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郊楼市要“松绑”,回归“住”的本职。

燕郊楼市一向是燕郊人最敏感的神经,一丝风吹草动都会挑起燕郊的楼市风波。

不久之前,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印发《2019年新型城镇化建设重点任务》,文件中提到了“推动1亿非户籍人口在城市落户目标取得决定性一大步进展,加大户籍制度改革力度”等等内容,为的是能在楼市调控“变相松绑”。让燕郊的的房子回归“住”的本职

燕郊楼市要“松绑”,回归“住”的本职。

对楼市“炒”房而言,多家机构的监测数据均表明的非常清楚,当前楼市继续保持着总体平稳的态势。易居中国旗下CRIC研究中心数据清楚的显示,2019年一个季度40个重点城市商品住宅合计成交6038万平方米,同比下降14%。其中,一线环比跌幅是最小,二线、三四线城市则同环齐跌,市场回调较为比较大显著。中国指数研究院所报告也显示,2019年一个季度百城新建住宅价格指数累计涨幅较去年四季度继续的收窄,重点城市商品住宅整体成交规模较去年同期所得缩减,三四线代表城市下行压力较大的趋势。

燕郊楼市要“松绑”,回归“住”的本职。

下面的图片中给出了例子:

继续加大户籍制度改革力度,在此前城区常住人口100万以下的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已陆续取消落户制度基础上,

城区常住人口100万—300万的Ⅱ型大城市要全面取消落户限制;

城区常住人口300万—500万的Ⅰ型大城市要全面放开放宽落户条件,并全面取消重点群体落户限制。

燕郊楼市要“松绑”,回归“住”的本职。

放开落户会对楼市产生哪些影响:

此次国家发改委公布2019年新型城镇化建设重点任务,各地或将强化人才落户等相关的政策,对购房需求影响较大。对此,一是在放开户籍同时,人口和土地也要挂钩,增加住房建设用地等供应;二是做好房地产市场管控,防止借机炒作。

放开落户根本目的:

城市政府在放宽落户条件的同时,必须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放开落户根本目的是提升竞争力和发展质量,落户放开是要让那些为城市做出贡献的新市民有住的居所、心有所安,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强调了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能达到一致。城市政府在放宽落户条件的同时,必须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强化基础设施建设。

我们要正视燕郊楼市的发展,不要因有心人士的鼓吹而躁动,要让燕郊的房子回归“住”的本职。放开户籍限制,可以增加居民对城镇的归属感,也会增加住房以及产业地产的需要。然而,这些与‘房住不炒’并不矛盾。政策的制订,目的是利国利民,而不是利于某个行业。

小伙伴们 你们怎么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