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錄|“娘化”:無者不可?

形录|“娘化”:无者不可?

撰寫 | 莫伊如

秦始皇在大多數人心目中應該是莊嚴而肅穆的,但手遊《Fate/Grand Order》中的秦始皇形象卻出乎人們的意料。秦始皇人設的設計者曾表示,她在構想時,曾參考了歷史上秦王“蜂準、長目”的成年男性外觀。但為了配合整個遊戲的劇情與世界觀,秦王就被改成了“全裸,性別不明,具有異形之美”的樣子。很明顯,這是一次極為大膽的藝術加工:FGO版秦始皇很快便在網絡上取得了極其熱烈的正面的討論。

形录|“娘化”:无者不可?

遊戲FGO中設計者對秦始皇的構想(左)

秦始皇的最終形象(右)

遊戲也好,動畫也好,畢竟不是追求真實的紀錄片,當涉及到現實或者歷史的人、物時,為追求更好的畫面、劇情表現,往往要進行適當的藝術加工。而像這樣的二次元藝術加工中,有一種十分常見卻頗受爭議的方法:娘化。

現狀:“萬物皆可娘化”

幾個月來,娘化作品可謂層出不窮。10月16日,一個由手冢Productions與Compile Heart聯合推出的手遊《繪師神之絆》就因將手冢治虫的著名作品角色(如火鳥、阿童木以及黑傑克等)美少女化,而在網上引發了激烈的討論。這些原本為男性或者非人類的角色被換了個聲優,加了個立繪,就被“娘化”成了“美少女”。

形录|“娘化”:无者不可?

手遊《繪師神之絆》

再往前看,10月初那會兒還是“庫巴姬”的天下:馬力歐系列遊戲中搶走公主的常駐反派庫巴,在網友的二次創作中戴上了“變公主皇冠”成了身材火辣、金髮碧眼的“庫巴姬”,從而風靡網絡。將艦隊、槍支娘化的《艦隊collection》、《少女前線》等遊戲同樣具有極高的知名度。甚至連奧特曼系列中的怪獸都可以娘化成“怪獸娘”。曾有人用“萬物皆可娘化”來描述這樣的一種現象,可以說是非常貼切了。

形录|“娘化”:无者不可?

曾引發網絡熱議的庫巴姬形象(右)

質疑:娘化現象引發爭議

可想而知,這樣的現象如果滲透到圈外,必然會引起勃然大怒。前有歷史課教授上課搜尼祿,結果搜出一堆“胖次外露的金髮動畫女性”;後有軍事學者找“金剛號”(kongou),卻只看得到“這些鬼東西”。(兩者形象分別出自遊戲《Fate》和《艦隊collection》)

形录|“娘化”:无者不可?

圈外人難以理解娘化的意義,圈內人也同樣擁有疑惑:

娘化是否是對原本事物的不尊重?對戰艦、槍支等物的娘化暫且不論,對歷史人物的娘化行為是否是對歷史人物的一種褻瀆呢?手遊《繪師神之絆》就受到了這樣的質疑:許多網友——不論是國內還是國外,都紛紛表示這是對手冢治虫先生和他筆下角色的不敬。對歷史或現實中的人、事進行藝術加工本不是什麼壞事,但凡事也都該有個度。過度的“魔改”對二次元圈子內外的人而言都是一場災難。

形录|“娘化”:无者不可?

微博轉發評論中的質疑

不過,在另一群人的眼中,娘化卻是原本事物以另一種姿態進入大眾視野的表現。就比如艦娘(《艦隊collection》中被娘化的艦隊),對於大部分的人來說,軍艦原本是鮮少接觸的事物,但艦娘卻使它們變得平易近人起來。另外,聯動則更加深了兩者間的關係。《刀劍亂舞》雖不是娘化作品,但將日本刀擬作男性的做法和娘化在藝術加工的性質上是一致的,它與博物館、神社的聯動,使得刀劍這一小眾產業重新回到大眾的視野之中,甚至由粉絲提供的大量捐款使得一些原本因為受災而失去美術價值的古刀(如燭臺切光忠等)得以修復、再現。有些事物逐漸淡出人們視野,是因為人們沒有機會去接觸它們。而諸多的擬人化作品,則將這樣的機會重新帶到人們面前,也給那些可能比較小眾的產業帶來了又一個春天。

形录|“娘化”:无者不可?

燭臺切光忠復原作品(左)

受災後處於“燒刀”狀態的燭臺切光忠本體(右)

原因:娘化現象為何而起

人們常常會將心目中的美好事物比作女性。對於有些軍事愛好者來說,艦船、坦克等具有優美的線條設計,宛若女性——即使這對許多人來說難以理解。但是,將美麗的山、水、花等物比作女性似乎在各民各族之間是互通的。大海可以是時而任性時而溫順的女性,花朵也如亭亭玉立的少女……美好的事物自然要用同樣美好的事物來對比,而女性正是美的。日本的娘化可以看作是在此基礎上將“宅文化”與“萌文化”雜糅進來的產物。

因此,娘化對於御宅族們來說,是雙份的快樂。2013年的《艦隊collection》推出,根據艦船的特點進行藝術加工,創造出一個又一個富有軍事元素的“美少女”,兩件快樂的事情重疊在一起,又帶來了更多的快樂。

問題:僅剩外殼的娘化現象

當手冢治蟲之女回應其父作品角色娘化爭議時,曾以尊重事物多樣性來解釋。這就不得不讓人反思,娘化現象及其相關的手遊市場的現狀了。

形录|“娘化”:无者不可?

手冢之女的回應(原文)

近年來,娘化手遊層出不窮,早已達到了飽和狀態。第一個娘化遊戲也許會給人帶來新奇有趣的印象,但第二個、第三個……乃至如今到了氾濫的地步時,人們不再會關注那些娘化作品們的原型是什麼了,只會關注這些“美少女”們畫的好不好看、好不好用。於是漸漸地,娘化作品也只剩下了作為“娘”的那一層外殼。阿宅們喜歡的很可能也只是“畫的漂亮”的女孩子,而不是在原型的基礎上經過精心設計的女孩子。

這樣的娘化作品即使火了,一般也只能火上一時:庫巴姬風靡網絡後不出一週,熱度被同門的“幽靈姬”(馬力歐系列中“噓噓鬼王”的娘化人物)取代了大半,再一週,就雙雙淡出了人們的視野。《繪師神之絆》的宣傳PV也僅僅留下了爭議,就消失在了網絡之中。

——本是玲琅多樣的娘化作品,若只剩下些漂亮女孩的外殼,魅力也就隨之大打折扣了

形录|“娘化”:无者不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