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慈禧死后,光绪皇帝没死而主政,大清王朝会不会灭亡?

张存15


光绪帝是清朝入关后的第九位皇帝,在同治十三年十二月被两宫太后立为皇帝,最初由慈安和慈禧两宫太后垂帘听政,到光绪七年慈安太后去世,朝政大权尽归慈禧之手。光绪十五年慈禧归政,但实际上光绪帝还是个傀儡,大权依旧在慈禧手中。光绪帝名义上亲政后中日之间发生了甲午战争,他虽极力主战,但清廷实在过于腐败,导致战争失败。光绪帝看到了清朝的不足,后来支持维新变法以图强,并打算依靠袁世凯来牵制慈禧,可惜变法遭到了保守派的反对,袁世凯又出卖了光绪帝。从此光绪帝就慈禧被软禁在了瀛台,直至光绪三十四年(1908)驾崩也没被释放。


巧合的是在光绪帝驾崩后的一天慈禧太后也去世了,这两人生前势同水火,死时却只相隔一天,绝对不是偶然。2002年清史编纂委员会为此做了大量的调查化验,他们通过对光绪遗体以及遗物进行了多方面的调查,肯定了当时光绪帝是死于砒霜中毒。而工作人员从光绪遗体上的衣物上发现了大量砷,而这些砷肯定是光绪服用下去,在死后渗透出来的。所以很大可能是慈禧太后觉得自己快要归天了然后先派人毒死了光绪。这不禁让人叹息光绪帝悲惨的命运,假如这位皇帝在正值壮年时没有被毒死,他能不能在慈禧死后使中国重新强大起来呢?

很明显不能。中国的近代史是从1840年发生鸦片战争开始的,这一次战争还没有把清朝完全打醒,直到第二次鸦片战争清朝才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发现了中国已经完全落后于世界了,开始奋起直追,大力开展洋务运动,走向近代化路程。到了十九世纪九十年代,洋务运动已经进行三十年了,清朝也取得了一些成就,比如建立了一支近代化的海军舰队——北洋水师,这使得人们对于清政府还抱有一丝幻想,但是这幻想被甲午战争无情的打破了。甲午战争中清朝的失败标志着洋务运动失败,有志之士愤慨日本侵略的同时也更加憎恨清政府的无能,开始要求变法图强,百日维新就这么诞生了,但是这场变法触及了太多贵族的利益,注定会失败。到此时,中国的民意彻底改变,对于清政府心灰意冷,清朝也失去了它的最后一次机会。

时间进入到二十世纪,革命的浪潮渐渐涌起,越来越多的人要求用革命的形式救中国,清政府的统治已经使得这个国家病入膏肓了,唯有推翻它才有可能挽回局势。到了光绪帝驾崩时推翻清政府已经是大势所趋了,谁也无法阻止历史的车轱辘前进。倘若光绪帝还活着,那么他在慈禧死后肯定能亲政,可他虽有远志,却无能力,手下也没有日本伊藤博文这样的大臣,而且清朝制度改革的良机已经错失,单凭光绪帝一人想要力挽狂澜明显是不可能的。

其实在溥仪继位后,摄政王载沣也考虑过清朝未来的方向,究竟是实行君主立宪制放弃皇权还是维持现状,载沣选择了维持现状。相信让光绪帝做选择的话也会是维持现状,毕竟如果选择君主立宪制度那就得交出自己的皇权,可光绪帝这一生都没怎么拥有过皇权,如果好不容易在慈禧死后亲政了,怎么可能再交权。退一步讲就算他为了救中国能够心甘情愿交权,但想要完成从君主专制制度向君主立宪制度的转变太难了,要面临很多的压力。

首先就是清朝统治阶级的压力。皇帝最大,但也不代表皇帝一个人说了算的,当初戊戌变法也是慈禧点头光绪帝同意的,可当变法触及守旧派贵族的利益时,就有无数的贵族站起来反对了,导致变法没办法再进行下去。所以想要实行制度改革就得先取得内部的支持,但如果改革会触及这些人的利益,那怎么会有人支持呢?况且清末还有个袁世凯,这可是个定时炸弹,他支持清朝,那么清朝就可以继续存在,他若不支持,那么清政府只有垮台。事实证明也是如此,辛亥革命后袁世凯站到了革命党人一边,逼清帝退位,清朝才灭亡。光绪帝与袁世凯本来就有矛盾,若光绪帝亲政并着手改革,第一个反对的恐怕也是袁世凯。

其次就是慈禧旧势力的压力。光绪帝一生都生活在慈禧的阴影下,性格软弱。朝堂之上早已都是慈禧的人,光绪帝亲政后势必得培养自己的亲信并铲除慈禧的势力,可性格软弱的光绪帝能承受住慈禧旧势力施加的压力吗?恐怕不能,可如果这帮人不清除,光绪帝就别想改革,如此就陷入了一个恶循环。没有自己的势力皇位是坐不稳的,留给光绪帝的时间可不多了。随着民众要革命的呼声越来越高,清朝如果短时间内不改革,很快就会被推翻。但光绪帝又没能力短期内解决一切问题实行改革,所以就算光绪帝没死,也无法拯救日薄西山的大清。

历史的发展看似偶然,实则必然,既定的历史进程岂是一个光绪能改变的?


风尘讲历史


宣统在位,摄政王载沣面临抉择,到底是实行君主立宪制,还是继续维护大清统治。载沣的决定是维持原状,结果辛亥革命爆发,清朝灭亡。假如慈禧死后,光绪没死而主政,他会面临与载沣同样的问题,他会作出怎样的选择呢?



我们先从戊戌变法谈起。从根本上讲,戊戌变法也是一场资产阶级改良运动。戊戌变法失败后,康有为逃到国外,当孙中山组织“驱逐鞑虏,恢复中华”的革命时,康有为是坚决反对的。另外也可以想像,戊戌变法是要把大清朝灭掉吗?不是。光绪戊戌变法的出发点无非是让大清好起来,保住祖宗基业。

光绪的这种思想,实际上和载沣的选择一样,都是维护皇权。然而,他要保住大清只有唯一的一招断臂求生,放弃权力,实行君主立宪制。但是君主立宪制的道路异常艰难,光绪能做到的概率极低。他有四方面压力。

一是来自皇族的压力。光绪组织的戊戌变法,触动了皇族守旧势力的既得利益,遭到了他们的强烈反对,变法进行不下去了,必须依靠国家机器作后盾强力推行,于是向守旧派代表慈禧争夺权力,受到守旧势力的打击,最后失败。

载沣摄政后,迫于外界压力,推进君主立宪制,建立了一个内阁,这个内阁大清皇族占了大多数,被称为“皇族内阁”,这明显是在敷衍外界,维护皇族利益。



皇族守旧势力很强大,光绪要实行君主立宪制,同样会受到来自皇族守旧势力的压力,虽然慈禧死了,这种压力依然不小。

二是来自袁世凯的压力。曾国藩镇压太平天国运动时,打破了大清朝的制衡机制,辛亥革命爆发时,地方政府纷纷脱离中央节制。大清朝无兵可用,要想镇压革命军,唯有启用袁世凯的新军。

光绪和袁世凯有过结,戊戌变法时他向慈禧告密,直接导致变法失败。光绪对袁世凯恨得牙根疼,他能放下架子请袁世凯吗?不能,那就坐等革命军来,光绪没有可用军队,没有办法。



退一步说,光绪为了大清的命运抛弃个人恩怨,请袁世凯带新军对付革命军。袁世凯是想当君主立宪制的内阁总理,光绪能满足他的要求吗?光绪会相信出而发而的袁世凯能保证爱新觉罗的皇家待遇不变吗?!不太可能。

三是来自传统的压力。光绪自幼生活在强势慈禧的阴影之下,形成了柔弱性格,他不是能够力挽狂澜之人,而且他身体也不是很好,他要是主政,首先要清理慈禧的守旧势力,建立自己的班底,才可能推行君主立宪制。然而皇族守旧势力会给他带来巨大压力,他能忍受得住吗?

光绪是一个接受儒家传统教育的人,有着传统的中国人思想,要保住祖先留下的基业。有这种思想的人,能甘心情愿放弃基业,做个傀儡皇帝吗?我们不得而知,但我表示怀疑。




四是来自时间的压力。自己的皇位坐不稳,光绪想实施君主立宪没有可能, 要坐稳皇位需要时间。但是,光绪已经没有时间了,革命的呼声越来越高,清廷如果不能在短时间内实现君主立宪制,就没有机会了。




光绪要仓促实行君主立宪制,立宪之后,没有军队来维持这种制度,维护全国安定,结果必将开启一个动荡时代,大清还是要被新的政权取代。

所以,无论是从思想上,从能力上,从客观现实上,光绪实现君主立宪制的可能都不大。实现不了君主立宪制,就只能灭亡,没有人能改变这种结果,也包括光绪。

我是豫有得,加个关注吧!


豫有得


对于这个问题,我只能说,积重难返,光绪已经没时间了。

1.光绪皇帝并不是什么雄才大略的君主,相反,我们看到他在戊戌变法过程中的表现,其实可以用“相当愤青”来形容,他的很多政治理念,政治手段,包括个人的性格因素并不成熟,否则也不会成为戊戌变法的输家。

2.经历过瀛台的十年软禁,光绪帝的身体素质和精神状态都已经受到很大摧残,此时38岁的光绪已不可能再有很多心力去推行改革,估计再熬也就能熬个十年时间,而此时距离武昌起义只有不到四年时间。

3.四年中他所能做的事:第一,清理慈禧遗留的势力,包括清算袁世凯,好了问题来了,此时的袁世凯羽翼已成,强行清算可能会激发政变,那就学习摄政王载沣,先把袁世凯赶回河南老家去。

光绪不是载沣,要处理的对头很多,就算光绪英明神武,这事办完只要一年,那就已经1909年了。这一年大清先搞个预备立宪,清廷原来计划八年预备立宪,光绪行政再快速高效,算只要一年时间,等到内阁开始运作,已经1910年了,大清朝同时应付个革命党暴动,应付个各地起义,很快一年又过去了。

此时已经到了1911年,年中保路运动开始,十月份武昌起义爆发,然后就要走启用袁世凯的老路啦!

下面再杜撰一下:

4.于是,大清光绪三十八年春,光绪帝下诏退位,清朝灭亡,此年改为民国元年。

民国七年(1918年),光绪帝病逝于故宫养心殿,谥号让宗。

the end

刚刚突然想调皮一下,光绪不能避免清朝灭亡,但是可以延缓个一到两年,办法就是―把湖北新军全部遣散😏😏



每日一段历史


光绪没死的话,满清很可能实行君主立宪,我们的民国历史是胜利者写的,充斥大量篡改后的信息。

历史上的革命党也就是同盟会,在清末名声是有,但实力也就呵呵了,用现在的眼光看,就是搞暗杀的黑帮。当时主流思想是主张‘君主立宪制’的宪政派,全国上下对君主立宪很期待和支持,只是后来皇族内阁的出现,打破了全国对‘君主立宪’的幻想,看到满清皇族不愿分享权力,宪政派才转而支持武力革命,‘辛亥革命’才成功的发动。

同盟会改组国民党到北伐成功,国民党当权后篡改了大量记录,如蔡锷的‘护国运动’,就是宪政派发动的,跟国民党没关系,但都算到国民党头上。有兴趣的可以自己去查查!

所以光绪如果当时没被毒死,中国很可能是‘君主立宪制’国家。好些人说还有袁世凯啊!其实北洋军当时忠于的还是皇帝,载沣下定决心杀袁世凯,北洋也不会反,后面袁世凯称帝闹得四面楚歌,就可见一斑。

历史没有如果,中华民族也为此走过弯路,付出惨重代价。


用户174629721


一样会的

首先,兵权不在满清贵族手上了,当时掌握北洋系的都是汉人,南方的大员也都是汉人,辛丑年八国联军进军北京,尽然没人勤王,就证明当时的政府已经不能完全hold住整个国家了。光绪也一样镇不住这些人。

其次,光绪并不是一个雄主。夸夸其谈的多,办事能力不强,靠一群文人,想夺权?你看为什么袁世凯当时突然倒戈,就因为光绪的天真,这样的军头你没有搞定,没有许以一定的利益,他们干嘛跟你混。

第三,最好的结果是立宪,虚君,跟后来袁世凯给溥仪的条件是一样的。如果光绪对革命党下手,有可能北洋军会阵前倒戈,那就不知道后果会不会又是一个血洗紫禁城了。

当时的情况对各方都好,老袁千不该、万不该称帝啊。


谈笑阁


运数对皇室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不信看看我们身旁的国家日本就明白了,几乎绝运没有男孙继承大统,全日本人都说大和民族是不是要灭亡了,于是二皇子夫妇拼命做人,终于在全日本人都话绝望了的时候,议会高官都说算数了,以后大和民族二千年的血脉到此为止,让女儿继承吧,就在快启动程序那一刻,极端保守派首相小泉话还是等等几天吧,希望运气来临吧,于是大讲了一通日本人如何以孔子为师,礼数用足,对得了天的说话,呵呵!真是皇天不负有心人,几天后二皇子夫人宣布有喜,一个四十多岁的妇人,都可以有喜,也就是运之所在了,小泉首相跟着停止一切改宪行动,静等未来皇子来临,呵呵!也真是皇天不负有心人,几个月后宣布腹中皇儿是男孙。唉!很明显大清龙脉去到咸丰后,庙堂运气欠佳了,咸丰短命,以后继位的不是短命就是连儿子也生不出了,换来换去用了叔伯种,也是不是短命就是连仔女也生不出,所以来说大清是运数低了,就要灭亡了,与人无尤。


喜喜羊羊喜喜人


如果手握重兵的臣子,把光绪皇帝保护好藏起来,光绪不被慈禧毒死,中国现在就是君主立宪制。中国的团结问题,只要一个高中生的智商,就能解决:让光绪和皇室娶几个汉族女子,生下满汉混血儿做储君,那时候会出现更多的爱国人士,比义和团多一个等级了,比现在的"爱国是职业,移民是生活"强多了。


巫师算法


当时大清已是病入膏肓神仙也救不过来!向前推前三百年。明末代皇帝崇祯帝是明朝除朱元璋朱隸外最刱奋的皇帝。他也救不了大明,的灭亡。一个国家恰如一个人一样。当人到了癌症晚朝,或肾病到了透昕的时朝,神仙也救不过来。


愳弘天使


历史不能假设!





石家庄一级天


不是光绪能拦得住晚清灭亡。

即使现在,中国都不能妄称老子天下第一,何况迂腐不堪晚清?所以不是换光绪当政就能玩转晚清秃势,而是晚清实在已到“淤泥扶不上墙”地步。

另外,晚清至民国段,国家凋敝,百业具废,民不聊生,军阀割据,整个国家民族已似病至膏肓老人,步履维艰,残喘苟延。

所以,此问题提的毫无意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