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全球5G連接數量將達到14億

近日,在博鰲亞洲論壇2019年年會上,工業和信息化部部長苗圩表示,工信部已經對

5G應用作出了大體規劃,估計在今年的某個時間點上會正式頒發5G牌照。不過他也強調,大規模的5G商用還要隨著基站網絡的不斷完善才能實現,因此還要留出一點時間,讓中國移動等有實力的電信企業在全國範圍內先建設好基站。

全球移動通信系統協會(GSMA)發佈的《GSMA移動經濟研究》全球版指出,到2025年,5G連接數量將達到14億,目前全球移動運營商每年用於擴大和升級網絡方面的資本支出約為1600億美元,未來15年5G將為全球經濟貢獻2.2萬億美元。

2025年全球5G連接數量將達到14億

對於5G技術的大範圍應用,中國移動通信集團有限公司副總裁李慧鏑表示,作為電信運營商最重要的是與合作伙伴共建“5G+”生態。據他透露,中國移動已經在17個城市開展5G規模試驗和應用示範,並且與合作企業聯合發佈了4款5G芯片和9款5G終端產品,以此加速5G商用進程。

對於5G手機,華為公司5G產品線總裁楊超斌認為,“換機潮”到來的速度可能會更快。據他介紹,目前5G產業鏈條上,眾多企業都在加大投入,5G手機大規模商用的速度回越來越快。他預計,今年二季度就會有很多廠商批量發貨5G手機,其中也包括華為公司。

對於5G產品的商用,小米集團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雷軍表示,5G將對各行各業產生巨大的推動作用,例如手機行業的生態將發生改變,明後年中國將迎來5G手機“換機潮”。雷軍說,小米希望成為中國第一批5G手機的提供者,將會為此精心準備,儘快更新產品線。

對於即將到來的5G時代,苗圩指出,5G發展的關鍵詞是開放合作、統一標準,因為全球統一的技術標準是5G應用和發展的基礎。在這個方面,中國企業貢獻了近三成的技術專利,為全球統一的5G技術標準作出了貢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