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品牌八:法拉利

(Ferrari)是一家意大利汽車生產商,1929年由恩佐·法拉利(Enzo Ferrari)創辦,主要製造一級方程式賽車、賽車及高性能跑車。法拉利是世界聞名的賽車和運動跑車的生產廠家,早期的法拉利贊助賽車手及生產賽車,1947年獨立生產汽車。菲亞特(FIAT)擁有法拉利90%的股權,但法拉利卻能獨立於菲亞特運營。法拉利汽車大部分採用手工製造,產量很低,截至2011年法拉利共交付7195臺新車,為法拉利史上最佳銷售業績。公司總部在意大利的馬拉內羅(Maranello)。2014年1月24日,法拉利宣佈2014款F1新車將命名為“F14T”。

汽車品牌八:法拉利

公司簡介

法拉利(Ferrari)是世界上最聞名的賽車和運動跑車的生產廠家,創建於1929年,公司總部在意大利的馬拉內羅,創始人是世界賽車冠軍,劃時代的汽車設計大師恩佐·法拉利。菲亞特公司擁有該公司90%股權,但該公司卻能獨立於菲亞特公司運營。

法拉利汽車大部分採用手工製造,因而產量很低,年產量只有約4000輛。近幾年法拉利的汽車產量有所增加,2009年共向最終用戶交付6250輛汽車,2010年則共交付了6573輛車,2011年法拉利共交付7195臺新車,營業收入達到22.51億歐元,取得了法拉利歷史上前所未有的優異成績。

法拉利公司在世界車壇有崇高的地位,甚至有的汽車評論家說任何跑車都無法和法拉利汽車相比。在近一個世紀的歷史長河裡,法拉利推出了眾多世界知名的汽車產品。法拉利跑車和賽車的最大特點是有絕佳的操控性及優異的性能,每輛跑車都裝有一部高性能發動機,發動機最高轉速可達7,000至10,000轉,功率超過500馬力,最高車速可達300多公里/小時。與其他汽車的區別還有,每一輛法拉利汽車,都可以說是一件絕妙的藝術品。

汽車品牌八:法拉利

早期的法拉利汽車,都是由創始人恩佐·法拉利設計。他以一個賽車運動員和藝術家的雙重身份設計汽車,因而他的作品既有強烈的動感,豔麗的色彩,同時又把在駕駛室的每一部件都能設計得天衣無縫,讓駕駛員操作起來得心應手。法拉利的賽車主要以紅色為主,因而有人稱它為紅色的躍馬或紅魔法拉利。

汽車品牌八:法拉利

法拉利車隊,是世界賽場上最知名的車隊,長期稱雄各種汽車賽。一級方程式著名車手阿蘭·普羅斯特(Alain Prost)曾為該隊效勞。現有著名西班牙車手費爾南多·阿隆索(Fernando Alonso)和基米·萊庫寧(Kimi Matias Raikko nen)為其效力。1947年5月25日,法拉利自己設計並製造的運動車獲羅馬最高獎,這是他的首次成功,從此,法拉利汽車公司就不斷在各國公路和大賽中颳起了強勁的紅色旋風。

商標來源

說來也巧,第一次世界大戰也為法拉利的跑車提供了商標——“躍馬”。那是1923年,25歲的恩佐.法拉利在參加阿拉法賽車中,有幸遇到了第一次世界大戰中陣亡的意大利傑出飛行員的母親——康蒂絲·白麗查女士,她告訴法拉利,她兒子戰鬥機兩側的飛行徽章是一匹“躍馬”,如果法拉利把它畫到賽車上的話,會帶來好運。恩佐·法拉利聽了這位母親的話,回去後照她的說法做了,果真帶來了好運。

汽車品牌八:法拉利

發展歷程

俗話說,人怕出名豬怕壯,由於“法拉利賽車隊”的名氣越來越大,恩佐·法拉利即使再收斂也難脫功高蓋主之嫌。面對阿爾法·羅密歐汽車製造公司老闆逼他交權的軟硬兼施,恩佐·法拉利感到自己那“春風得意馬蹄疾”的好日子快要到頭了,便理直氣壯地與老闆頂撞起來;面對阿爾法·羅密歐汽車製造公司總工程師——韋佛多·阿察特(Wilfredo Ricart)的妒火中燒百般嘲諷,恩佐·法拉利以牙還牙地反唇相譏——“他的衣著打扮,就像暴發戶一般不倫不類。與他握手時,你會感到他的手掌如殭屍般冰冷。”與老闆及同事日漸水火不容的人際關係,使得恩佐·法拉利再難適應這惡劣的生存環境,不得不在40歲脫離了阿爾法·羅密歐汽車製造公司。

歷經長達7個年頭的苦苦蓄勢,面對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的百廢待興契機,48歲的恩佐·法拉利終於等到了自己揚眉吐氣的這一天。他獨具慧眼,見機行事,在意大利北部城市波倫亞的馬拉內羅,創辦起了法拉利汽車製造公司。

1947年法拉利創建了自己的汽車製造廠,生產出第一輛車後他以自己的名字進行命名——法拉利Tipol25,以跳馬圖為商標。在以後的3年時間裡,法拉利又相繼生產了Tipo166、Tipo195、Tipo212、Tipo225、等型賽車。由於賽車的性能需要在賽車場上才能得到檢驗,因此,法拉利積極參加各種汽車大賽,藉以檢驗、宣傳自己的賽車。法拉利賽車沒有辜負他的期望,先後奪得過多項桂冠:在1951年的邁勒·米格拉爾汽車大賽上,排量4.1升的Tipo375獲勝;在布宜諾斯艾利斯1000千米汽車賽上,排量4.9升的Tipo410奪魁;1956年,經過法拉利改造的藍旗車一舉奪得了世界汽車競賽的最高榮譽——一級方程式賽車年度總冠軍。這一連串的勝利,奠定了法拉利賽車在世界車壇至高無上的地位。

法拉利除了製造賽車並參加大賽以外,還積極策劃製造法拉利跑車,以求以車養車,用出售跑車所獲得的利潤來支持自己的賽車計劃。可惜小規模的跑車生產獲利有限,難以支持賽車隊龐大的開銷,經濟常常陷入困境。不過,由於法拉利聲譽極高,多次為國家爭得過榮譽,幾乎成為了意大利汽車業的形象代表,因此,財大氣粗的菲亞特公司在財政方面經常給予無私幫助。美國福特汽車公司(Ford Motor Company)一度有意收購法拉利公司但卻被法拉利本人堅決拒絕。他擔心自己的公司歸於福特公司以後,一來對方會借法拉利車的成績宣傳自己的形象(這不利於意大利的汽車工業,)二來自己的賽車計劃會受到一定程度的干擾。1969年,法拉利答應讓本國的菲亞特公司收購,條件就是對方在今後的歲月裡不得干擾其賽車活動。

從此他的事業就更無法同那驚心動魄的汽車大賽分離了。恩佐·法拉利的名牌跑車是經過失敗和考驗才衝出來的。在1952年的世界汽車大賽中,法拉利設計的F1賽車曾發生過慘不忍睹的事故,造成12人死亡。當時梵蒂岡的報紙激烈地指責他是“現代惡魔”。然而,每當法拉利賽車取得勝利的時候,車迷們似乎忘掉了過去的一切,狂熱的稱呼法拉利為魔術師。他設計的F1賽車,在世界性大賽上共獲得100多次勝利,至今尚沒有哪一種賽車能夠打破這項紀錄。

1988年8月14日,汽車界的巨星恩佐·法拉利去世了,終年90歲。他留給後人的是那不朽的事業和藝術品一般的法拉利車。

汽車品牌八:法拉利

車標含義

第一輛披著法拉利“紅鬃烈馬”標徽,在賽道上先馳得點的,是由125型賽車加以改良的166型Spyder Corsa,搭配1992毫升直列六缸引擎,勇奪1948年意大利的塔卡·傅里歐(Targ Florio)及米里·麥利亞(Mille Miglia)大賽的雙項冠軍,法拉利從此一舉成名,並接連勝出超過五千場賽事的“躍馬傳奇”。

另外,特別值得一提的,是伴隨著線條動人、馬力驚人、顏色引人的法拉利賽車轉戰各地的“躍馬”車徽,也有一段感人的故事。一位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捐驅的意大利空軍英雄FrancESCo Baracca的雙親,看見法拉利賽車所向無敵的神采,正是愛子英靈依託的堡壘,於是懇請法拉利將原來標徽繪在其愛子座機上的“躍馬”標誌,鑲嵌在法拉利車系上,以盡愛子巡曳地平線的壯志。法拉利欣然接受了這個建議,並在“躍馬”的頂端,加上意大利的國徽為“天”,再以“法拉利”橫寫字體串連成“地”,最後以自己故鄉蒙達那市的代表顏色——黃色,渲染全幅而組合成“天地之間,任我馳聘”的豪邁圖騰。

其外“躍馬”車徽還有另外一種說法。在世界大戰中意大利有一位表現出色的飛行員,他的飛機上就有一匹會給他帶來好運的躍馬。在法拉利最初的比賽獲勝後,飛行員的父母親,一對伯爵夫婦建議:法拉利也應在車上印上這匹帶來好運氣的躍馬。後來飛行員死了,馬就變成了黑顏色。而標誌底色為公司所在地摩德納的金絲雀的顏色。

汽車品牌八:法拉利

發展歷史

法拉利公司歷史的早期階段不可避免地與創始人恩佐·法拉利聯繫在一起,他在1988年去世之前始終保持著對公司的強大影響力。之後,盧卡·迪·蒙特澤莫羅(Luca Cordero di Montezemolo)1991年底加盟法拉利公司,他以恩佐·法拉利提倡的創新和勇氣原則作為出發點,證明了自己的實力,將法拉利的成功帶到了從未夢想過的似不可及的空前高度。

恩佐·法拉利於1898年2月18日出生在意大利的摩德納,逝世於1988年8月14日,享年90歲。他曾經是菲亞特(FIAT)的一名賽車手,他在FIAT的鼓勵下於1929年在摩德納的Viale Trento成立了Scuderia Ferrari公司,幫助他的合作伙伴參加賽車活動。該公司使用阿爾法·羅密歐賽車參加比賽,直到1938年,恩佐·法拉利加入阿爾法·羅密歐公司,成為Corse部門的賽車經理。1939年9月,恩佐·法拉利離開了阿爾法·羅密歐公司,在Scuderia Ferrari公司原址上成立了Auto Avio Costruzioni Ferrari公司。新公司向羅馬國家航空公司、Piaggio和Riv等公司提供服務,主要業務是製造機床,特別是液壓動力磨床。

自從恩佐·法拉利離開阿爾法·羅密歐公司之後,儘管同意遵守在四年以內不以自己的名義製造汽車的不競爭條款,但是法拉利很快就開始研製一款8缸1500 cc賽車的兩個樣本,這就是為人所知的815敞篷賽車,它參加了1940年的Mille Miglia比賽。

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爆發使所有賽車活動都陷入了停頓,法拉利的工廠於1943年從摩德納遷至馬拉內羅,儘管廠房在1944年11月和1945年2月遭到轟炸,但是液壓動力磨床的製造沒有中斷。

戰爭一結束,他們就開始設計和製造第一輛法拉利賽車125 Sport,這是一款1500cc 12缸發動機賽車,賽車手Franco Cortese於1947年5月11日駕駛它參加了在皮亞琴察賽道進行的比賽,並在兩週後贏得了羅馬大獎賽的勝利。從那時起,法拉利賽車在全世界的賽道和公路比賽中先後贏得了5000多次勝利,創造了法拉利今天的傳奇。

為了應對日益增長的市場需求,恩佐·法拉利於1969年將他50%的股份出售給了菲亞特集團,1988年,法拉利汽車公司創始人Enzo Ferrari去世,菲亞特集團所持股份達到了90%。剩餘10%的股份由Enzo Ferrari的兒子Piero持有,他同時也是法拉利汽車公司的副經理。至此,菲亞特已經持有法拉利90%的股份,儘管如此,由於其高度專業化的生產,法拉利始終保持著完全獨立的經營。

1977年,著名的汽車車身設計和製造專家Carrozzeria Scaglietti加盟法拉利公司,他從20世紀50年代開始為法拉利GT跑車設計底盤和車身。

1997年,菲亞特將瑪莎拉蒂(Maserati)公司50%的股份給予了法拉利,這是一個根植於摩德納的傳奇汽車品牌,於1993年為菲亞特獲得。1999年,法拉利完全接收了瑪莎拉蒂公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