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疾險的坑,替你找全了!

現在重大疾病的發生率越來越高,在過去的30年裡,中國癌症的增長率可以是爆發式的。面對平均20萬的重疾治療花費,越來越多的人開始購買

重大疾病保險作為家庭保障。但是你知道有哪些坑需要注意嗎?下面,錦妹就來為大家解答一下。

重疾險的坑,替你找全了!

因為重疾手術方式而不能理賠

目前各大保險公司的重疾險產品條款中仍然有些這樣的規定:投保人必須按條款要求的手術方法治療,才能獲得理賠

有些長期重疾險產品中的條款都是多年前的,但醫療技術日新月異,很多規定的治療手段都以過時。比如,某外資保險公司大病險的條款有這樣的規定,“癌症等重大疾病,任何組織塗片檢查和穿刺活檢結果不作為病理依據”。但醫生解釋說,現在癌症的病理診斷全都是依靠穿刺活檢和組織圖片檢查結果,如果不包括這兩種,那就只能切樣檢查。但是這種檢查方法在中早期癌症中很難發現,也就是說,投保人只能捱到癌症晚期再去醫院檢查,否則就得不到保險公司理賠。

重疾險的坑,替你找全了!

重疾險中身故不一定能賠

投保人在購買重疾險時,一定要看清楚是否有這樣一條:身故保險金,退還已繳的保險費

如果相同價格、相同保額,身故不賠保額,而是退費的話,就等於在投保人在三項保險責任中 “身故”一項的投保權益就不能得到補償,明顯屬於不公平條款。

同份保險,不同病種賠付保額不相同

重疾險市場競爭激烈,很多保險公司利用投保人的錯誤觀念,在保障種類上大做文章,保障病種20種、30種、50種,最多的甚至500種。投保人當然覺得保的病種越多越好,但在實際理賠中明顯不是。

重疾險的坑,替你找全了!

消費型重疾險好處多?

重疾險按照保費類型分為消費型和返還型,消費型重疾險一般都是短期,如果投保人一年內不發生意外,錢就算白花了。而返還型重疾險一般都為長期繳費,投保人連續繳納很多年後,如果沒有發生理賠,保險公司會返還保費。

正因為如此,消費型的重疾險比返還型便宜很多,很多代理人由此誤導投保人購買消費型重疾險。當然,如果投保人在年輕時沒有太多的金錢投入,消費型的重疾險還是可以購買的。

重疾險的坑,替你找全了!

年紀越大易生病,適合爹媽?

我經常收到朋友諮詢,我想給爸媽買份重疾險,抵禦大病治療費用問題。有這份孝心固然是好的,但是我們不得不面對一個現實:重疾險對投保人年齡的侷限性

重疾險儘量早點買,因為保費可能會出現“倒掛”現象,即保費支付和保障額度相當,甚至超過保額。你在25歲購買與你在45歲購買,同樣的保額,保費可能高出一倍多。

1、買重疾險,要先投大人,後投孩子。大人作為家庭的經濟支柱,一旦發生不幸,不僅家庭經濟蒙受損失,孩子的保護更無從談起。

2、保費支出量力而行。不要因為代理人的忽悠而投入大量的金錢在保費中,通常家庭保費支出佔家庭總收入的10%最佳。

3、重疾險額度並非越高越好。投保人因根據自己的風險需求高低、收入水平等多方面因素綜合考量,額度越高保費越貴。

重疾險的坑,替你找全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