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说普洱熟茶的渥堆发酵工艺(上)

渥堆发酵是什么?

渥堆是指一种制茶工序,当茶叶采收经过初制成为毛茶后,用人工的方法加速茶叶陈化的一种过程。一般而言,方法是在毛茶上洒水,促进茶叶酵素作用的进行,期间也有微生物参与发酵,待茶叶转化到一定的程度后,再摊开来晾干。

细说普洱熟茶的渥堆发酵工艺(上)

普洱熟茶

“渥堆发酵”是形成普洱熟茶特殊品质的关键工艺。普洱茶在渥堆发酵时,不仅在选料上严格要求,必须选用云南大叶种晒青毛茶。优质普洱茶最基本质量前提是:外形条索粗大肥大、完整,色泽褐红。

还要在发酵期间注意整体渥堆发酵数量,注意水分控制、温度、通风效果,以免影响发酵。

不同海拔地区发酵普洱茶所需要的时间不尽相同,春茶一般需60-70天,夏秋茶一般50-60天。

很多喝茶之人对于熟茶的包容度是没有生茶高的,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人们觉得熟茶在地面发酵不卫生、脏,但是熟茶性温和,适合更多人喝。下面,我们来看看熟茶的制作流程,能否减轻您心中的顾虑呢?

细说普洱熟茶的渥堆发酵工艺(上)

给待发酵的普洱茶洒水

熟茶的制作流程

一般分为七个步骤。

一、选地

选什么样的场地,对发酵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新的发酵房不能马上拿来发酵用,需要进行养地,主要目的是为了除去新地面的异味,保证发酵茶的品质。养地的过程是这样的:把熟茶的碎茶、茶末等,铺在地面上,大约1厘米高,然后浇透水。接下来每隔2-3天洒一次水,保持表面湿润。直到水泥地面变黑,茶末没有茶味为止。根据实际情况,有时,这个养地的过程得重复几次,才可以进行正常发酵。地养好后,用水冲洗干净地面,等地面干透就可以试发酵了。一般来说,起初几批茶很难发酵出较好的效果,所以都会用较廉价的茶来发几批,即便失败,损失也不大。所以,为了可靠起见,最好选择经常发酵,已经用了多年的熟地发酵。

直接在水泥地板上,或者是在用水泥瓷砖砌出的发酵池里发酵是目前大多数传统茶厂的发酵场地。现在也有些新兴企业出于更加卫生的考虑,采取离地发酵的方式,一般是在离地几公分处铺上一块有无数小孔的夹层不锈钢板,把茶堆在钢板上进行发酵。

细说普洱熟茶的渥堆发酵工艺(上)

堆翻

二、堆茶

通常把晒青毛茶堆成50-70厘米高,进行发酵准备。至于是50厘米还是70厘米,就跟茶叶的等级有关系了。一般,越是粗老的茶,堆高也就越高。从外形看,堆子上面是平坦的,边缘呈梯形。堆子有100多公斤的小堆,也有10-20多吨的大堆,根据各厂的技术标准和需要掌握。

三、洒水

水质的好坏对发酵茶品质影响很大。一般勐海地区的茶厂都抽取地下水来发酵。由于勐海地区自然条件的优越性,构成了勐海熟茶的优势。从口感来说,勐海地区井水清澈甘甜,一般直接泡生茶就有不错的口感。据检测,勐海地区的水多为酸性。所以,在发酵普洱茶时时候,大多数参考勐海地区水的酸碱度,来选取发酵用水。洒水量是一个很重要的参数。一般是每100公斤毛茶需要加30~50千克水。这么大的一个范围,到底是30千克还是40千克,还是50千克,就取决于经验了。所谓看茶做茶,一般嫩茶洒水要少一些,粗老的茶菁洒水较多。洒水均匀以后就盖上发酵布开始发酵了。

细说普洱熟茶的渥堆发酵工艺(上)

开沟

四、堆翻

茶洒水堆高后用发酵布盖住,让温度上升。堆温一般在50~65℃之间,大约两周的时候翻第一次堆。每次翻堆后,堆高逐步降低,从60厘米逐渐往下降。通过堆子上插的温度计来检测堆温,以控制温度不要超过65℃。接下来差不多每周进行一次翻堆,如果温度高的话就要翻得更勤。每次翻堆的过程中还需要解块,为平衡茶堆的温度、湿度,增加透气性,解散“结团”茶条。如果温度过高,翻堆不及时,就容易引起“烧堆”,致使茶堆碳化而报废。

五、开沟

几次翻堆后,堆高继续下降,通常不超过40厘米。一周后,即发酵周期的第35天左右,堆子温度降为35℃左右,就可开沟,让茶冷却并干燥。每隔3-5天开一次沟,交叉开沟,如此循环往复至茶叶含水量低于14%,普洱茶的干燥切忌烘干、炒干和晒干,否则将会影响到普洱茶的品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