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宣佈大消息!全力效仿中國模式,未來之爭白熱化

雙重標準還是美國人玩得溜!

2月11日,特朗普簽署一項行政令,旨在促進美國人工智能(AI)的發展。

根據該命令,政府機構將在日常工作中優先考慮使用人工智能,除此之外,特朗普還將向研發人員開放獲取政府數據的渠道。

特朗普的上述舉措,明顯是想用聯邦政府的資源來幫助美國人工智能攫取競爭優勢,美版的“舉國體制”終於浮出了水面。


美國宣佈大消息!全力效仿中國模式,未來之爭白熱化



一直以來,特朗普都在指責“中國製造2025”是在用國家力量推動高科技產業發展,使得美國企業在竟爭中處於不利地位。

如今,眼看著中國在人工智能領域以一日千里的速度狂飆突進,並且很快就要成為領頭羊,這位美國總統終於坐不住了。

他終於認識到,僅憑“市場這隻看不見的手”是無法與中國競爭的,於是他伸出“政府這隻看得見的手”狠狠打了自己的臉:

“舉國體制”,真香!

道貌岸然


一些受西方價值觀荼毒的經濟學家總在鼓吹,美國之所以能成為發達國家,就是因為政府從來不干預市場,經濟運行自有一隻看不見的手來主動調節。

這些人簡直就是揣著明白裝糊塗,且不說特朗普一而再,再而三的用行政命令干涉美國市場的發展:

提高鋼鋁關稅、強迫美企把工廠搬回本土、阻撓中企在美國的併購案......


美國宣佈大消息!全力效仿中國模式,未來之爭白熱化



說好的自由經濟呢?說好的國家不干預呢?這一樁樁案例足以讓那些整天痛罵舉國體制與計劃經濟的人閉嘴。

要知道,美國之所以能成為當今世界第一強國,就是因為在上世紀70-80年代,依靠“舉國體制”的優勢搶佔了先手。

諸如“曼哈頓計劃”、“阿波羅登月計劃”以及“互聯網發展”等項目的背後,都離不開軍方的主導、白宮的力挺以及國會的支持。

不難看出,明明是美國人自己從“舉國體制”中獲益良多,可是他們卻在對外宣傳時不斷強調市場的重要性,還極力撇清政府在這些過程中所起到的作用。

在龍刃看來,美國人故意雙標的背後,就是想永遠竊據高科技產業的上游,並以此壟斷源源不斷的超額利潤。

畢竟他們心裡也清楚,沒有國家主導的產業政策、沒有政府提供的資金補貼,其它國家的企業僅憑自身努力,根本難以和美國同行展開競爭,只能無奈接受“美國吃肉,別國喝湯”的現實。

但凡是“贏者通吃”的高科技產業,美國政府都會投入鉅額資源成為頭號玩家,這樣的例子在航天工業、互聯網產業以及芯片領域都曾經先後發生過。

如今,特朗普政府又把目光投向了人工智能領域,也是打著同樣的小心思。

要知道,作為應用前景十分廣泛的前沿技術,人工智能能夠讓計算機模擬人類的決策,併發處理包括圖像識別、數據交互以及語言翻譯等多項任務。

這項技術將徹底顛覆交通、醫療和安保等多個行業的傳統模式,由此創造的經濟價植將高達數十萬億美元。

作為全球最權威的數據分析公司之一,普華永道曾對2030年的人工智能產業做出過如下預測:

中國將以7萬億美元的產值高居第一;美國則以3.7萬億美元的規模緊隨其後;排在第三名的歐洲為2.5萬億美元。

換一句話說,11年之後的中國人工智能規模,比美國和歐洲加起來還大


美國宣佈大消息!全力效仿中國模式,未來之爭白熱化



想當年,英國完成第一次工業革命之後,就成為了世界頭號霸主;德國完成第二次工業革命之後,就一躍成為歐洲大陸的第一強國。

同樣的,人工智能就是下一次信息革命的最重要風口,誰能在該領域中碾壓其它國家,誰就站在了國際食物鏈的頂端。

毫不誇張的說,誰能引領人工智能,誰就掌控了人類的未來!

正是因為認清了這一點,特朗普才會重新擁抱“舉國體制”,即使被外媒爭相挖苦也並不在乎!

拔乎其萃


事實證明,連美國人也抵擋不住“舉國體制”的魅力,他們為了永保霸權就可以動用全國力量去扶植新興產業,輪到中國卻橫加干涉。

這就是典型的“只許州官放火,不許百姓點燈”,他們如此雙標的背後,實際上是嫉妒中國運用“舉國體制”的效果比他們好

在過去40年間,中國GDP增長了33.5倍,年平均增長率為9.5%,遠超世界平均水平。

還有一個不容忽視的事實是,在同期謀求大規模現代化改革的國家中,中國是唯一成功的國家。


美國宣佈大消息!全力效仿中國模式,未來之爭白熱化



不僅東歐和拉美地區的國家失敗了,就連我們的鄰居印度也沒有實現預期的目標,那麼問題來了,為什麼只有中國笑到了最後?

就是因為我們的“舉國體制”更合理、更高效

“舉國體制”的內涵其實一點也不神秘,它的核心要素很簡單——集中力量辦大事。

說起來容易卻做起來難,要完美髮揮“舉國體制”的作用,首先就要具備獨立自主的政治前提,而且還不能有利益集團的阻撓。

可是,即使在一些非常發達的國家,他們實際上並沒有獨立的政治權利,許多涉及到國家根本利益的問題,控制權卻掌握在美國手中。

更慘的是,大多數國家都存在著根深蒂固的利益集團,就算是要修一條高鐵,也會受到大資本和大地產階級的掣肘,一個項目從規劃到竣工要花費十幾年的例子比比皆是。


美國宣佈大消息!全力效仿中國模式,未來之爭白熱化



而中國不一樣——我們的國家意志更堅定、我們的組織架構更完善、我們的行動效率更高效!

莫說是高鐵這樣事關國計民生的重點項目,就連農村“硬化路”工程,只要通過了可行性研究,就可以馬上開工。

缺少資金怎麼辦?各級政府出錢解決;

遭遇困難怎麼辦?國家出臺政策解決;

溝通不暢怎麼辦?中央負責協調解決;

就是憑著這股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的共識,中國集中力量辦大事的模式才能取得累累碩果。

基建上的成就自然不必多說,諸如量子技術、核電、新能源汽車、航母、第四代隱形戰機、5G通訊等高科技我們也走在了世界的前列。

這些振奮人心的成就,無不顯示了“舉國體制”高效的驚人之處!

務實精神


正如龍刃在前文所說的那樣,“舉國體制”並非中國的獨家法寶,人人都可以使用,可是其它國家卻沒有像我們這樣運用的得心應手。

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

就是因為中國人務實!

眾所周知,中華民族是一個講究務實精神的民族,遇對困難,我們並不急於求成,而是理性面對。


美國宣佈大消息!全力效仿中國模式,未來之爭白熱化



我們既不怨天尤人,也不求神拜佛,只是先腳踏實地幹起來,在不斷的嘗試中及時糾錯,並在不斷的試錯中找到正確的前進方向。

現在回過頭來看,改革開放40年來的歷史進程,其實就是這種務實精神的完美實踐。

第二代領導人曾經說過“不管黑貓白貓,能抓到老鼠的就是好貓”,他的這句話也暗含了務實的道理。

中國文化並不提倡非黑即白,為什麼不能兩者都有一點呢?只要是對於發展經濟有利的東西,我們為何不能都吸收進來呢?

總有一些深受教條主義洗腦的經濟學家鼓吹純粹的東西,要麼是純粹的市場主義,要麼是純粹的計劃主義,二元對立的思維十分僵化。

須知,純粹的東西未必是最優的選擇,不管是黑還是白,只要合適,為什麼不能混一大同呢?


美國宣佈大消息!全力效仿中國模式,未來之爭白熱化



事實上,直到今天,在我們的國民經濟生活中,不同形式的混合制、雙軌制甚至多軌制都運轉良好,改革開放能取得成功,這種務實的精神功不可沒。

可是,西方在分析中國重新崛起的原因時卻一葉障目,只看到了“舉國體制”的大框架,卻沒有看到中國務實的一面。

特朗普也不例外,他也想用美版“舉國體制”在人工智能上對中國實行彎道超車。

可是以他那急於求成的性格,以及國會兩黨的輪翻掣肘,註定不會成功。

“學其形,而失其神”,這位美國總統最終只會落得個“畫虎不成反類犬”的結局。

真是可悲、可笑、可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