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執行力,一切都是空談!執行是能力的底線,結果是價值的底線

企業成功=5%的戰略+95%的執行,沒有執行力,一切都等於空談。若不解決企業執行問題,就無核心競爭力可言。這是普遍共識。

那麼,如何打造團隊的執行力呢?必須抓住一個鐵律、盯緊兩個支點、運用8大法則、學會11個方法。

沒有執行力,一切都是空談!執行是能力的底線,結果是價值的底線

執行力“一條鐵律”

一條鐵律是:“只要結果,不要如果;只看功勞,不看苦勞。”員工靠結果生存,企業只為結果買單。

執行力“兩個支點”

一,鎖定責任

1.責任就是職責+任務。高效成好任務,職責是前置條件。責任不明確,責任心就是0,執行力也是0.

2.避免三個陷阱。請示太多=責任上交;集體負責=無人負責;責任越位=執行缺位(如越級指揮)

沒有執行力,一切都是空談!執行是能力的底線,結果是價值的底線

二,優化流程

1.執行的三個核心流程:①人員流程—用對的人。②戰略流程:做對的事。③運營流程:把事做對。目標是簡潔、及時、準確、高效。

2.執行力差,不是流程建少了,而是多了。要減化不必要確認的東西,減少不必要、不重要的環節,否則怎麼能高效運行呢?—任正非

沒有執行力,一切都是空談!執行是能力的底線,結果是價值的底線

執行力“八大法則”

一,服從法則:只有今天會服從的人,明天才可以有資格指揮。

,底線法則:敬業是做人的底線,執行是能力的底線,結果是價值的底線。

三,聚焦法則:執行,必須像射水魚一樣,盯緊目標,連續出擊,沒有事情不能成功。

四,第一法則:一個人如果沒有做第一的想法,不可能拿出第一的結果。

五,速度法則:先開槍再瞄準。核心就是先“幹起來”,而不是先“看一看”

六,團隊法則:利他是經商的原點,也是事業的支點。—稻盛和夫。

七,絕地法則:沒有退路才有出路。

,效率法則:執行,不是做,而是高效地做;不是完成,而是高質量完成。

沒有執行力,一切都是空談!執行是能力的底線,結果是價值的底線

到底如何激勵員工更富積極性、創造性地開展工作,一直是各個中小企業苦苦思索的問題。合理的分配製度作為一種激勵和價值導向機制,企業應該如何設計呢?

正確有效的銷售人員薪酬設計應該是多元化的激勵:如下圖

沒有執行力,一切都是空談!執行是能力的底線,結果是價值的底線

業務人員的激勵機制

想要留住人才,讓員工有持續的加薪空間,但又不增加成本,最好的方法還是讓薪酬模式,從固定薪酬向寬帶薪酬轉變。

沒有執行力,一切都是空談!執行是能力的底線,結果是價值的底線

寬帶薪酬是大勢所趨。其原理是通過豐富和擴展薪酬的彈性,以增強薪酬本身的激勵性。相比而言,固定薪酬、窄幅薪酬非常缺乏驅動力,無法調動員工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工資是死的,人的活力和創造力就死了。所以,對於傳統薪酬模式的變革勢在必行。

舉個案例,某門店店長薪酬模式:

沒有執行力,一切都是空談!執行是能力的底線,結果是價值的底線

在KSF模式下,他的薪酬分配:固定薪酬(20%)+寬帶薪酬(80%),寬帶薪酬的部分薪酬,被分配到6-8個指標當中,每一個指標設定一個平衡點(平衡點選在過去一年的數據平均值,或者是老闆和員工達成的共識點),只要達到了平衡點,員工就可以拿到這部分薪酬。

由於平衡點是相對容易達到的值,所以員工壓力不大!每個指標都可以加工資,因為在平衡點的基礎上,

  1. 營業收入每增加5000元,獎勵100元,每減少5000元,少發50元;
  2. 利潤額每多1000元,獎勵12元,每少500,少發6元;
  3. 人創營業額,每多400,獎勵50,每少400,少發25元;
  4. 培訓員工,每多培訓一個小時,獎勵50元,每少一個小時,少發25元。

KSF增值加薪法,給員工提供了沒有上限的加薪模式,員工可以憑藉自己的努力,創造更好的結果,為自己加薪。對企業來說,員工拿的越多,意味著他做出了更好的結果,員工收入越高,企業效益越好!這是一種雙贏的局面。

沒有執行力,一切都是空談!執行是能力的底線,結果是價值的底線

沒有執行力,一切都是空談!執行是能力的底線,結果是價值的底線

KSF激勵方式的設計5大原則。

1、以平衡點為導向的激勵

例如:銷售額(產值工資5000元)。2016年全年月均銷售500萬,以500萬為平衡點,高於500萬的,每高出10萬獎勵100元,如低於500萬,每低於10萬,少發80元。

2、以提成點為導向的激勵

上述案例:也可這樣設計:銷售額1萬=10元,或銷售額提成率為0.1%。

3、以要求標準為導向的激勵

上述案例

4、設定幅度的彈性激勵

例如:工資費用率指標。2016年平均工資費率為26%,最高時達到38%,最低時為22%,數據的波動性很大。經過測算,選取25-27%作為不獎不罰的中間地帶,高於27%的,每高0.1%少發10元,低於25%的,沒低0.1%,獎勵15元。

5、正激勵與負激勵

在設計考核激勵是,一定要衡量正負激勵的水平。從整體來看,正激勵要大於負激勵。從個體來看,被考核人不能完全控制的指標、經營性的指標,正激勵要相對大於負激勵;被考核人可以完全控制的指標,正激勵與負激勵可以相當;而對於管理性指標,尤其是責任性、要求性的指標,負激勵可以大於正激勵。

沒有執行力,一切都是空談!執行是能力的底線,結果是價值的底線

私信小編“績效”兩字,免費發送100分鐘薪酬績效管理內部培訓視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