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之後高調進軍大家電,這一次小米還能OK嗎?

曾經小米憑藉著互聯網的思維和模式在手機市場掀起了一股腥風血雨,一度打的眾多傳統廠商手足無措。就在最近,雷軍又開始高調宣佈,小米將進軍大家電行業,大家電將是未來十年小米發展藍圖中最核心的一部分拼圖,顯然雷軍此舉意在大家電市場複製曾經手機的成功,但是最終真能如雷軍所願嗎,現在來看,情況未必就真的樂觀,當然,小米將戰略的重心轉向大家電有著非常現實的意義,手機市場持續萎縮,對小米來說,想要支撐起當前的市值,就必須找到一個新的增長點,將萬物互聯的故事繼續講下去。

手機之後高調進軍大家電,這一次小米還能OK嗎?

小米給進軍大家電附上了一個看上去非常耀眼的A IOT的光環,儘管萬物互聯的未來充滿想象,但是真的想要在當下將這個概念落地還有這非常多的難以把控的時間和技術上的變量,小米的互聯網基因能夠為大家電增加多少戰力,還有待市場給出檢驗結果,就目前來看,小米所謂的IOT,更多的是手環之類的小型家電,就在前不久推出的互聯網空調也反響平平,看上去用戶似乎並不太關心,更別說去買單。一旦A IOT的光環褪去,甚至會因此給小米帶來巨大的影響。

手機之後高調進軍大家電,這一次小米還能OK嗎?

再來看傳統的大家電市場,並沒有給小米留多少空間,儘管消費在升級,但是大家電市場整體卻表現出了萎縮,行業內的各大巨頭耕耘多年,已經構築起自己很強的壁壘,比如在空調市場的格力,在其15%的綜合利率中很大一部分來自於品牌的溢價,這一點足以讓小米這樣的後來者望其項背。站在用戶的角度,對於要用十多年的大家電來說,用戶多花一點錢去買一線大品牌合情合理。當初小米將手機價格做到很低,並且用摔手機的方法來證明小米手機並不是山寨,但是大家電不一樣,很難把一臺冰箱拆開來看他的做工和質地。這樣以來小米就處在一個很尷尬的境地,想作為市場的鯰魚但是很難進入水域的中心,想靠IOT的故事來迅速做成品牌,但卻又異常艱難。

手機之後高調進軍大家電,這一次小米還能OK嗎?

做大家電和手機還不一樣,首先供應鏈和渠道是繞不開的話題,市場上絕大多數好一點的家電企業都有自己的工廠,做家電不能像做手機一樣去找一個代工廠,這個行業本身就沒有那麼多的代工廠,大家都是重資產運營,想和手機一樣,找個代工廠貼個牌就做到行業前三,無異於痴人說夢。在來看,銷售渠道,目前幾乎所有大家電企業的銷售渠道都在線下,大家還沒有很好的線上買大家電的習慣,而行業中的家電巨頭耕耘多年,除了自有渠道的建設,和一些供應商、代理商、批發商的關係更是錯綜複雜。小米想要在短期之內把這些課補齊,談何容易。

手機之後高調進軍大家電,這一次小米還能OK嗎?

最後再看看小米的IOT邏輯,小米做手機、做電視,他的思路是典型的互聯網思維,憑藉著硬件佔據流量的入口,最後在“口子上”來收錢,但手機和電視都還有一個屏幕,有了屏幕,內容就有了生長的土壤。現在做大家電,其核心的目的也是搶佔一個智能家居的入口,形成類似安卓和iOS的開放平臺和閉環系統,最後再在軟件和服務上進行收費,但是洗衣機和空調這樣的家電能不能幫助小米建立起這樣的生態,一切還都是未知數。事實上,大家電很難開發出能夠大範圍推廣的智能場景,雷軍所說的“5G+AI+IoT”還很遙遠,在IOT領域殺手級的應用還尚未出現。

手機之後高調進軍大家電,這一次小米還能OK嗎?

因此,儘管雷軍為小米勾畫出了一幅充滿想象力的版圖,但是要實現他,有著太多現實的問題需要解決,未來如何,誰也不好說,但是短期來看,給空調和洗衣機加上互聯網,並不會和傳統廠家有什麼不同,資本市場又能給小米多少時間呢?不過儘管現實殘酷,但對雷軍給小米勾畫出的美好藍圖,我們依然有理由期待,一切只能由時間來給出答案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