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蚨园之魏成子——举荐卜子夏、田子方、段干木三人,皆帝王师!

天蚨园之魏成子——举荐卜子夏、田子方、段干木三人,皆帝王师!

天蚨园会议室

嵩山天蚨园位于登封少室山清澈崖下,占地60余亩,黛瓦白墙,茂林修竹,古朴秀丽,环境幽美,宛如世外桃源。非常适合研学旅行、企业培训、旅游接待、团体聚会、禅修辟谷、书画写生、丹道修真、道医养生等活动。历史上 、 、 、 、 等均在此隐居耕读,号称天蚨园五友。天蚨园是嵩山的“隆中”,坐标对比史上之春秋孔夫子杏坛、战国鬼谷子道场、隋唐文中子龙门等。蚨子学堂是以中国春秋战国时期“稷下学宫”概念建立的一个国学讲堂,追慕春秋古风,学习吸收春秋战国“士”的精神,蚨子学堂所教乃大人之学,定位为实学。追求真才实学,修炼雄才大略。不袖手空谈心性,也不沉迷逐物异化。凭盛德立命,以大业安身。

今天讲讲魏成子推荐的卜子夏、田子方、段干木都是帝王师

魏成子,别称季成,中国战国时期魏国政治人物,魏文侯的弟弟,魏驹之子。魏文侯让李克拿定是魏成还是翟璜为相。最后是以魏成为相。翟璜不服,质问李克,说自己推荐了吴起、西门豹、乐羊、屈侯鲋和李克五位大臣。李克说魏成推荐的卜子夏、田子方、段干木都是帝王师,不是他这样的臣属能比的,翟璜向李克道歉。

天蚨园之魏成子——举荐卜子夏、田子方、段干木三人,皆帝王师!

魏成子像

《史记》 记载了一段"璜成争相"的故事:

魏文侯谓李克曰:"先生尝教寡人曰'家贫则思良妻,国乱则思良相'。今所置非成则璜,二子何如?"李克对曰:"臣闻之,卑不谋尊,疏不谋戚。臣在阙门之外,不敢当命。"文侯曰:"先生临事勿让。"李克曰:"君不察故也。居视其所亲,富视其所与,达视其所举,穷视其所不为,贫视其所不取,五者足以定之矣,何待克哉!"文侯曰:"先生就舍,寡人之相定矣。"李克趋而出,过翟璜之家。翟璜曰:"今者闻君召先生而卜相,果谁为之?"李克曰:"魏成子为相矣。"翟璜忿然作色曰:"以耳目之所睹记,臣何负于魏成子?西河之守,臣之所进也。君内以邺为忧,臣进西门豹。君谋欲伐中山,臣进乐羊。中山以拔,无使守之,臣进先生。君之子无傅,臣进屈侯鲋。臣何以负于魏成子!"李克曰:"且子之言克于子之君者,岂将比周以求大官哉?君问而置相'非成则璜,二子何如'?克对曰:'君不察故也。居视其所亲,富视其所与,达视其所举,穷视其所不为,贫视其所不取,五者足以定之矣,何待克哉!'是以知魏成子之为相也。且子安得与魏成子比乎?魏成子以食禄千钟,什九在外,什一在内,是以东得卜子夏、田子方、段干木。此三人者,君皆师之。子之所进五人者,君皆臣之。子恶得与魏成子比也?"翟璜逡巡再拜曰:"璜,鄙人也,失对,愿卒为弟子。"

天蚨园之魏成子——举荐卜子夏、田子方、段干木三人,皆帝王师!

从魏文侯询问李悝(又作李克)选宰相的历史典故,我们可以大概推测出魏成子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为什么当时他能胜出同样优秀的翟璜,当上魏国的宰相?请看下面分解。

一、魏成子在血缘关系上,更有优势。

魏文侯谓李克曰:“先生尝教寡人曰‘家贫则思良妻,国乱则思良相’。今所置非成则璜,二子何如?”李克对曰:“臣闻之,卑不谋尊,疏不谋戚。臣在阙门之外,不敢当命。”文侯曰:“先生临事勿让。”

李克听说是当这种参谋,而其中的一个人选魏成子就是国君的弟弟,马上推辞:“我听说:‘卑不谋尊,疏不谋戚。’我不是王亲国戚,参与丞相的人事讨论不合适。”魏文侯诚恳地说:“请先生不要谦虚推辞,还是听您的。”

由此可见,当时魏文侯在魏成子和翟璜二人之间犹豫不决,不知道该选哪一个当宰相,说明两人的实力不分上下,各有千秋。在春秋战国时期“内举不避亲”的思想下,魏成子是魏文侯的弟弟,相对更有优势。

天蚨园之魏成子——举荐卜子夏、田子方、段干木三人,皆帝王师!

魏文侯

二、魏成子对待钱财的态度、花钱的方式,是胜出的关键。

我们现在人都说,千万不能用钱去考验一个人,大多数人对钱财的诱惑都没有抗拒力。反过来,我们可以通过观察一个人对待钱财的态度,花钱的方式,来推测他的气度、格局和抱负。

李克是很聪明的,他心中其实知道谁更适合当宰相,却没有直白地说出来,而是说出5条选人的标准,让魏文侯自己选择。

李克曰:“君不察故也。居视其所亲,富视其所与,达视其所举,穷视其所不为,贫视其所不取,五者足以定之矣,何待克哉!”文侯曰:“先生就舍,寡人之相定矣。”

天蚨园之魏成子——举荐卜子夏、田子方、段干木三人,皆帝王师!

1、居视其所亲

所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观察一个人,看他平时和哪些人交往,就大概知道他处在什么的水平。

2、富视其所与

有钱的时候,看他把钱花在什么地方。一个人如果把钱花在吃喝玩乐上,那就是一个平庸的人,因为大家都是这么干的。魏文侯要选的是一个宰相,其所作所为,自然是超越一般人的。

3、达视其所举

当官以后,看他推荐什么样的人。官场中的推荐,主要出于两种目的:一是为了布置下自己的势力;二是为了国家真心推荐有才干的人(拥有嫉妒心理的人,通常不会推荐比自己优秀的人,因为害怕别人超越自己)。

4、穷视其所不为

俗话说,狗急跳墙,兔急咬人。一个人在遭遇穷途末路,很容易做出一些平时不会做的事情。这个时候,观察他不做什么,就大概能知道他的自控力达到什么水准。

5、贫视其所不取

贫穷的时候,看他不取什么。有句话说,一分钱能憋死英雄。人在穷困的时候,面对生存的考验,往往会放弃自己的原则,退化到本能的原始状态。这时候,最能看出一个人的真素养和忍耐力。一个人如果在很穷困的时候,仍然能表现出高风亮节,那这样的人,就适合当宰相。

天蚨园之魏成子——举荐卜子夏、田子方、段干木三人,皆帝王师!

所谓人心隔肚皮,知人知面不知心,李克说:“通过观察这5个方面,基本就可以看出一个人的真实面貌。”

魏文侯是国君,一点就透,说:“谢谢先生,请您回去吧。丞相的人选我已定下了。”

根据《史记》魏世家第十四的记载:

“子以食禄千钟,什九在外,什一在内,是以东得卜子夏、田子方、段干木。此三人者,君皆师之。”

魏成子有食禄千钟,但他只把10%的钱花在个人家庭上,其他90%的钱,都花在外边,比如聘请知名老师,结交良友。当时孔子的得意门生卜子夏就被邀请到魏国讲课,田子方、段干木也投靠他门下。魏文侯尊重他们三人为老师。

春秋战国时期,各国流行养食客,求贤纳德,多多益善,以此为荣。比如《吕氏春秋》这本书,内容写得非常好,但不是吕不韦自己写的,是他召集各路能人各自写,最后汇总成一本书,用“吕氏”命名。

很明显,魏成子是一个喜好和贤德人交往的人,为此他不惜花费大部分的金钱和财力,而只花很少的钱在个人和家庭的吃喝玩乐上。就这点,说明他不是一个自私的人。他的心,和格局,能够匹配得上一国之宰相。

天蚨园之魏成子——举荐卜子夏、田子方、段干木三人,皆帝王师!

三、魏成子当选宰相,落选者翟璜心服口服。

李克从王宫出来,就直接去了翟璜的家。

翟璜问:“听说今天国君召见先生,请教丞相人选的事,确定了吗?”

李克说:“魏成子当丞相了。”

翟璜忿然作色说:“以我们看到的听到的所有事情,我哪一样干得比魏成子差?西河的太守是我推荐的;国君认为邺城难治,我推荐了西门豹;君王想讨伐中山国,我推荐了乐羊,果然就攻取了,又缺乏人守卫,我推荐了先生您。君王的太子没有好老师,我推荐了屈侯鲋。这些事情,哪一件不是好事?我怎么比不上魏成子?”

李克说:“您说的推荐我当官,同推荐丞相是两码事。君王问我的是丞相人选,不是您就是魏成子。我只提出了五个考察标准,没有说谁合适。但是,对照这五条标准,肯定是魏成子。您能同魏成子比吗?他的俸禄有粟千钟,十之九是给予别人的,自家只留下一份。所以,东方的卜子夏、田子方、段干木都来投奔他。这三个人,君王都以师长的礼遇对待。您所推荐的五个人,不过都是君王的臣子。您哪能同魏成子相比呢?”

翟璜听后,向李克道歉道:“我翟璜是一个没有见识的人,多有冒犯,请多多原谅,我愿意终身做您的学生。”

有句话说,看一个人的实力有多强,要看他的竞争对手。而看一个人的人格魅力,同样要看他的竞争对手。翟璜听完李克的分析,通过和魏成子的对比,从而知道自己的差距,表示终身拜李克为师。由此可见,翟璜对魏成子当上宰相,是心服口服的。

天蚨园之魏成子——举荐卜子夏、田子方、段干木三人,皆帝王师!

通过分析以上3点,我们可以看出:

魏成子和翟璜在实力相当时,他的气度、抱负和格局,更胜翟璜一筹,具有舍己为公,招贤纳德的大人风范,同时他也是皇家血统。而其中最关键一点,就是他散尽九成的家财,去结交和聘请德才之人。这样的人当上宰相之位,也一定不会谋一己之利。历史的事实,也证明如此

天蚨园之魏成子——举荐卜子夏、田子方、段干木三人,皆帝王师!

下面讲讲魏成子举荐的三个人:

魏成子和翟璜,他们在历史上并没有多大名气,也没有多大本事。但他们有一双慧眼,他们行走江湖,出入朝堂,靠的就是这眼睛。所谓人才,脸上又没有刻字,怎么分辨,只有他们自己知道。而当别人扬名立万,名流千古时,他们却隐没于历史的浩瀚长空中。

天蚨园之魏成子——举荐卜子夏、田子方、段干木三人,皆帝王师!

卜子夏

魏成子推荐的第一个人,叫卜子夏。

卜子夏就是卜商,是孔子的弟子,十来岁的时候就跑到孔子这儿来上学。别看年龄小,子夏却有极高的领悟能力。

有一次,子夏问孔子:“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是说什么啊?”

这是《诗经》上的,描写美女的。笑美啊,眼睛美啊,朴素的衣着也绚烂啊!年轻人喜欢美女很正常,但孔子却没有朝这方面想,说:“绘事后素。”极力渲染之后才返回朴素,返朴归真的意思。

子夏非常聪明地说:“礼后乎?”什么啊,什么都和礼联系起来。意思大概是,只有懂了礼,才有气质,才能美的有境界,美到极点就不加装饰,自然美,清水出芙蓉。

孔子对此大为欣赏,说:“卜商从今可以谈诗了。”

子夏还跟着孔子周游列国,孔子也教导他,“汝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

子夏真是好学生,一辈子听从老师的教诲,特别是孔子的仁和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就是他说的。为了记念孔子,他将孔子的言行编成一本书,就是《论语》。

到魏文侯的时候,子夏己经变成了老头,而且还瞎了眼睛,因为他的儿子死了,他伤心地哭啊哭,就哭瞎了。

听到魏文侯请他出山,他不顾年老且盲,毅然出山,和他老师孔子一样拼命。他曾说过:“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怎么说就怎么做,子夏是够纯的,丝毫也不像后代的儒者,表面不一。

于是,他在西河设立学校,连魏文侯也经常来听课,做他的学生。魏文侯对他很是推崇,估计他的好脾气和讲礼貌就是因为这位老师的熏陶。

子夏喜欢说教,魏文侯也染上了说教的坏毛病。有次,魏文侯遇见了一个人,反穿着皮袄背柴禾走路。他奇怪地问:“为什么要反穿皮袄背柴禾?”这人回答:“我是因为爱惜皮袄上的毛。”文侯说:“你难道没想过,没有了皮,毛依附什么存在?”魏文侯也懂得举一反三的道理,这一年,有个地方官成绩很好,为国家收了很多税收,所有人都觉得这个地方官很行。魏文侯却不以为然,批评他说:“你收了老百姓那么多赋税,和那个反穿皮袄的人一样,结果只能是毛无所附。”这是“皮之不存,毛将焉附”的由来。老百姓是皮,赋税只是毛而已。

这次合作可谓双赢,魏文侯赢得尊贤的好名声,子夏也将儒家发扬广大,教了一批有名的学生,比如李悝、吴起、段干木、公羊高等。

天蚨园之魏成子——举荐卜子夏、田子方、段干木三人,皆帝王师!

段干木

魏成子推荐的第二个人是段干木。

段干木是卜子夏的学生,但他丝毫没有老师的那种学而优则仕的观念。魏文侯数次想拜会他,他听说后,居然翻墙头跑了。对于这些所谓国君,段干木是了解的,大都是杀人不眨眼,窃国者侯之流。

得不到的总是好的,魏文侯对段干木更加崇拜了。每次经过段干木居住的巷子,他总是扶轼,行注目礼,丝毫不敢马虎。

后来,由于魏成子的出面,段干木终于见了魏文侯。两人见面,段干木讲了一通大道理,时间很长,魏文侯一直站着听,累了也不敢来个稍息。

魏文侯对他这样,对别人却不是这样。他接见翟璜时,坐的姿势就不正经了,而是倨坐,像现代人坐在地上,叉开腿,由于古代的内衣还不发达,他毛绒绒的大腿就欲隐欲现。

翟璜闹情绪了,怎么能玩双规呢?

魏文侯说:“段干木,我给人家官禄人家都不要。如今你既有高官,又是厚禄,你拿我的工资,又要我有礼貌,这样不好吧。”

据说秦国要攻打魏国,听说段干木在,吓得不敢了。这就有点夸大其辞了,秦国此时还在半野蛮状态,当然也不会对文化尊重了,不打才怪呢?

老子的后代就姓段干,不知道他和老子有什么关系。看他的行事作风,颇似老庄。

天蚨园之魏成子——举荐卜子夏、田子方、段干木三人,皆帝王师!

魏成子推荐的第三个人就是田子方。

田子方是孔子的再传第子,是以口才好闻名的子贡的第子。也是一个老头,学问高的人,大多是老头。

田子方是一个心肠很好的老头。他曾经见到一匹老马,心里有所触动,就问赶车人:“这是什么马?”赶车人说:“这是老主人家的马,现在年老力弱不能用了,打算卖了。”田子方说:“当马年轻体健时,让它拼命干活,现在老了就抛弃它,仁人是不会做这种事的。”于是他用布帛为这匹老马赎了身。

一天,魏文侯和田子方聊天,有两个僮子一青衣一白衣一旁供职。田子方说:“这是你的宠爱的人吗?”魏文侯说:“不是,他们的父亲都战死沙场。这是他们的遗孤,寡人收养了他们。”田子方毫不留情地说:“我以为你的贼心已经得到满足了,没想到你变本加厉。你宠爱这两个孤儿,又想要谁的父亲被杀呢?”他的话很重,魏文侯并没有生气,而是伤心地说:“寡人听从你的教诲。”

还有一次,他和田子方边喝酒边听音乐。魏斯的音乐素养很高,很可能在这方面偷偷下过苦工夫,三月不知肉味过,己经达到曲有误,周郎顾的境界了。他想把自己的音乐才华在田子方面表现一下,满足一下虚荣心。于是,他指出乐工演奏中的一个音符的不合谐。

魏文侯说:“钟声不合谐哦,左边高了半阶。”

田子方笑了笑,好像是嘲笑。

魏文侯说:“为何发笑?”

田子方说:“我听说英明的君王沉迷于管理,昏庸的君王耽于音乐。而今你听出音符的不合谐,我怕你在管理上是聋子了。”

魏文侯被沷了一盆凉水,不但没得到夸赞,还被讥讽了—次,他没有生气,说:“好,我恭敬地接受你的意见。”

田子方是个嚣张的人,魏文候能忍受的了他,说明他是一个善于控制自己我的人。他的太子,未来的继承人太子击就无法忍受田子方。

一次,魏击在朝歌遇到了田子方,赶忙下车,行礼。田子方却没有还礼,表情还很嚣张。

太子击心里很不舒服,说:“你说是富贵的人嚣张,还是贫贱的人嚣张呢?”

这不是骂田子方是贫贱的人吗?

田子方振振有词,说:“当然贫贱的人嚣张了。诸侯嚣张就会丧国,大夫嚣张就会丧家。贫贱的人嘛,一旦言行没有得到尊重,就会放弃这里的一切,跑到偏边的楚、越混饭吃,就像扔掉一双破旧的鞋。试问他们又怎么会相同呢?”

言下之意,你还不敢嚣张呢?对我尊重是你应该做的。太子击听了很不高兴,给他老爸相比,胸襟不可同日而语。

魏成子推荐的三个人卜子夏、田子方、段干木主要是文化教育方面的人才。而魏文侯要开疆拓土,治理国家,翟璜为他推荐另外四个人。

天蚨园之魏成子——举荐卜子夏、田子方、段干木三人,皆帝王师!

扩展阅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