过程就是对自己的磨炼。论文,课题,班主任工作,教学研究,当把这些都做齐了,会发现其实比一身扑在教学生上更有成就感,毕竟,那也是自我提升的一个过程嘛!

教学相长,也许可以这样理解!



英语学习猫


一个年轻教师整个职业生涯都拒绝评职称,只把精力放在教学上,最终是什么结果?

一、从假设中来,回假设中去。

题主的问题只是一个假设,年轻的教师,他没有走完整个职业生涯,跳出来作这样的假设,并没有什么现实的意义。因为,每一个人都会审时度势,重新调整自己,职称制度也会不断地改革,说不定明天早晨,他就决定参加评审了。当然,在短期内,我们还看不到职称评审制度会有太大的改变。

我们不妨就从现实出发,一起来假设一下……

1.首先作一个悲观的假设

先不说这位年轻教师,他是否可以通过“只把精力放在教学上”来实现教育的梦想,成就非凡人生。假设他只是一个普通的教师,一入职到退休,“整个职业生涯都拒绝评职称”,他“只把精力放在教学上”,假设现行的职称评聘制度一直延续下去,会有怎么样的结果呢?

从以下“义务教育教师基本工资标准表”来看,不评职称的教师将会比评了职称的每个月少领很多工资,岗位工资与职称挂钩,薪级工资也要套用职称任职年限,由此产生的养老金扣除,公积金,职业年金……一并减少了,还有绩效工资,各种津贴,一年,十年,一生……要少领多少工资?退休后少领到少钱?

请问,老师当中,有多少人可以对这些实实在在的问题置之度外?

2.我们也可以用作一个乐观的假设。

乐观地假设他“整个职业生涯都拒绝评职称”,“只把精力放在教学上”,不负初心,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在教育届创出了一片天地,为教育事业奋斗了一生,凭自己非凡的教育教学理论和实践能力,成为教育家,一位不用评职称却名利兼收的教育名家,甚至实现财务自由。可能性不是没有,梦想还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

他可以对评职称置之度外了,而这种高度又有多少人可以企及?

3.当然,还会有可多的可能性。

显然还有很多种假设的可能,比如,根据教龄自然晋级,那还有谁会拒绝吗?又比如,缩小职称级别之间的工资差距,甚至没有差距,那还不如取消职称评审……这些可能性,我没有兴趣去说了。

从现实来看,结论出来了,那就是,拒绝评职称的人是要吃亏的!

二、复杂的内心,理性的选择。

相信那些和我一样,在评职称的路上一路走过来的老师们看了这个题目,内心都会是复杂的!曾几何时,众所周知的原因,在每一次面对职称评审时,我们内心都是迷茫的,矛盾的,无助的,甚至是鄙夷的……

因此,对于这样一个年轻教师,有“整个职业生涯都拒绝评职称,只把精力放在教学上“的想法似乎多了一份理解。我也曾跟这个年轻教师一样有过拒绝的想法,内心曾经发出过同样的声音。只不过,不同的是,在现实面前,在世俗面前,我屈服了,我参评了。

因为,我可以声称“把精力放在教学上”,但我不可以像他一样鄙夷世俗的功名利禄,理解归理解,人在江湖,身不由己,专业技术职称是教师晋升的唯一通道,我可以爱教育,但我不可以不顾及我和家人的生活,我要面对基本生存,解决温饱,再过上小康生活的现实问题,为了相对更美好的生活,我选择了参评。

忠告:专业技术职称是教师职业生涯晋升的唯一通道,我也深知职称评审制度设置和评审过程有很多问题,但我没有拒绝参评,在评职称的路上走过了一大半,失败了,再申报,摸爬滚打,走到了今天。我想说,年轻人,去评职称吧!

大家看了有什么补充,请在下面留言!谢谢!


师云风马牛


我是六零后中师生,我就是这样的另类,真正做到淡泊名利,职称中一,不打算晋中高。虽然职称低了点,工资少拿了点,但在家爱家,两个孩子学有所成,从未让人操过心,家庭和睦,老人健康长寿;在校爱生,把学生当自己孩子一样爱,遵循教育规律,师精讲少讲生多读多写教学模式如鱼得水,从不布置课外作业,所有成绩皆来自课堂时间。在学生课业负担较重的当今,我不为名利所累,走出了一条独有的真正“减负”的路子。爱是教育的最高境界,我无意间问鼎峰巅。子女成家立业,家庭和睦幸福,老人健康长寿,现在乐观地静待三五春风,笑傲江湖。


老张132996796


一个年轻老师一生拒绝评职称,只把精力放在教学上。这种想法和做法对不对,暂且放一边不谈。但“三味”认为该年轻老师至少还没弄清“职称"与“教学”的关系问题。

教学是一个老师必须尽职尽责完成的本职工作,这与评不评职称毫无关系。而职称只不过是对一个老师教学工作的评价和认可的形式之一。

正常情况,上级会按有关制度阶段性定期对每一位教师的教学工作进行评价,并且对评价结果的好差优劣予以奖惩。这个评价是由不得老师愿不愿参与的。只要一个老师教学成绩突出,上级会公平公正地给予奖励并颁发荣誉证书。


但“职称”这项评价不同,它需要老师自己主动申报。由于职称与工资待遇挂勾,想申报的老师很多,且竟争又大。作为一名年轻教师,不想申报职称,不想将自己的业绩转化为经济待遇,完全是个人的事,与任何人无关。

评职称需要个人花费一定时间和精力,甚至还可能导致一些负面情绪,这是现实!但如果因此而将“职称"与"教学”对立起来,就不应该了!

难道为评职称,就不再将精力放教学上了?

反过来,不将精力放教学上,又凭什么去评职称呢?


当下现状,教师职称评聘因条件多、指标少,评审过程又免不了出现不公平现象,教师评个职称确实不容易!甚至还招致很多一线老师的各种“吐槽”,也让很多老师产生了放弃申报职称的念想。

但无论怎么讲,对于一位年轻老师而言,只要教师职称还存在,放弃评职称的想法和做法,实质上是一种逃避现实的"无为”体现。

现在上面正在深化职称制度改革,各地也陆续出台了许多优惠政策。年轻教师敢于做出将毕生精力投入到教学工作上的人生决择,是完全正确的、值得肯定的!


相信,教学工作干出色了,职称也不再成为什么难事!

欢迎关注头条号【三味聊教育】, 让我们一起从新角度看教育老问题!

三味聊教育


对评职的感受,我是深恶痛绝。一是生平讨厌做无聊的事。评职需要好多的资料,好多的打印,好多的证件,对于我这种喜欢默默工作,甚至连很多证书都随时搞丢(多次搬家)的人来说,讨厌繁琐的其他事的人来说,已经基本上完全放弃了评职,一是没名额,而是不喜欢勾心斗角,不喜欢献媚讨好,最主要是不喜欢把时间浪费在不美好的事情上。职称都能评定我优秀不优秀的话,活着就太没劲了。从教几十年,学生和家长才是最好的口碑。

曾经很多老师也郁闷过,抗争过。比如跳槽。😌😄😄真正的优秀教育者,有多少能得名得利的?尤其是在公立学校。私立学校真的公平多了。这点值得领导们深思了。公立不怕留不住教师,私立学校却一定要留住好教师。所 以,症结所在一目了然。

如果职称不是与钱挂钩,去你奶奶的职称,我只想安静的做个美老师。享受生活的美,享受教育的美。闲时,写写随笔,给家长点教育孩子的心理学知识。去掉浮华,留下清高。

发张刚组织完的全班分组辩论图片。组织前,设计能每人参与的步骤,花了两个小时,这个最难,因为个别学生口语表达问题较大,必须还得让组长组员互相帮助。然后设计了组长公平选人的方案,目的是,将来走上工作岗位,能人尽其用。设计了家长参与,帮助拍照制作活动影集,学生和老师共同评分制度,家长捐奖品,实现家校互动互助目的,帮助青春期孩子与父母的情感靠近,最后还设置了很喜剧的抽奖活动,因为每个家长的奖品都未知,很多惊喜出现,让他们懂的爱与传播爱的快乐。活动下来,我直接累趴。但乐在其中。每学期都有类似的结合教材的各种活动,目的是,培养孩子成为一个自立,能干,有知识,快乐的人。比如自制食物大赛,比如购物表演,都几乎是全班参与。这里面的各种不稳定必须提前预料。

和评职的无聊比较起来,这种活动带给自己和他人--家长和学生的快乐,成长,美好,简直就毫无可比性。因此希望,简化评职。或者取消职称与工资挂钩严重的行为,给天下普通老师一份简单的自豪感!

让所有默默无闻热爱教育的老师们能更快乐的享受教育,播种美好!

远离评职,虽然心底有憋屈,但世界那么大,去享受很多的快乐吧。



二十多年的教育小故事


我也是从教三十多年,一直站在讲台上,还有两年就退休了。我所在学校本来就是个乡镇学校,教的学生都是农村孩子,由于县城扩建,就把我校改了个名称,成了县直学校,可老师们并没有享受县直学校待遇,原来的县直学校教师每年都有免费体检,我们没有。唯一区别就是我们没有乡镇补贴这和县直学校一样😊。由于职称倾向乡镇,我们都十几年没名额了,所以中一职称的老教师很多。再就是原来在乡镇教书的老师在乡镇晋升了高级职称,家里有关系的调到我们校,所以永远满额超编,我们同学都同等情况有晋升高级的也有没高级的,工资差了千多元,以后差距越来越大,因为每次工资调整都和职称挂钩,所以年轻人千万不要因为对职称制度的不满而不去晋升,只顾及教学搞清高,因为你要食人间烟火,需要消费,不能和钱过不去。好多老教师就是因为埋头苦干,把自己事耽误了,导致自己工资比同等情况教师每月少千多元,生活就降低不少。


枣乡老人1966


“整个职业生涯都拒绝评职称”、“只把精力放到教学上”!

我不知道这位老师为什么要拒绝评职称?而且还是“整个职业生涯”!是职称评定制度失望呢?还是对职称评定制度排斥、抗拒、否定?

职称评定制度固然有他的不合理性,但是职称评定制度作为一项整体性的制度,还是有他存在必然性的。

职称评定制度制定的初衷是,激励教师积极进取,不断学习、不断进步,促进个人的专业发展。

可悲的是,再好的制度,如果得不到公平、公开、公正的实施,也会把好经念歪的。

现在的职称评定过程,藏有很多的猫腻。公开课评定奖项、荣誉的获得、推荐机制、初评、复评、文章的发表与鉴定、考勤、教学成绩等,几乎每个关口都需要你去奋力“打通”!这对于一线踏实干活的老师来说,确实不公平!

当职称评定成为“捞取利益”的温床时,整个制度必然走形变味!

这时候,我能够明白题主为何说“整个职业生涯都拒绝评职称”了!

他分明就是对评职称极度的绝望啊!他是不愿意为了职称而去苟苟营营啊!

他只想安安静静的、踏踏实实的教书育人!

确实,评职称牵扯了教师太多的经历!评职称过程中的各种虚伪行为,各种不切实际条件,各种吃、拿、卡、要,都让人心烦!

难怪题主要一怒之下“终身拒绝评职称”!

但是,姑苏老师劝你还是要评!你要将“全部精力放到教书育人”上,这肯定是对的!可是,这与你要评职称并不矛盾!

当你教学做出成绩时,你也就可能得到更多的荣誉与机会。当你足够优秀的时候,你评职称只是水到渠成而已!那你还不评,又是为何呢?

记住:优异的教学成绩是评定职称的基础,好级别的教师职称是对你教学成绩的肯定!

先做好自己,当你足够优秀时,没人能拦得住你!

不评是你的错,评不上是领导的错!

加油吧!


姑苏讲堂


1.放弃评职称,完全把精力用于教学,也许只是他刚参加工作时的冲动,是一种对教育的无限热爱产生的教育理想和信念。但是,生活离不开柴米油盐姜醋茶,生活不仅仅有诗和远方,更多的是眼前的苟且。当因为自己工资低买不起房子娶不到媳妇时,他的信念迟早会动摇崩塌。

2.一个把全部身心都投入到教学中的年轻教师,一定会在教学中有所建树。你若盛开清风自来,当他的教学水平步步提高,教学成绩出类拔萃时,他就会脱颖而出成为名师。到那个时候,属于他的荣誉光环会接踵而至,只要他不拒绝,晋升职称必然也是水到渠成。当然,也可能出现另一个极端,虽然他勤勤恳恳醉心于教育教学,但是无奈自己天资有限,加之现在的学生难以管理,他的付出可能得不到应有的回报,最终还是一头默默奉献的老黄牛。


QQ841296820


参与不参与评职称完全是个人的选择!如果,这样的老师在选择教师这个职业的时候,已经确定了自己一生所要去追求的目标,就不会为领导开会讨论出的评判老师的标准所动。除非这个标准有助于这个老师所追求的目标的实现。也就是说,学校考核教师的能力高低的标准是否符合,教书育人这个根本是关键。我所在单位,斜了门了多年选拔工程师,高级工程师,几乎都不是那些有真才实学的人。但得到高级职称的人有一个共同特点,他们的学历都是最高的。潜心研究技术和学问的人,精力应该不会放到学历上,而是可能把精力用在所关注事情的深度上,以及对相关内容的广泛猎取上。这样的人在一生中可能钻研出一俩个成果,也可能没有成果。职称和收入,在单位不会高。其实,教育和人才评价体系,应该减少学历所占比重,更有利于真才实学的成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