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舞《唐诗逸舞》:唐诗中起舞,穿越回你专属的唐朝

组舞《唐诗逸舞》:唐诗中起舞,穿越回你专属的唐朝

文 / 剧评人 李轻侯

如果让你回望唐朝,你会选取哪些典型?如果让你记录唐朝,又会以何种方式?

不可否认的是,“唐诗”是走进唐朝,绕不开的符号。

近日,欣赏了由中国歌剧舞剧院首席演员唐诗逸领舞的《唐诗逸舞》。

《唐诗逸舞》从现代人视角走进唐诗,用舞蹈肢体动作叩开唐朝的时光之门。随着舞者的开合和音乐的律动,时光在他们的举手投足间、一颦一笑间倒转。唐朝,就在眼前。

唐朝诗歌灿若星海,诗歌的选取十分关键。《唐诗逸舞》由《春江花月夜》、《长恨歌》和《剑器行》三段舞构成。

这三段组舞的创新之处,在于并不拘泥古典舞的布景和服饰,通过简约大方的配色和投影,带人摆脱已程式化的盛唐,探寻属于自己的唐朝风韵和气质。

春江花月夜:景、情、哲理的三位一体

《春江花月夜》作为张若虚孤篇气绝全唐的佳作,当仁不让。这首诗开了很多诗歌史的先河,是首次在一首诗中将景色、情感和人生哲理三者极为巧妙地融为一体的范本。

说实话,个人觉得意境大开大合的春江花月夜有些抽象,并不容易表现。

舞剧中,悬起的线条,舞动出如潮水般的脉脉律动,带给人春江潮水的意境。

虽然诗中以春、江、花、月、夜和人这些主题词错落重叠,有张有弛地幻化,让人去感受月夜的佳境,人生的思考和探寻,离人的相思。

但终归,全诗“月”是毫无争议的第一主角,月亮从共潮生,到月上中天,再到落月摇情。无论是写勾勒清明澄澈的春江月夜意境,还是对月生发“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的慨叹,还是依托明月遥寄却不得的相思之情,月亮贯穿始终。

所以从这舞蹈一开始,我就在从布景和舞蹈中寻找这只为关键的“月亮元素”。

这一段舞只用到了五人。的确,对于春江花月夜这样一个静谧的主题,人多才是不应该的。

由于布景十分简洁,并没有体现出月亮。随着舞者的轻盈曼舞,月亮蓦然间通过光效呈现出,一轮鹅黄色的月亮充满了大幕中央,

随着舞者位置的变化,人影也投到了月亮上,有种与月共舞、与月倾诉、与月对话的效果

第二次出现月亮,五位舞者的人影次第投在了明月之上。最终,一名舞者冲到台前来,营造出舞者从月亮中冲向观众席的感觉,最终人影覆盖住了整个屏幕,一切归于平静。从某个角度,也可以想象为在月亮中的舞者(人影)就是“乘月者”——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其间,还有一处,我觉得是通过舞者肢体动作展现月亮,几位舞者用臂膀连接撑出了一轮圆月。

组舞《唐诗逸舞》:唐诗中起舞,穿越回你专属的唐朝

长恨歌:若无长恨,何以成传奇?

“天长地久有时尽 ,此恨绵绵无绝期”。

长恨歌这一篇章中,由于有故事可循,表达起来更有剧情一些。

木棍成了主要道具,简洁贯穿始终,道具幻化多用,也是这一篇章有趣的点。

奴仆以棍为竿,以纱为帐,唐明皇在他们的簇拥中发现了杨玉环。

杨玉环走入帐中,突然纱帐从赶顶掉落在杨玉环身上,成了她华贵的纱裙,表明获得帝王的宠幸。

四名舞者分持一根木棍,围起来了一个方框,唐明皇和杨贵妃的美好爱情生活在木方框中舞动开来,热烈的情愫漫溢。

此处,木棍围成了四方形的围栏,在我看来可理解成“历史的围栏”,这对举世瞩目的情侣、这段传奇般的爱恋,虽然贵为帝王爱情,却依然要被历史框住。

中国人讲究“无规矩,不成方圆”。

突然,两人炽热的爱恋冲出了这木棍的四方围城,两人开始自由奔放的双人舞,舞得澎湃、热烈、饱含深情。

组舞《唐诗逸舞》:唐诗中起舞,穿越回你专属的唐朝

但冲出规矩的爱情,必然好景不长。经历短暂的狂热的爱情后,两人被两组舞者用木棍分开、隔离和驾驭着,唐明皇和杨贵妃,都冲不出各自的围栏。

舞步变化间,其他四名舞者用木棍敲打地面,营造出警钟和最后通牒的效果,这是历史的分岔口,这是帝王的抉择。

唐明皇在抉择的倒计时面前,舞得缓慢、头痛欲裂;杨贵妃在舞台中央兀自空转,表现出面对未来的迷茫,看不到出路。身在人手,此刻的她,似乎第一次如此深切地感受到,无法掌握自己的命运转向。

最终,几人用木棍交错着架在她的脖颈间,这是命运的枷锁。帝王为她加了最后一根枷锁,落寞抱憾离去。

被四根木棍交错扼住生命咽喉的杨玉环,挣扎了片刻,最终倒地。

此处,原本地面白色光斑泠泠,突然出现了红色的光做对比,放佛是血泊一般,放佛是爱中的血恨和牺牲。

佳人去后空余恨,是唐玄宗对她的深切思念。躺倒在舞台中央的杨玉环,由舞者用竹竿在她身上支出了三角形,这是爱情的坟墓。舞台两侧,一人独舞木棍,另一对舞者演绎着情侣曾经的爱恋和缠绵。这是爱情和规则的较量,这是爱情在历史围城面前的无力感。

最终,年脉的唐明皇再次出现,怀念和祭奠着这逝去的爱。

剑器行:武舞忆峥嵘,干戈四周星

先说《剑器行》该诗,是杜甫咏叹盛唐时期精擅剑舞的公孙大娘的长诗。诗人写此诗年已55岁,诗中借几十年前观看玄宗开元年间著名舞蹈家公孙大娘舞剑器的回忆,倾述了饱经忧患,却仍滞留异乡,难耐今昔兴衰对比之感。

剑器行中,战鼓声、箫声、胡笳声,营造出了战舞的氛围。

组舞《唐诗逸舞》:唐诗中起舞,穿越回你专属的唐朝

由于这是武舞,所以舞者的舞蹈中,有着很多幻化自武术的动作,充满刚气和硬气,独舞大开大合。

前半段,从一人舞剑,一人武术的相映和配合,到六名舞者的群舞。

这一篇章,整体色调简约大气浑然,服饰上,六人均为黑色纱裤,领舞唐诗逸上穿暗紫色上衣,男生上身赤膊,另外两名女舞者着肉色上衣。

光效由黑暗变满场白光,整体色调十分素,是黑与白的经典色搭配。

组舞《唐诗逸舞》:唐诗中起舞,穿越回你专属的唐朝

下半段,舞者变换服饰,以水袖代剑,次第舞着水袖出场。黑色水袖舞动时,呼呼作响地生风。

当唐诗逸开始独舞水袖时,舞台背景色变成了殷红色的晕染效果。她舞动着黑色的水袖,在红与黑的强烈对比下,舞出金戈铁马沙场的残酷,舞出“来如雷霆收震怒,罢如江海凝清光”的荡气回肠。

独舞过后,群舞黑色水袖时,背景返归白色,黑与白的对比,仿若经过了惨烈的厮杀阶段。

接着,白色背景变暗,人物投影在后方幕布上,由于灯光巧妙地设置,光束从两个方向打来,舞者经过一个点位,会呈现出“一人三舞”的效果,真人舞者和后方屏幕上两个人影共同舞出很美妙的效果。

最后,主角唐诗逸再次从容出现,踱步。此时,背景再次变红,这红是大红,是鲜红,并且非晕染的效果,对比地上的白色,冲突感极强。

主角应声倒地,这时舞台色彩效果翻转和对调,由红幕白地,变成了白幕红地,符合主人公倒在红色血泊中的效果。

继而,战争结束、沙场落幕般地,转而进入一片深深的黑暗。

看过了《春江花月夜》对人生的思考和探寻,走过了《长恨歌》的爱恨情仇,经历了《剑器行》的荡气回肠。

尾声配乐迅速从《剑器行》的壮烈雄浑的气势中,转变成了抒情,一切归于平静,舞者们以优雅的舞步再次登场,影子投在身后的幕布上,最终第二次运用了表现手法落幕,画上这场梦回唐朝的句点——舞者冲向前台,人影充满屏幕的光亮,陷入黑暗,归于沉寂。

唐诗逸的歌声响起,让这场组舞,产生了余韵犹存、余音绕梁的效果——

风雨带走黑夜,青草滴露水。大家一起来称赞,生活多么美。我的生活和希望,总是相违背。我和你是河两岸,永隔一江水。

波浪追逐波浪,寒鸦一对对。姑娘人人有伙伴,谁和我相配。等待等待再等待,心儿已等碎。我和你是河两岸,永隔一江水。

组舞《唐诗逸舞》:唐诗中起舞,穿越回你专属的唐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