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信享“神帅”之誉,为何甘受胯下之辱?那个屠夫后来怎么样了?

韩信是汉初大将,为刘邦打下了半壁江山,他兵法战术奇特,常常杀敌人于不备之间,被后人称为“兵仙”、“神帅”,是汉初三杰之一。但他在从军前,只是家乡一个穷困潦倒、没钱吃饭的小混混,穿着破烂,游荡街头,以乞讨为生,但腰上却始终挎着一把剑,从不离手,街坊邻居十分看不起他,都笑话他没本事。

韩信享“神帅”之誉,为何甘受胯下之辱?那个屠夫后来怎么样了?

韩信受胯下之辱的故事大家都听说过,当时的情况究竟是怎样?韩信既然崇军尚武,又善于打仗,那为何甘受胯下之辱呢?

后世对此有几种猜测,一种是屠夫见他整日游手好闲,不自谋出路,于是故意欺负他,要他在剑和从其胯下钻过做选择,韩信嗜剑如命,不得已选择了钻胯。还有种传说是韩信想要在屠夫店里赊肉,回去拿给老母吃,于是屠夫提出了从其胯下钻过的要求。

韩信享“神帅”之誉,为何甘受胯下之辱?那个屠夫后来怎么样了?

不管事实如何,韩信最后都选择了钻胯,不过这次受辱让他的心智发生了重大变化,他发誓要出人头地,衣锦还乡,让那些曾经看不起自己的人看看。

韩信后来先是投奔了项羽,在项营中当个小警卫,但他显然不满足于此,于是机缘巧合下,投奔了刘邦,刘邦刚开始只给了他一个库管的官,不过即使如此,他在这个岗位上也做得风生水起,发明的储存粮草的“推陈出新”的理念,至今是仓储史上的伟大革命。

韩信享“神帅”之誉,为何甘受胯下之辱?那个屠夫后来怎么样了?

后来韩信经过萧何的力荐,成了辅佐刘邦打天下的大将军,创造了“四面楚歌”、“十面埋伏”等经典战役,因为战功卓著,他被封王,成为了独霸一地的大诸侯。

感恩的韩信首先回乡报答了在自己饥饿难耐时救助自己的老母,那那个曾羞辱他的屠夫后来怎么样?韩信有找他报仇吗?

韩信享“神帅”之誉,为何甘受胯下之辱?那个屠夫后来怎么样了?

在古书中记载,韩信并没有杀那个屠夫,反而将其纳入军营,当了护军卫。韩信当时这样对将士们说,如果没有这个人当时的羞辱,恐怕也不会有今天的我。

韩信这样的胸怀当时赢得将士们的接力赞叹,而这也说明韩信能屈能伸的品质在他成功的道路上起了很大作用,萧何说不定就是看中了他的这些品质才极力向刘邦推荐他。

不过韩信最后的结局却不怎么样,先是被刘邦贬职,又被吕后和萧何诱骗至宫中,被斩杀。


分享到:


相關文章: